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日式棒球都是)
日式投手比較閃,偏向控球和技巧派。台灣打者面對這種投手比較打不到。
日式投手的心態就是很怕被打紮實,所以兩好球之後就會一直吊球,
連松坂和達比修在美國都被評「常常自己把兩好零壞搞到滿球數」,其他的投手自然不用說。
美式投手的心態就是「我投我最強的球,有本事就打打看。打不到直球之前沒資格看我的二號球路!」。
太倚賴變化球,太怕被打,就會一直投很閃。
美式打法就是盯住失投球,就算只失投一球都很有可能直接撈出去(古巴也是這樣),
陳偉殷自己也說,在美國投,精神一不集中馬上就被扛出去。
要一個投手投 100 球都不失誤,那個心理壓力很驚人。
(而且日式投手的 100 球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某種程度的變化球。)
但是台灣打者的爆發力還沒有美國那些強,所以日本投手就算變化球失投,
多半只飛到深遠高飛被接殺。因此他們就很敢投。
(這次連滿壘都敢來指叉....)
中繼那個投手,就比較偏美式,直球很會跑,尾勁硬吃,不怕你打。
反而這種投手台灣選手就比較會打。一來台灣大部份都是尾勁派的先天型怪投,
二來這種硬碰硬的態度比較合台灣人阿沙力的心態,所以猜測投手配球就容易一點。
台灣打者只要重訓和爆發力練上來,遲早會開始壓制日式投手。
後記:
台灣最強的投手都不是控球派的。都是控球普普、尾勁很驚人的那種。
然後隨著年紀增加,慢慢控球開始跟上來。一到某個程度後就會像王郭陳那樣,突然開竅,
直球一直投,連大聯盟的都壓的住。
-= 散仙 =-
owan29 wrote:
不要跟我說學生和社會...(恕刪)
台灣常贏韓國? 如果是指亞洲職棒大賽是沒錯,但如果是指國家隊的對抗,台灣除了在03年亞錦賽5比4、06年亞運4比2贏過由KBO頂尖球員組成的韓國國家隊外,其於在06年經典賽、07年亞錦賽、8搶三資格賽、08年北京奧運、09年經典賽、10年廣州亞運,台彎都輸給韓國國家隊。
如果是單一職棒球團,台灣職棒的冠軍隊或許跟韓國的冠軍,甚至是日職的冠軍,差距不大(如果台灣所使用的洋將夠水準的話),但如果是國家隊的話,台灣國家隊有旅外球員在陣中,都不一定能打贏了,(北京奧運算是集結旅外加中職菁英結果打出什麼成績),所以除了日本外,韓國現在也可以組成幾乎是全本土職棒聯盟的好手打頂尖國際賽事(北京奧運、09年經典賽、10年廣州亞運)那如果全由中職球員組成國家隊,水準如何就應該不用提了。
如果在亞洲職棒大賽,桃猿隊有另外一個雷力的話,應該也能打贏讀賣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