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贊成不分級!其實單敗淘汰制,沒有絕對誰輸誰贏,有機會跟強隊交手,弱隊才會知道自己跟準國手的差距有多遠,其實大敗一場能學到的東西比贏球更重要!黑豹旗是自由報名,覺得自己實力不夠,就多多練習,輸到拖褲子,頂多明年不參加~~強隊也不用太得意,弱隊每年參加,總是會慢慢變強的!最重要的是「棒球人口」的增加,對國球有很大的影響!況且強隊打到16強以後,也都是碰上強隊了,把握跟弱隊打的時間給板凳學弟有上場的機會也很好呀!
被幹爆之後還繼續打球的人,以後出社會都會是心理素質很強悍的好青年。被幹爆就不再打球的人,還是早點讓他們有挫折,這樣或許在出社會前會醒悟。我打慢壘被 35:2 過,從那起就會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後做什麼事都先確認基本功是什麼。
分級? 那就不叫做黑豹旗了。當初這個比賽的立意就是要打破原來傳統強隊,而讓棒球更普及。前幾屆一定會這樣,接下來就會慢慢趨於穩定!如果不這樣打破這個藩籬,那麼棒球永遠都是某一小部分的人在玩!參考一下這篇文章吧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4982請不要抹殺年輕學子築夢的感覺,熱血的感覺~ 分級就沒意義了~
幹嘛分級, 台灣今天會走到這種體育沙漠就是太在意菁英制今天這種賽制就是為了提倡各校要重視社團洗了幾屆學長傳承學弟哪一天建中出了一個陳偉殷殺爆甲組那怎辦搞不好他依然只會說"我爸說玩玩就好, 念書重要"熱血才是讓下一代擁有希望的基石
個人不太愛看大專盃以上的比賽雖然那是技術面取勝的比賽,也是張力強的比賽但綜觀高中的棒球比賽,不管是高中聯賽或是黑豹旗您不覺得小朋友的精神與韌性才是迷人的地方雖然比數差距大,但那種不服輸的熱血精神,深深的吸引著我們的關注所以我贊成不分級,失敗是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