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台灣某支籃球隊請了個韓國教練
韓國教練提高了球隊基本動作的訓練量,隊上明星球員帶頭拒絕練習
韓國教練就禁止不練習的球員上場比賽,老闆選擇開除教練讓明星球員上場打球
之後有記者去問韓國教練到底是開了什麼菜單讓球員受不了
韓國教練其中一句話是,這樣的訓練量連韓國的大學生都不到
我只能說,連這樣的訓練量都不行的話就不要夢想可以打贏人家,乖乖在台灣抹髮膠就好
同理只想說,棒球如果也是一樣只在乎實力不給真正願意努力的人機會
那些有天賦的人永遠都會有持無恐,不努力練習
這樣還有什麼好要求大家口中的明星球員會有多扎實的基本動作
結果很自然就是每次都會在需要細膩度的時候敗的一踏塗地
看那個微笑著用屁股接球的回國能當明星球員,還可以被選進中華隊就知道這多嚴重了
twn.ltc wrote:
說人口數又是替失敗...(恕刪)
只說人口數確實有點失準,還要加上比例
台灣雖然2300萬人比古巴1100萬人多了一倍有餘
但是熱衷於棒球的人口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又有多少?
古巴是共產國家,即便是開放也只是這幾年的事情
棒球在古巴可以說是真的國球,除了是國民運動外,也受到政策的支持
參加國家隊也是改善生活的其中一條捷徑,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棒球在古巴少說有3成甚至以上的國民熱衷支持
在台灣真的熱衷支持棒球,會掏錢看球賽、收集周邊以此為職志的人佔了多少百分比
有沒有10%都讓人懷疑吧
就抓古巴30%的人支持棒球投入不管是消費也好、投入棒球事業也罷;台灣有10%的人在這領域投入
在這對比來算,古巴的人比台灣還要多了3成
而實際的數據可能還要更高,再加上整體比例佔總人口數的比例越高所造成的群聚效應
所造成的影響會更大了
還有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資源分配了吧
台灣一窩蜂的效應
每個領域都想要湊個一腳
棒球,熱衷人口還算多還好
最近世足外圍賽,台灣參賽
哪個單項比賽有點成績出來,也要拿補助壯大
然而台灣整個市場就這麼一點大,相關國稅收入就這一點
每個活動都想參一腳,每個活動都想要點補助
然後人口基數又不夠撐起這些活動的消費市場,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惡性循環了
全世界有幾個人口沒破5000萬的小國是這麼搞的
台灣身為一個小國,在沒有國內市場支撐職業選手,能夠搞出這種成績其實也很不簡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