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en wrote:對 MOD 用戶來說,有線電視一樣是"多出來的費用"。
MOD其實不貴,問題是它是"多出來的費用"…
有線電視與MOD都是一種電視服務,如果不囿於自己的習慣,它們兩者本來就是對等的東西,當然可以拿來比較。
驅魔神探.康士坦丁 wrote:這不是什麼模糊仗。數字本來就是可以比較的。
…這是MOD支持者永遠不敢面對的問題!
永遠都在用「比較」的來打模糊仗!
習慣開汽車的人,再多買一輛機車,確實是"多出來的費用",就跟習慣騎機車的人,再多買一輛汽車也要多花一筆費用。汽車跟機車的價錢可不可以比較?當然可以。
開汽車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但偏偏有許多開汽車的人以為只有汽車才是交通工具,還嫌機車貴。
愛開汽車還是愛騎機車,本來就是個人需求的問題。但不宜只將自己的需求視為理所當然,別人的需求就是"多出來的費用"。
Dave5136 wrote:
對 MOD 用戶來說,有線電視一樣是"多出來的費用"。
是啊!你自己也終於承認了?
所以就不要再用「比較便宜」來打模糊仗了!
誠如前面所說的:對第四台用戶來說,MOD是「多出來的費用」!
也誠如你所說的:對MOD用戶來說,有線電視一樣是「多出來的費用」!
本來就是如此,只是看哪個用戶數多?你要如何取捨而已!
不要再用「比較便宜」來打模糊仗了!
Dave5136 wrote:
這不是什麼模糊仗。數字本來就是可以比較的。
數字本來就都可以比較?
身高是不是「數字」?體重應該也是「數字」吧?
你拿身高和重體的「數字」來做比較,有什麼意義嗎?
同學,模糊仗不是這樣打的~!

Dave5136 wrote:
開汽車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但偏偏有許多開汽車的人以為只有汽車才是交通工具,還嫌機車貴。
愛開汽車還是愛騎機車,本來就是個人需求的問題。但不宜只將自己的需求視為理所當然,別人的需求就是"多出來的費用"。
開汽車的確不一定叫「理所當然」,
但是我習慣開汽車、不喜歡晒太陽、淋雨、偶爾全家出遊方便…
所以如果汽車、機車二選一,我會選擇汽車!
現在你開一條路來,還是唯一的一條路,只准機車走…
這不是逼人「多花費用」非買機車不可?
然後還硬要說「機車比汽車便宜」…這不叫打模糊仗是什麼?
沒有人說「別人的需求是多出來的費用」!而是你強加在我們身上,對我們就是「多出來的費用」!
我們說的是:「我們有我們的需求,你忽視我們的需求,強迫我們用多出來的費用消費!」
我們也從沒「不讓你們裝MOD」,反而是你們「強迫我們裝MOD」!
「只將自己的需求視為理所當然」,忽視別人需求的人……好像是你們才對吧?
別再玩文字遊戲打模糊仗了!
TEDTSAI wrote:
但~我看到的是這新聞
http://www.nownews.com/n/2014/07/02/1303583
說個你大概也不知道的事情
旺旺中時要併購中嘉有線失敗,與富邦結下樑子
而富邦協助東森集團取得凱擘經營權
旺旺中時懷恨在心,於是攻擊富邦魚翅宴
受過富邦幫助的東森集團跟壹傳媒聯手攻擊旺旺中時親中 (旺旺中時集團阻礙壹傳媒上架)
之後旺旺中時狂尻富邦運彩問題
東森則在學運期間狂尻猛打中時,替富邦出口氣
所以這篇報導,不過是中時跟富邦長久以來宿怨的續集罷了
---
凱擘跟中職或博斯有過什麼恩怨嗎? 沒有吧
凱擘幹嘛阻礙博斯上架? 似乎也沒理由吧
況且也不是只有凱擘不給博斯上架,是全台灣的有線三大系統全部都拒絕
若無恩怨又有錢賺,這種事誰會推出去?
這事就很簡單,純粹是博斯開的價碼過高,有線系統若吃下來一定會面臨嚴重虧損
再加上博斯又找官員來威壓,使得僵局更僵
Dave5136 wrote:
對 MOD 用戶來說...(恕刪)
不過就我所知 很多人家裡真的只裝MOD 沒有裝有線電視
我家是只裝第四台 因為第四台還是有數位電視無法取代的優點
如可以裝很多台 (我家6台電視) 老人家要看電視還是必須要方便操控比較重要
另外 我真的覺得畫質不是什麼問題 用畫質說三道四真的模糊焦點
精采、刺激的比賽比高畫質重要許多
之前王建民那時代,透過文字轉播都可以看得很爽了
現在幫陳偉殷或林書豪加油,有時候沒有辦法看電視也是用官網文字轉播就看的很痛快
如果心裡只有錢優先 而不管會不會影響普及率 那真的自斷生路
習慣開汽車的人,再多買一輛機車,確實是"多出來的費用",就跟習慣騎機車的人,再多買一輛汽車也要多花一筆費用。汽車跟機車的價錢可不可以比較?當然可以。
開汽車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但偏偏有許多開汽車的人以為只有汽車才是交通工具,還嫌機車貴。
愛開汽車還是愛騎機車,本來就是個人需求的問題。但不宜只將自己的需求視為理所當然,別人的需求就是"多出來的費用"。
拿汽機車來比是比較沒那麼恰當 很多人有汽車了 還是會買機車
因為汽機車有很大的互補性
我要方便、省油、不想塞車我就會開機車
我要開遠程、要載比較多人我就開汽車
不像 MOD 及有線電視一樣,沒有那麼大的互補性誘因,所以做決策比須兼顧兩個市場~
2014-07-21
〔記者黃照敦/台北報導〕「我當然完全負責!」中職會長黃鎮台面對中職轉播生變,對中職和球迷收視造成影響,表達堅定不迴避責任的立場,他說:「目前全力處理問題是最重要的工作。」
黃鎮台18日剛返國,19日凌晨2點42分在MPS以電子郵件通知台灣媒體和中職終止合約後,他也被通知此事。「我可能比你們媒體晚一點知道。」他說。
今年中職轉播權在黃鎮台運籌帷幄下,季初以6年20億4000萬天價賣給媒體代理商MPS,往後6年,各球團每年可收到近9000萬電視轉播權利金,幾乎是去年的2倍。
不過從季初中職轉播問題就紛紛擾擾,雖然開放更多收視平台,但很多球迷無法在熟悉且普及的有線頻道看到中職,有諸多抱怨,前天再爆發MPS終止和中職合約的震撼彈,讓轉播困擾雪上加霜,甚至出現要求黃鎮台負責的聲浪。
黃鎮台表示,他一貫的做事原則就是事前多多求教,決定之後就盡心做好,有問題就全力解決。「凡事求無愧、無心、無我。」他強調從不把自己做為唯一的考量。
簽約前,無我,因為先前的成功自我澎漲,想要歷史定位。
簽約中,無心,標準台灣商人,近視短利,不顧長期發展,看到金額就昏了。
簽約後,無愧,被解約了,錯不在我,都是第四台從中作梗,球迷停在石器時代,不願花小錢跟上時代。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