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文 wrote:
如果你說的話是要別人去找資料,而不是有所本,該去了解世界的應該是你才對。


該給的連結都給了, 請您自己去參考, 不止多明尼加夏季聯盟, 還有委內瑞拉, 墨西哥...


孫小文 wrote:
你的論述是錯的很多,本想這次才來回答,但我想還是算了


請您一一指教


孫小文 wrote:
日本高校約5400所,4000所預賽
台灣約342所,你說167黑豹旗
然而有規模有實力的高校卻是1000所,這就是你所謂的棒球人口嗎?相較之下,台灣比例反而不差。


日本地區預賽, 是連所謂的社團球隊(也就是非科班出身, 打興趣的球隊)也可以參加, 就跟我們的黑豹旗是一樣的, 您真的有去瞭解嗎?


孫小文 wrote:
你說我們落後,卻毫無數據,只要別人去找,這像話嗎?


去查查MLB 40人名單, 各國國籍有多少人, 別說沒意義, 這些人都站在金字塔頂端, 他們代表著金字塔底部的大小


孫小文 wrote:
台灣輸大陸輸俄羅斯你也有理由好講,還需要說甚麼呢?


沒什麼好講, 硬是要用短期賽說明整體實力, 那就沒什麼好講的
crazydiamond wrote:
該給的連結都給了, 請您自己去參考, 不止多明尼加夏季聯盟, 還有委內瑞拉, 墨西哥...
請您一一指教
日本地區預賽, 是連所謂的社團球隊(也就是非科班出身, 打興趣的球隊)也可以參加, 就跟我們的黑豹旗是一樣的, 您真的有去瞭解嗎?
去查查MLB 40人名單, 各國國籍有多少人, 別說沒意義, 這些人都站在金字塔頂端, 他們代表著金字塔底部的大小
沒什麼好講, 硬是要用短期賽說明整體實力, 那就沒什麼好講的

已經告訴你,你的棒球人口計算方式是錯的,照你的邏輯,你自己去查,如何?
真查不到,我再告訴你。

日本高中聯賽很容易查,這你就別操心了。

你現在是倒果為因,改成以能上MLB來代表國家強弱嗎?先前的棒球人口又丟哪裡去了?
那國際短期賽真的不要再辦了,數MLB人頭就可以了,打輸更無所謂,反正不代表甚麼,是這個意思嗎?
MLB人數多,代表這個國家棒球人口多,這統計方式是你發明的還是有所本?
你所謂的棒球人口是怎麼定義的,指看棒球的人口?還是指所有打棒球的隊伍?還是只看MLB人數?
如果只看MLB人數,就知道金字塔底部的大小,還強調沒什麼好講,那你根本就是錯的。

日本MLB人數8,而哥倫比亞還比它多1人,墨西哥也有11人,而韓國只有4人,波多黎各更是多達27人,所以日韓兩國棒球人口也好,比例也好,都遠比哥倫比亞,波多黎各,墨西哥還要少,不知你是如何算你所謂的金字塔底下的棒球人口?
有些理由隨口說一說很簡單,但進一步去深究,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先前說到波多黎各,古巴,多明尼加,委內瑞拉,巴拿馬,墨西哥這麼多中南美國家,棒球實力都比我們好,結果你斬釘截鐵的就說中南美洲的棒球根本就是吃MLB的口水長大的,政府是否支持反而不是重點。
crazydiamond wrote:
中南美洲的棒球根本就是吃MLB的口水長大的, 他們的政府是否支持反而不是重點, 也可以看看澳洲的例子, MLB這幾年一直都有幫忙他們的發展, 甚至歐洲這個以足球為重點的市場, MLB更是非常想打進去...

而現在列出來的卻只是多明尼加, 還有委內瑞拉, 墨西哥三國,且墨西哥還是獨立運作,與MLB球團無隸屬關係,僅簽署了一些合作協議,不但不包含整個中南美,而且多明尼加夏季聯盟,委內瑞拉夏季聯盟層級只是Class Rookie新人聯盟

原來吃MLB口水這麼簡單,政府是否支持反而不是重點,那真是好消息,中華職棒可否也一樣加入最低層級的Class Rookie新人聯盟就吃到口水,就此解決問題了呢?

一樣位於中南美洲,人口只有360萬,洋基最強終結者Mariano Rivera祖國,也是53位曾在大聯盟出賽過的巴拿馬職棒聯盟目前早已與MLB脫勾,目前查到的是:
於2010年11月規劃重新組織聯盟,由Augusto Ávila與當時道奇隊副總裁胞弟Rafael Ávila,組織巴拿馬棒球聯盟(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PBL,有四支隊伍,外籍球員也將加入。但只維持一個球季。
目前只靠每年舉行的全國棒球聯賽(Campeonato Nacional de Beisbol Mayor),巴拿馬實力高低,怎麼看起來與MLB沒啥關係,反而現在舉行的全國棒球聯賽成了重點?

crazydiamond wrote:
如果有所謂的穩勝, 那我們輸加拿大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實力比來就在我們之上!

而且你這種說法也大有疑問,因為小聯盟待遇恐怕都是偏低的,否則我國就不會有那麼多去過1~3A回國或轉進日本的了。
你既然提到加拿大,那我們就以加拿大聯盟為例:<-----加拿大也是一個獨立聯盟,你是如何認定實力在我國之上?
創立年份 2005,加拿大美國人職業棒球聯盟水準可能被分類和在A 和AA之間,目前該聯盟有6隊球隊進行比賽。在聯盟中球員的最高薪資上限為每個月4000美元,平均月薪2,000~3,000美元,每隊可登錄22名球員與兩名受傷名額。

小聯盟1~3A待遇不論哪個聯盟,根本沒有比中日韓職棒好,甚至更差,一般獨聯球員的薪資頗低,月薪最高不會超過3000美元(約新台幣9萬2000元),許多獨聯球員在球季外還得找另一份工作維生。
待遇沒比較好,實力卻好,豈不是很奇怪?我們常常在說的我國職棒待遇問題,在1~3A這裡是不能成立的。

大家普遍評價中日韓職棒,大約就是小聯盟3A上下水準,但問題是,既然待遇不怎麼樣,為甚麼還要留在小聯盟那裡,這道裡更簡單,因為小聯盟這裡容易吸引上大聯盟的目光罷了。

所以如果我們說小聯盟實力好,那指的是小聯盟,而且還僅限於高階的部分。並不等於整個中南美國家實力因此而都很好,因為小聯盟球員來自世界各地,是競爭激烈之下的產物,台灣以及各國球員一樣可進入小聯盟,我們徵招小聯盟回來的球員參加國際賽,有因為小聯盟而特別厲害?看起來也沒有,不是嗎?如果說只要附屬於大聯盟之下實力就一定強,那麼以色列恐怕就是一個完全失敗的例子。

以色列聯盟主要是美國職棒大聯盟協助成立。MLB現任會長塞利格獲聘聯盟顧問團主席,前紅襪總經理杜奎克擔任秘書長,而六隊總教練自然擺脫不了美國職棒的影子,包括前大都會名將夏姆斯基(Art Shamsky)、大聯盟猶太裔最多勝投手霍茲曼(Ken Holtzman、生涯174勝150敗)、前洋基打者彭博(Ron Blomberg)等人。



至於日本的部分,就按照你自己的邏輯,你自己去查。
大家都想贏啊..請體量場上球員所承受的壓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