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球滑球變速球伸卡球,如何分辨?


cchangg wrote:
但說回來,第一局起捕手連配 29 顆沉球都不配別的球種,也很亂搞。...(恕刪)


也許捕手想看看王建民伸卡球的極限在哪裡吧...
3B014 wrote:
可以說對右打的滑球,在對左打時卻稱為伸卡嗎??

還是單純以投手投出的軌跡來判定??
...(恕刪)


並不是這樣的.

大聯盟不像亞洲棒球分得那麼細, 球種主要以他的物理運動方式分為三種:
(1) 快速球
(2) Breaking Ball (可以翻作變化球吧?)
(3) 變速球 (Change-up)
*還有第四種叫彈指球(蝴蝶球)

快速球種主要是二縫線, 四縫線, 以及切球(二縫/四縫卡特球),
球是以下往上的方式旋轉, 以及縫線在快速旋轉時所產生的壓力差(升力)來抵抗地心引力作用.
二縫線快速球最後會往右打者內角下沈(右投手), 所以也被叫Sinker(伸卡)
切球則是會最後往左打者內角橫切(右投手), 所以也被叫切球(卡特)

Breaking Ball(變化球)的球則是跟快速球運動方式相反, 而是從上往下旋轉.
如果說球下往上旋轉是為了對抗空氣阻力根地心引力, 那上往下旋轉就是加大空氣阻力以及地心引力的影響,
此類主要球種就是滑球跟曲球

變速球 (Change-up)運動方式則是跟快速球一樣, 由下往上旋轉.
但是投手故意讓球的轉速變慢(減少縫線產生的升力, 球受到地心引力影響大),
達到出手看似快速球, 最後卻有著比快速球大的縱向落差, 來破壞打者的重心.
變速球或是指叉球都屬於這類型球種.


回到你的問題, 所以對左打扔滑球, 並不會被稱呼為Sinker.

-----

原來45跟47樓已經很詳細的解釋了~
pc011630 wrote:
般來講反向變化球不好練啦,不知道有沒有投手是噴射+滑球的鬼神般投手。


許銘傑,不過沒到鬼神級就是

記得之前他自己有說過,因為打者對他的印象就是噴射球多用,所以特別練了個相對方向的滑球來用

劉肯尼 wrote:
快速球種主要是二縫線, 四縫線, 以及切球(二縫/四縫卡特球),
球是以下往上的方式旋轉, 以及縫線在快速旋轉時所產生的壓力差(升力)來抵抗地心引力作用.
二縫線快速球最後會往右打者內角下沈(右投手), 所以也被叫Sinker(伸卡)
切球則是會最後往左打者內角橫切(右投手), 所以也被叫切球(卡特)


sinker 和 cutter 都是二縫線的球種。
出力方式不同造成左移或右移,但基本上都是二縫。
為何 cutter 多半平走,而 sinker 會往下掉,
這跟出手角度很有關係。但這也是精采之處,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
所以有些人隨便丟就很會橫走(...王67 似乎是這類...囧oz),
有些人就是沒什麼側向移動。

這就像側投的滑球多半橫移、上壓投法的就不易達到一樣的橫移幅度,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滑球是側轉,轉軸當然不是每次都直的,所以也會每個人都不太一樣的幅度。
曲球是上轉,簡單講就像乒乓球的抽球,這會加強墜幅。
如果能轉到很誇張的快,那就可以投得更高再落下來。
神猛的曲球根本就是直接飛出打者帽緣的上邊的視線,然後有垂直落下的錯覺似的殺過本壘。

日職和美職都有大慢曲的左投影片,從電視上看那個幅度簡直是離譜的墜幅。
-= 散仙 =-
3B014 wrote:
同一個投手投的滑球

對左打或右打造成的效果會是一樣的嗎??

可以說對右打的滑球,在對左打時卻稱為伸卡嗎??

還是單純以投手投出的軌跡來判定??


不一樣喔。
光是同一個投手的直球,左打者看球跟右打者看球的清楚程度就不一樣了,
變化球對左打右打的效果也不會一樣。
比方說右投手的橫向滑球往左打者內角鑽,結果被左打者撈到,球可能就飛出全壘打牆了。
不過對右打者來講,他就算揮棒咬中球,他打到球的還是棒頭,所以只能形成界外、或者軟弱無力的飛球。
所以你也常常聽到,右投手的伸卡球對左打者會比較不管用,
這跟左打者看球的視角跟揮棒的軌跡有關。

至於變化球的名稱是以握法來決定的。
畢竟投手要學怎麼投,不可能同一種握法,同一種手腕扭轉方式還分對左打對右打而有不同的名稱。

cchangg wrote:
首先,變速球不會突然減速。

那只是一種用較弱的出力方式投球的方法。
和直球一模一樣的動作,有一模一樣的控球力,但是卻有 10mph 以上的速差。
加上每個人出力方式本來就有些許不同,有些人的變速球尾勁及方向都和直球不同,

可以破壞打者節奏,讓直球更有利,才是大多數變速球使用的本意。


這個部分是我說錯了。
不應該講『失速』,而是因為變速球轉速較直球低很多,受到的空氣阻力比直球大,所以會往下掉。
而指叉球則是受到的空氣阻力更強,掉落的幅度更大。
(之前在回文的時候因為想說球會『往下掉』,所以聯想到『失速』這個詞.. =////=)
就曲球和滑球這兩種球路來講,
看握法不一定準,
因為每個人的握法有可能不一樣,
舉例來說,拿「曲球 握法」去google會找到2種以上的握法,
而我自己的握法又跟google到的不太一樣,
更不用說有些握法可能又是別人滑球的握法,
看出手方式、軌跡和球速判斷會比較好。

像指叉、變速這些握法就比較明確了。

fortunia wrote:
這也許是因為MLB 打者不怕橫向變化球的關係吧。所以沒有投手投橫向滑球。(恕刪)


橫向滑球最有名的就是Randy Johnson, 變化的角度大到捕手幾乎是在右打者的背後接到球...

其實投球的姿勢也會影響變化球的角度, 高壓式就容易投出縱向變化 (例如野茂英雄的指叉球). 像Randy Johnson 這種側投的橫向變化就很犀利

BlueRyo wrote:
就曲球和滑球這兩種球...(恕刪)


黃平洋說他根本把這曲球滑球當同一種球, 所以投出來是什麼球真的只有投手說了算
玩 Game 啦~


4FB = 四縫線快速球 (4 Seam Fast Ball)
RFB = 會橫向移動的快速球 (Running Fast Ball)
2FB = 二縫線快速球 (2 Seam Fast Ball)
SNK = 伸卡球 沉球 (Sinker)

SLV = 曲滑球 (Slurve )
SCV = 會橫向移動的曲球 (Sweeping Curve)
CB = 曲球 (Curveball)
12CV = 12-6 曲球 (12-6 Curve )
KNCV =彈指曲球 (Knuckle-Curve)
SCR = 螺旋球 (Screwball)

CUT = 切球 (Cutter)
SL = 滑球 (Slider)

CH = 變速球 (Change-Up)
CIR = 圈指變速球 (Circle-Change)
VCH = 垂直變速球 (Vertical Change-Up)
PLM = 掌心球 (Palmball)
SPL = 叉指球 (Splitter)
FRK = 指叉球 (Forkball)

KN = 蝴蝶球 (Knuckleball)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