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af0055 wrote:
沒有職棒火車頭在前面...(恕刪)
這兩種是Lanew的把餅作大與兄弟所謂的砂礫裡找不到珍珠的思維差異
一個看法是把市場作大自然就會有更多人願意來競爭,多人競爭提升競爭強度自然可以增進整體球員實力
一個是認為有實力的就那幾個,沒實力的怎麼練都不會有實力
eafv wrote:
這兩種是Lanew的把餅作大與兄弟所謂的砂礫裡找不到珍珠的思維差異
一個看法是把市場作大自然就會有更多人願意來競爭,多人競爭自然可以提升整體球員市場的實力
一個是認為有實力的就那幾個,沒實力的怎麼練都不會有實力
...(恕刪)
eafv wrote:
所以您的意思是可能某天學校會突然有閒錢支持棒球隊
或是有一天會有某個很有錢的人願意捐錢支持基層棒球?
如此才是擴隊時機?
基層棒球的建設與職棒無關
這兩件事不該綁在一起
職棒要考量的是以自身的利益作考量
當大家認為打棒球是窄門沒前途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人想讓自己的孩子打球也不願意捐助
...(恕刪)
eafv wrote:
基層球隊跟職棒一點關係都沒有啊
難道要叫中職去建棒球學校嗎...?
goodversion wrote:
就黃會長而言,增加職棒隊數當然是他的職責所在,
他的目的就是要讓職棒欣欣向榮。
不過就教育部長而言,我覺得他應該看的更廣一點
甚至說明一點,職棒好不好,他一點也管不著,
但各級學校的體育教育的成敗,才是他的工作內容。
eafv wrote:
我跟你想法的不同處在於
你覺得要等,等到全部都到位才應該動
我認為的是你要動了之後才有辦法帶動其他的因素一起run
等待不會改變環境現狀
尤其是改變環境這種事跟經由國際賽帶來的觀眾熱是不同難度等級的事...(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