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我的經驗我們所參加的所謂LLB或是PONY WORLD SERIES 只是美國在暑假期間舉辦的聯盟賽雖然不能說是夏令營 但是跟真正的國家隊還是有差距只是台灣是用國家隊去參加這些賽事所以成績就比較容易被凸顯出來而已就像以前台灣也曾派國家隊參加過JBL的比賽(現在沒有派員參加了)當然 美國選手身材不錯 在更高層級的比賽 那個身材優勢就越突顯出來所以到了成人層級的比賽 我們就很難跟美國一較長短而高中使用鋁棒 或許也有影響不過當時高中會改用木棒 也是因為國際賽成績不理想所以才改用木棒來讓選手提早適應木棒手感就像去年18U 甲子園明星隊突然改拿木棒(甲子園剛結束) 就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金屬棒的使用歷史非常短1960年代出現,1970年左右才傳到亞洲在這之前,全世界所有層級打的都是木棒所以「紅葉小巨人」趙士強指導的紅葉少棒演員打的是木棒早期金屬棒價格昂貴而且回振力度很大球員普遍習慣打木棒台灣成棒到了1980年代才全面改打金屬棒台灣三級棒球成績好到了成棒不好主要是受限於專業訓練人口不足(也就是前面有大大說的基數小)加上國家隊組隊型態不同,當然就感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如果打木棒會讓選手發展受限那要如何解釋南韓自從高中改打木棒,成棒成績就突飛猛進了呢?日本現在在國際賽很難贏南韓如果照樓主說法,日本高中是不是也要改打木棒呢?
嘻嘻老師 wrote:當然 美國選手身材不錯 在更高層級的比賽 那個身材優勢就越突顯出來所以到了成人層級的比賽 我們就很難跟美國一較長短...(恕刪) 真的,今年U12中華隊投手很強,和其他強國一樣速球可到11X公里,然後今天U18對美國,中華隊身材真的差人家太多,當美國隊打者習慣打145公里以上的球速時,來打128-137公里就很好打,而中華隊打145-149公里的球速,明顯跟不上,結果就是貧打;好幾年前轉台轉到中華職棒,投手球速13X公里,索性再也不看職棒,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好一點
下面的照片是我7月份在日本鄉下地方看到的高中賽程表.不難想像全日本一年有多少青棒好手想打進甲子園.日本與美國的職業隊人才多球員競爭激烈.能站穩一軍的都是非常頂尖的好手.想當然1軍的整體實力會比較強.台灣目前也漸漸有農場育成的制度.因此近幾年程度也相對有大幅進步.而且美國與日本必竟是個大國家.職棒市場及產值相對也差很多倍.依台灣的條件在國際賽與日韓對抗.打到旗鼓相當其實真的很不容易了.必竟台灣是小國家人才與資源先天上不一樣.如果要酸政府或高官沒有重視國球可以.對球員或支持球隊的企業請給更多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