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0501 wrote:
1.旅美之前台灣培育他什麼?你說看看,到底培育他什麼鬼?
2.你說看看有甚麼練球設備跟經費是政府補助?
台灣的青少棒要是沒有政府的補助
恐怕早就彈盡援絕了
不管是器具、場地、服裝各級政府都有補助的辦法
這些補助是不是足夠讓棒運蓬勃發展我不敢說
但只要是像王建民這樣傑出的運動員
絕對都曾蒙其利
台灣的青少棒也算是揚威世界,小有名氣
難不成王建民是靠一己之力練到被洋基球探發掘
你可以抱怨國家做得不夠多(我也這麼覺得)
但別以為國家什麼都沒做
某種程度來說
棒球運動的熱度越高,越受重視
經費的編列與籌措也會相對容易些
如果人人都自掃門前雪
那棒球是國球只是國人自欺欺人的謊言
相較於日本韓國
台灣對棒球運動的投入顯然不足
環境不如人也是事實
就是因為如此我們需要王建民
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讓台灣棒球環境更好
而不是每到國際大賽就希望國家代表隊突然神力大增
擊敗古巴日韓強敵奪冠軍
看多了才發現連澳洲荷蘭都不好惹了
勝負是長久深耕表現出來的結果
偶爾加上一些強運,但絕沒有天天在過年的
台灣的棒球選手每次都要背負敗戰壓力
實在蠻令人同情的
tornado325 wrote:
棒球運動的熱度越高,越受重視
經費的編列與籌措也會相對容易些
如果人人都自掃門前雪
那棒球是國球只是國人自欺欺人的謊言...(恕刪)
三級加成棒,只有出國比賽才有少許經費,其它都是各學校自已去找企業幫忙的,
東部更慘,有些還是家長自已出門煮飯給球員吃(自已去找"屁啦主委"的文章)
再來,你要王建民貢獻到幾歲?你要他還要貢獻多少錢?多少精神?
為什麼台灣還是有那種老式的教育,豬一肥就要殺?為麼不尊重他自已的意向?
台灣多少人在國外讀書,然後被國外企業選中而留下來工作到退休?
這些台灣人高到從NASA,低到一些小企業都有,要不要一個個拉出來檢討?
王建民國手列表
1991年,第九屆世界軟式少棒錦標賽中華代表隊。
1997年,第十七屆IBA世界青棒錦標賽中華代表隊。
1998年,第三屆亞洲青棒錦標賽中華青棒代表隊。
1999年,三國四強國際棒球邀請賽。
1999年,第八屆荷蘭港口盃中華成棒代表隊。
2000年,大揚盃四國五強成棒邀請賽。
2002年,第十四屆釜山亞運中華成棒代表隊。
2003年,第二十二屆亞洲棒球錦標賽中華成棒代表隊。
2004年,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中華成棒代表隊。
2013年3月2日,代表中華隊,在世界棒球經典賽首輪出戰澳洲隊,主投六局無失分,終場以4:1擊敗澳洲,拿下勝投。3月8日,王建民在日本東京巨蛋,主投經典賽複賽首場比賽,對上日本隊,主投六局無失分,但中華隊終場3:4落敗。
王建民 名列亞洲慈善家
【人間福報台北訊】《富比世》雜誌公布二○○九年「亞洲慈善家」名單,台灣旅美職棒球員王建民成為四十八位當選人中唯一非企業人士。其他台灣當選人包括長榮集團會長張榮發、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美商仙妮蕾董事長德陳德福等。
《富比世》從亞洲十二個國家和地區選出四十八名具代表性的富豪慈善家,其中十二位來自兩岸三地。《富比世》強調,上榜者未必是捐錢最多的人,希望凸顯來自不同社會群體的善心人士,藉此鼓勵更多人共襄善舉。今年慈善英雄名單中不少都是新名字。
據富比士介紹王建民的網頁專文中表示,二十八歲的王建民,成名後為善不落人後,今年一月以個人名義成立「王建民小王子加油基金」,捐出五百萬元做為公益信託基金,並號召大家一起上網捐助,幫助弱勢兒童的家庭和需要幫助的人,他並計畫長期、每年捐捐出這個贊助額度給小王子加油基金會,發揮更多影響力。
此外,王建民也捐款給台灣、美國的愛滋防護、盲人和殘障等公益團體,部分捐款是來自於網站上拍賣王建民商品所得。
當他連三年打MLB季後賽,每出賽一場,球場就打出我們的國旗,沒錯,不是奧會會旗!
你知道我們的政府多想把這面國旗放到美國全國直播電視網上放送?花再多錢都不可能做到。
2009年前最風光時,他出錢又出力,幫了你的國家,已經作了這麼多的事了
現在他想要再試試看,為什麼不"尊重"他自已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