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金錢和時間投入在本土職棒 比捧大聯盟的旅外球星更實在多了

以看球不一定球迷的觀點來看,好看的球賽就是吸引力!

所以無關乎捧誰,只關乎那個好看!

&以一場球賽要花兩三百甚至三五百的支出來說,中職除了是真人秀之外,在場內外的水準都差~ 除了賣弄熱情者的死忠外,要吸引人? 會覺得不如去看電影!

更別提水準跟所謂假球陰影及一些球團聯盟的不力了~

owan29 wrote:
很多MLB 美國...(恕刪)

城市之虎 wrote:
其實WBC還算是好的...(恕刪)


要不要請政府播個十億請整個熱火隊來打奧運呀?
這樣就算拿了金牌的意義何在?

乾脆以後比賽也不用派球員出賽了
各國比看誰金條擺出來的陣勢最嚇人,冠軍就直接頒給他好了

發展體育原本的用意不就是健身強國嗎?
現在已經改比財大氣粗了哦
矚逗然瀆騎,都在府中泣,本事捅根深 相姦合太極

owan29 wrote:
很多MLB 美國籍球員都願意跑去代表和他國籍沒關係的國家去參賽

我就在想 我們那些站穩大聯盟的旅外球星 除解決兵役問題外 國家需要他們時 有那個願意回來為國家效力??

想起來就感悲哀呀!! 所以我有時候就在想 這些站穩大聯盟的旅外球星 無論他們的成績成就有多高 多厲害 多耀眼

其實和我們也沒多大的關係 所以花時間花金錢去捧他們 還真不如把這些時間和金錢多多投入在國內的職棒

讓球團有足夠的財力留住本土的好球員或好洋將 提升國內職棒的實力層次 讓本土職棒球員為台灣在國際上打出好成績

這可比捧大聯盟的旅外球星 實在太多了


分兩點來看:

這些人有讓國家花比多資源嗎?
很顯然是沒有
這些人出國後能成長中華民國政府比並不用多出錢 , 相對的他們不用參加移訓 , 沒去左訓 , 把他們培養到那種等級是他們所屬的球團


不好意思耶 , 在棒協秘書長和洪瑞河口中 , 18歲的要是打職棒
1.心智不成熟容易折損
2.這樣會養成球員愛錢的價值觀
3.沒有這麼多年輕人夠格進職棒

P.S
可是當體委會補助二軍成立後
以上論點很自然地消失

城市之虎 wrote:
其實WBC還算是好的,雖然不是本國籍但是血緣關係還是可以為[祖國]效力,國際男子籃球才叫扯咧
,歸化球員一堆連血緣關係都不用,擺明就是比誰的錢多,要不是籃協一年才1千萬出頭的預算,不然
真的可以找個2米1~2米2的長人來守禁區


歸化要入國籍

哪個比較複雜你到底有沒有概念?

WBC現在根本就是最兒戲的

spiht wrote:
你這棟樓很快就會被假...(恕刪)

不是有人要一直要講"假球"
而是看看我們的職棒~總共出過幾次了~
拿國外做例子~那也要看看我們跟國外的狀況是怎樣吧
而且告訴你~別說韓國也發生過打假球事件
日本職棒跟棒球的最高殿堂~大聯盟也都發生過
可是看看別人~他們是有真的要防堵這樣的事件在發生
所以現在有聽過日本職棒跟大聯盟有在發生過嗎!!!沒有
在回頭看看我們
打假球的事件一直出現後本來對職棒有熱情也差不多都冷掉了


而且在講一個最實在的~職棒的最根本就是票房
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我們台灣職棒的票房能跟韓國~日本比嗎!!!
看到一些後來抽身的企業大家應該很清楚
票房根本搞不起來~你要那些贊助的企業怎麼把更多錢投進去呢!!
是要叫台灣賣汽車零配件(雨刷)多投入一點資金去振興酒店業者達到雙贏嗎?

owan29 wrote:
很多MLB 美國籍球...(恕刪)


什麼時候又有花錢去"捧"你所謂的那些大聯盟球員了?

我只有看見99年的小小郭為了道奇簽約

被中華青棒退訓

除了一堆酸民在考北

同年的亞錦賽也不找他了

如同今年的陳偉殷一樣

他不參賽實在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畢竟球員的運動生命實在是太短了

同意你說的
不過一再的被騙的感覺
會讓人不爽
看看羅國輝吧
為了一場表演賽
奮力滑回本壘
結果斷送了大好前途

owan29 wrote:
很多MLB 美國籍球...(恕刪)


按樓主的標題"把更多金錢和時間投入在本土職棒 比捧大聯盟的旅外球星更實在多了"

我想觀念是正確的

我們國家不能都靠旅外球員,培養本土人才才更重要

如果說台灣球員的水準都足以旅外(且能站穩),卻留在台灣打球的話

...那台灣就算有球員不回來打,台灣國內的人才也可以打國際賽事

.................................

不過是否回來為台灣,為國際賽效力,這有多方面考量,不能一斷而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