『閒聊』 怎樣才能擴大台灣的棒球市場以及球員薪資呢?

一般認為,球員的假球屢禁不絕,這應該跟球員薪資偏低有關,而薪資問題又跟市場大小有關。想想,倘若賭博業者一端就端出個你半年薪資總和的金額作為假球酬勞,加上台灣棒球員的長期出路又不明朗,退役等於失業,於是,假球酬勞對於球員的吸引力就非常大了。

儘管在日本也有酬勞非常高的相撲選手作弊事件,但這畢竟是個案。只要薪資夠高,長期發展的可能性有,假球被抓包的邊際成本便會大得選手難以承受,自然假球誘因就低了。
而問題在於,如何擴大市場呢?

台灣的人口基數畢竟少,於是就無法組建數量夠多的隊伍,既然無法成立足夠多的球隊,那麼比賽的精采程度就會受限,於是,就會大大減低觀眾入場觀看的誘因。
也別說觀眾少是受到假球案的影響,當年即使假球案沒有爆發,四個球隊當中賺錢的仍舊僅一半左右。而後受到兩聯盟惡鬥的影響,加上後來的假球事件,於是雪上加霜。
也就是說,台灣成立職棒比賽的環境本來就不足夠,缺乏足夠讓大家都賺錢的基因。

在個人看來,解決之道在於擴大市場,也就是說----『成立兩岸的棒球市場』。
即使一開始僅三個地區的巡迴比賽也可以,這樣球隊數量就可以增加,而且在兩岸都有曝光度,企業也更加願意投入這個活動。
即便實力落差很大,但主事者若願意再當中調解,比如說某些球隊的重組或是洋將的重用,加上金錢的誘因在,幾年內必然達到實力間的相對平衡。畢竟市場是開放的,球員是流通的,相對平衡是必然的。
如此,市場增加了,精采度提昇了,職棒活動必然可以贏來更好的春天。

當然,兩岸間的法令問題如何解決,個人不清楚,但個人認為這該是解決職棒困境的好方法。
畢竟企業家追逐利益,倘若不提供足夠的誘因,總是讓企業家無償付出,這不是良好的互動方式。

不知道各位同好的看法呢?

加菲爾 wrote:一般認為,球員的假球屢禁不絕,這應該跟球

手機打字不方便,所以其他先不談…

光說「大陸市場」…
你知道十個大陸人有九個看不懂棒球嗎?
小沙子 wrote:

手機打字不方便,所以其他先不談…

光說「大陸市場」…
你知道十個大陸人有九個看不懂棒球嗎?...(恕刪)


所以要經營啊。
即使只有一成的人看懂,也是很大的市場了。
加菲爾 wrote:
一般認為,球員的假球...(恕刪)


擴大球員薪資前
先讓一般民眾的薪資回到合理水準
台灣薪資長期低迷
工時又被責任制綁住
消費者沒錢又沒閒,進場的人自然拉不起來

另一方面
配合
和幼幼台作異業合作
父母同行,小孩票價免費
校園巡迴等等

盡量把舉辦場地拉到球場
從小養成球迷進場的"習慣"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加菲爾 wrote:

所以要經營啊。
即使只有一成的人看懂

如果有人說要在台灣經營職業橄欖球市場,你覺得如何?
沒這麼簡單的!而且還是小市場想去經營改變大市場?
之前為了北京奧運,對岸動用政府力量都推不起來了,你應該知道共產國家的政府力量有多強大吧?


樓主的心意很好!但是…不好意思給你一盆冷水…

你分析的前半篇,所有人都早知道了!
後半篇則是不符合現實市場狀況!說好聽叫「有理想」,說難聽叫「搞不清楚狀況」!

沒惡意,純粹實話直說,請勿見怪!
加菲爾 wrote:
成立兩岸的棒球市場


很不願意潑你冷水
不過如果真的跟大陸一起成立一個職棒聯盟
職棒簽賭案不但不會結束 規模還會更大
看一下大陸扶不起的足球是怎麼玩的
我的隨意小窩 http://blog.xuite.net/mogwy/twblog
mogwy wrote:



很不願意潑你冷水
不過如果真的跟大陸一起成立一個職棒聯盟
職棒簽賭案不但不會結束 規模還會更大
看一下大陸扶不起的足球是怎麼玩的
...(恕刪)


但是看看大陸現在站的很好的 cba 這遠比我們的 sbl 發展的好多了。
小沙子 wrote:




如果有人說要在台灣經營職業橄欖球市場,你覺得如何?
沒這麼簡單的!而且還是小市場想去經營改變大市場?
之前為了北京奧運,對岸動用政府力量都推不起來了,你應該知道共產國家的政府力量有多強大吧?


樓主的心意很好!但是…不好意思給你一盆冷水…

你分析的前半篇,所有人都早知道了!
後半篇則是不符合現實市場狀況!說好聽叫「有理想」,說難聽叫「搞不清楚狀況」!

沒惡意,純粹實話直說,請勿見怪!...(恕刪)


這本來就是討論,也請火力小一點。

小市場去改變大市場的優點是…我們可以在後續的數年時間,主導這個市場規矩與制定他們的遊戲規則。
典型的例子是「跆拳道」,由於是韓國切入了這塊領域,所以從教練到裝備,全部韓國說了算,不但對於後續的韓國選手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即使韓國的運動員退休之後,也有很好的出路。
又比如日本職棒球員,由於台灣當年是落後與日本成立,許多是借用日本的規則,看看當年有多少球員、教練、裁判等等,根本變成日本的後花園甚至球員農場。

加菲爾 wrote:
一般認為,球員的假球...(恕刪)


要培養一個國家的人民對一種棒球有忠誠度,
是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經營加上國際賽上的肯定。
台灣的棒球有這樣的基礎,籃球也只能靠NBA。
美國MLB也只是意思意思的選了一兩個人進他們的MILB培養,
但也沒看到什麼成果,如果要營養大陸市場
我看要先在各地開花個二十年,然後再找一個人上MLB,
這樣的市場也許才會起來。
goodversion wrote:




要培養一個國家的人民對一種棒球有忠誠度,
是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經營加上國際賽上的肯定。
台灣的棒球有這樣的基礎,籃球也只能靠NBA。
美國MLB也只是意思意思的選了一兩個人進他們的MILB培養,
但也沒看到什麼成果,如果要營養大陸市場
我看要先在各地開花個二十年,然後再找一個人上MLB,
這樣的市場也許才會起來。...(恕刪)


況且,台灣幾乎在所有的職業運動領域是相對弱勢,不要說跟國際比較,即使跟大陸比較,也是如此。看看臺灣的籃球發展這樣久,結果大陸搞cba沒有幾年,就把台灣狠狠的拋到後面。

棒球是少數台灣可以領導大陸的項目,不趁現在我們強勢的時候來制定遊戲規則,來潛移默化的介入,進而注入台灣的強勢基因,那又要等到那個時候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