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藍光 wrote:
樓主的問題其實可以...(恕刪)
這個比喻有點失當~畢竟起步跟台灣差不多時期的韓國也是近幾年才終於生出個巨蛋來
台灣職棒要巨蛋我還是認為是個假議題 至少在職棒目前各方面水準都還沒這個需求 戶外球場能搞好就是老天保佑了
回原po 台灣跟日本的棒球人口差距太大了 除非是企業有心投入這塊不計盈虧 不然就是自己有塊地才能這樣搞吧
我愛藍光 wrote:
這個比喻一點都不失...(恕刪)
飛在天上的大X wrote:
真的有需求,室外....(恕刪)
菜麗高色紫 wrote:
其實還少比較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天氣。
台灣冬天太短,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熱起來可不是開玩笑的。
叫人在沒有冷氣空調的鐵皮屋裡練球,太陽隨便曬一曬。
鐵皮屋裡面一悶,熱破 30度是輕而易舉。
這種環境一小時只收費 500,有人會想去才奇怪吧?
應該沒有人會心甘情願的付這種錢,相較之下球友可能還寧可去室外至少有風吹。
只要肯曬太陽,肯定是不用負擔高額場租的。
而且再細談包月什麼的,會發現天氣好的狀況佔大多數。
只有在雨天或場地出狀況時,才會想去室內練習場。
那室內練習場在晴天/熱天時,肯定是閒置的。
如果為了攬客,而在 250坪的室內練習場開冷氣。
這場租一小時如果才幾百塊,業主肯定要賠到賣十顆腎倒貼。
再回來談台灣的需求量,乙組業餘有上百隊…
可是…
日本光甲子園地區預選的參賽學校隨便就破 3千隊了…
再加業餘,那全國三級棒球的規模、需求才真的是有商機。
日本人口總數是台灣約 6倍。
但台灣打棒球的人數大概連日本的三十分之一都不到…
2016年黑豹旗是 1百多隊…總數也不到甲子園地區預選的 三十分之一(地區預選共 3874校參加)…
第 98回地區預選參賽數
台灣全部的三級棒球隊加一加,總數可能還不到甲子園地區預選的一半。
更不要提學校自有的棒球場,棒球在高國中小是普遍禁止的國球。
也不用說有棒球場的學校,接近棒壘球的場地,全台應該連一千處都達不到…
台灣的確是存在棒球室內練習場這樣的需求。
但現實是這個需求力道貧弱到不可思議,相對結局就是不俱備投資價值。...(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