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fang1209 wrote:台灣小球員不是以職...(恕刪) 小球員以職業為目標?家長有這麼想?民眾及企業支持到什麼程度?職業運動的顛峰時期很短,後續才是要考慮的現實。在台灣有多少為國爭光的國手退役後是受人敬重的?
VICCHEN2006 wrote:小球員以職業為目標...(恕刪) 當然我不是指所有小球員(甲子園也不是每個球員都會想去打職棒),如果是打出一些成績的小球員(如國手),也是受家長肯定與裁培…那這些球員何不是向職業來發展?或以那個偶像看齊。職業運動黃金期短這是每一個國家球員都會遇到的,在台灣…政府與工會會對球員有所保障,我想這也有限…我並沒有研究國內外的職業選手退役後在幹麻?不過我想還是有很多球員很上進,他們的學歷也很高,或有其他第二專長?...但這個討論似乎有點離題。至於企業的支持真的有限,這不可否認…台灣至少有二十個財團養的起球隊,上次中職的研討會有要請台積和宏達電,不過他們都缺席…可見台灣的企業他們只管他們的獲利和搞球隊會不會賺錢。事實上,很多國家職業隊不見得都會賺錢,那為什麼他們還要繼續搞下去?誰去說服他們?政府又有什麼大作為?為國爭光的國手退役後是不是被受尊重?小弟覺得有點主觀和模糊,是國光獎金太少?還是國家要養他們一輩子?台灣人民的遣忘?還是應該讓他們都進名人堂?先前的二郭一莊、涂鴻欽、趙士強等…還有人記得嗎?九二奧運的郭李、林朝煌等人…有人記得嗎?至少我記得,也很尊敬他們。我只是想表達,一個國家的棒球實力牽扯到很多因素,不過…大環境若要改變,政府與中職是火車頭,他們不作…後面怎麼作?
CEFIROV648 wrote:錢 錢決定一切...(恕刪) 這絕對不只有錢,還有訓練教育跟守備觀念。個人認為想要發展棒球產業有兩點:1.推廣棒球運動,基層棒球的參與人數越多,百中選一、千中選一、萬中選一的棒球天才更容易被挖掘。2.開發棒球市場,賽事觀賞人次與消費的成長,將帶動球員待遇、訓練精緻度、整體棒球產業的向上揚升。國際上的運動賽事,往往是國力的象徵,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