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怎樣才能擴大台灣的棒球市場以及球員薪資呢?


加菲爾 wrote:
很無聊的推論,我都已...(恕刪)


為什麼台灣要過去發展大陸的市場呢????
如果大陸發展起來了~還會受台灣的壓制嗎
一個大國怎麼可能還聽小國在旁邊下指導棋呢

對大陸沒好感~把對岸的棒球搞起來後~
台灣棒壇就毀了............

oneman8713 wrote:
這次爭冠亞軍的2個中美洲國家

人口才幾百萬人而已

台灣有2300萬人.怎可能養不起4隻職業球隊


不會養不起,
但頂多也就是像目前這樣,
球員平均薪水只比一般人高個5倍左右,大約15萬上下,
距離日本大概有30倍的差距,

別忘記,球員能打球的時間,最多也就是那15年(22-37),
如果30歲不小心傷了哪裡回不來了,那就提早GG了,

這就是台灣球員賭上一生的回報...

相對美日,我們台灣人實在是太不值錢了.
raptor168 wrote:




為什麼台灣要過去發展大陸的市場呢????
如果大陸發展起來了~還會受台灣的壓制嗎
一個大國怎麼可能還聽小國在旁邊下指導棋呢

對大陸沒好感~把對岸的棒球搞起來後~
台灣棒壇就毀了...............(恕刪)


當然可能,倘若從記分員到裁判 教練,統統是台灣體系的徒子徒孫,為何不能聽台灣棒壇的指導棋?

韓國的跆拳道就是最好的例子。
加菲爾 wrote:
關於您先前引用的非洲賣鞋子的故事,我這邊引用另外一個http://www.ycwb.com/big5/myjjb/2009-09/03/content_2242083.htm相反地,這位孫先生就在非洲賣鞋子,相當成功。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我前面提的「非洲賣鞋」的故事?
一般仿間流傳的非洲賣鞋的勵志故事,大概都是這樣說的:
兩個賣鞋的年輕人到了非洲,發現:
當地的人都不穿鞋…
當地的人都不穿鞋…
當地的人都不穿鞋…
(後略…)

我前面舉這個例子,套用到我們討論的棒球市場狀況是:
大陸人都不看棒球,根本也不懂棒球…
大陸人都不看棒球,根本也不懂棒球…
大陸人都不看棒球,根本也不懂棒球…
(後略…)

而你卻用這個「拖鞋大王孫先生」的例子來反駁我?
你自己有認真看那個故事嗎?裏面說到:
當地人都很喜歡穿拖鞋…
當地人都很喜歡穿拖鞋…
當地人都很喜歡穿拖鞋…
(後略…)

你看不出來你舉的這個例子,和現實狀況極度的矛盾嗎?


如果你真的還看不懂,那真的很難討論下去!
如果你堅持自己的理想,完全否認事實現狀,那也很難討論下去!

你的基本討論方向:擴大市場……
很多人提很多值得思考的面向:國內的基礎、日韓市場、甚至東南亞國家…
不明白你為何堅持要找最糟的中國市場來挑戰?不但懂棒球的少,生態(賭)也差…
如果我一個人說,你說我悲觀、無知、沒見過世面…或許都有可能!
為什麼版上幾乎一面倒,所有人都悲觀、無知、沒見過世面…?

是我沒正視你的問題?還是你根本不敢面對其他所有人提出的現實?

最後,如果你動氣了,請你不必理會我,冷靜看看其他人在說些什麼吧!
尼采:一個有強烈決心的人,將無所不能!
加菲爾 wrote:
當然可能,倘若從記分員到裁判 教練,統統是台灣體系的徒子徒孫,為何不能聽台灣棒壇的指導棋?

韓國的跆拳道就是最好的例子。

就算…大陸的棒球風氣真的帶起來了~
人家為什麼要用台灣體系的裁判、教練…?
你知不知道大陸前幾任到現任國家隊的教練是什麼人?資歷如何?
google很好查~

人家現在都可以不鳥你了,你認為等他們強起來之後還會非台灣體系不用?


這又要扯到台商為例子了…
順便簡單回應一下你前面的台商「好事不出門」「失敗搏同情」的理論~
我覺得你真的不太了解台商的狀況,或者我盡可能客觀點說:
你可能不太了解「大多數」台商的狀況(可能你接觸到的真的不一樣…)

大多數的台商只有打腫臉充胖子的,不可能有什麼編故事搏同情的!
你看到的那些億來億去的是真正成功的案例?還是打腫臉充胖子的一部份?
你可以再自己觀察~
尼采:一個有強烈決心的人,將無所不能!
小沙子 wrote: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我前...(恕刪)


非洲這個鞋子與拖鞋的故事要強調的是...... 並不是他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要實際考察,實際瞭解當地,然後對症下藥。

我並不感覺板上一面倒的以反對我的想法,我只感覺到板上一面倒不看好中國市場。
市的,中國市場有這樣多的缺點,這些都是事實,也都是非常強烈的事實。

但是,我們並不能否認一件事情,台灣沒有那個本事與條件去征服其他成熟的市場。
無論運動市場,或是電子市場。

你後續提到某天大陸市場起來之後,人家不用鳥你OOXX,這些也是事實。
但那是後繼者的問題了,倘若台灣有機會賺到幾年的甜蜜期,那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了。
即使十年後不理會台灣的規則與想法,至少,至少也為以後的台灣選手爭到一條新的出路。無論這選手是一流或是二流。




題外話。

我承認不少台商打腫臉充胖子,但我也堅信賺錢的是大部份。我不知道小沙子你接觸的台商是哪些人,但我可以確信......
很多台商在外地賺了十元,結果八元拿去玩女人了,什麼千人斬的僅算基本款來著。最後哭哭啼啼回台灣哀著說只賺到兩元。
很多台商在外地賺了十元,但由於獲利算來僅兩成,還低於黃金期貨的收益,所以逢人就說虧了。因為不如預期。
很多台商在外地賺了十元,但好大喜功,夢想多元投資的投入不理解的市場,於是虧了十二元,所以逢人也說虧了。卻絕口不提在本業的收入。
很多台商的確是賺了,而且賺很多。但一開始卻居心不良,逃稅避稅,借用人頭營運,幹的全是非法的勾當,結果最後給員工舉報或是人頭侵吞,只好再度兩袖清風。逢人就說員工惡質,卻絕口不提自己那些不見光的勾當。
很多台商的本行的確虧了,但是卻在當地的房地產大賺特賺,卻顧慮黑道上門借錢,所以到處放風聲,虧了。
很多台商在外地的確賺了一大筆,但當初是在台灣倒賬出走經營的。怕事後債主上門,也怕國稅局查稅,所以一堆錢放在第三地,如香港 新加坡,於是,在台灣的確處於打腫臉充胖子的狀態。


我上頭舉的例子全部確有其事,台商二十年來在外地,無論東南亞或是中國,除非工作不認真,除非養了小三小五一堆,除非染上賭博惡習,除非一心一意遊走非法邊緣。否則在落後國家這種超低廉的勞動力(屢屢為台灣勞動成本的一成),還能做到虧錢,當真鳳毛麟角。
加菲爾 wrote:
我並不感覺板上一面倒的以反對我的想法,我只感覺到板上一面倒不看好中國市場。

基本上,我也沒反對你的想法啊!
從頭到尾在和你講的不就是中國市場這一點而已嗎?


加菲爾 wrote:
我承認不少台商打腫臉充胖子,但我也堅信賺錢的是大部份。

你再回去看一下我第一篇提到「台商」的文,我哪一句說他們沒賺錢了?
相反的,我說的是:
小沙子 wrote:
你以為台商真的沒賺錢嗎?當然有!

你說的那些什麼玩女人、怕黑道、怕查稅…這些其實都是表面的問題而已,
這些表面問題是舉世皆然,對岸只是「比較」嚴重!
對岸更嚴重的問題是…他們真的會吃人的!而且是普遍的、有計劃性的…

你要去大陸投資發展前,他們會用盡各種方便、優惠…吸引你來!
等你發展起來後,不論是公家的、民間的、公家串連民間的、民間勾結公家的…各種問題都來了!

安插當地人、吸收營運技術、然後準備吃掉你~
發展前,進口原料主動幫你報關節稅;發展後,拿相關證據輕則告你逃漏稅,重則用走私辦你~
你有聽過路燈稅嗎?你有聽過發展回饋金嗎?你有聽過鄉土幹部原則嗎?

慘一點的真的是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當然真的搞到這麼慘的也是極少數!

好一點的就是自己識相,慢慢交出經營權…
之前有存到就算你的,沒存到怪不了別人!


我不是刻意要宣揚或抹黑對岸市場,這些都是普遍的事實現況!
當然真的有本事的,賺了大錢還是讓他們沒辦法動你的,絕對也不是沒有,
但是講特例就沒意義了~!
尼采:一個有強烈決心的人,將無所不能!

小沙子 wrote:
光說「大陸市場」…
你知道十個大陸人有九個看不懂棒球嗎?



哈哈哈,十個大陸人九個看不懂棒球?

錯啦,10000個大陸人裏面有9999個看不懂棒球才對!!

如果評選中國最冷門運動的話,棒球絕對可以排進前五。估計和板球、馬球差不多。

冰壺、水球、馬術之類的超級冷門運動,中國各大體育電視臺還時有轉播。但是棒球,除了奧運會轉播過以外,從來沒有在電視臺上播出過。北京奧運棒球比賽的解說員還是臨時拉來的外行人。

很多中國人對于棒球的唯一瞭解來自於《哆啦A夢》、《TOUCH》這樣的日本漫畫。除此以外,無論是電視臺
、報紙、網站等等各類媒體,看到棒球類新聞的概率無限趨近於0.

前面有人提到台商、中國電影市場之類的例子,來和棒球市場作對比。這個是完全無法類比的。

電影市場可以發展起來不代表棒球市場可以發展起來。因為體育類節目已經接近飽和,中國人喜歡看的都是那種對抗激烈的運動,或者是體操等藝術觀賞性強的比賽。

現在美國、日本因為看到了NBA及歐洲各大足球俱樂部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也想在中國賺錢,所以在中國努力推廣棒球。

不是說未來一定發展不起來,不過實在太難太難了·····

一種運動會在一個國家盛行都有特定的歷史原因,很多東西不是光靠砸錢就能改變中國人的喜好和觀念。

PS:中國棒球國家隊的隊員薪水只有2000人民幣,比民工的薪水還不如。大部份中國甚至不知道中國也有棒球國家隊。

加菲爾 wrote:
我知道中國的棒球市場相對很小,但既然都組了隊參加經典賽,還曾經狠狠的做掉了中華隊。那麼,這個市場就必然存在,只是需要開發,需要整合。
再小的蚊子都是肉,再小的話題也可以運作,加上兩岸的問題可以炒作,所以這應該是很好的可能性才對。
比較關鍵的應該是法令問題,而非市場問題。

(恕刪)


中國的棒球市場小到幾乎為0.

中國棒球隊的隊員月薪只有2000人民幣,還比上民工的收入。

至於什麽經典賽,球隊也是臨時組建。說不定打完比賽就解散了。


這次經典賽,中國沒有一個電視臺有轉播,也沒有媒體有報導。中國隊0:100輸給全世界也好,或者是太陽西邊出來,獲得世界第一名也好。對於中國人而言都是一樣的,因為大家根本不關心、不知道。


你知道這次經典賽在中國的收視率是多少嗎?9萬,呵呵·····沒有一個電視臺有轉播。只有一個網站有播,有9萬的點選次數。最關鍵的是,有200多萬台灣人在大陸生活,收視群體基本都是在大陸的台灣人,真正的大陸棒球迷估計只有千把人。

13億中國人,棒球收視群體只有幾千。足球和籃球,在中國大陸有幾億的收視群體。


中國的籃球運動員和足球運動員收入全都非常之高。比較有名氣的年收入都是千萬人民幣,哪怕中國足球的水平實在夠爛。


自從棒球被奧運除名后,中國當局對於棒球的投入進一步減少。讓球員和教練苦不堪言。

目前都是美國人、日本人在中國大陸推廣棒球。因為他們看見NBA、歐洲足球俱樂部在中國賺錢很眼紅。可是短時期內,這種投資都是虧本生意,能堅持多久很難說。



大大們一直說臺灣很小沒未來,但是都沒想到很多國家商人想到臺灣賺錢包括中國,很多人在台發跡後一直說台灣沒市場,出去別國卻一直賠錢,一直說台灣很小但我們卻創造世界奇蹟,我只想說只要台灣職棒和中國聯盟,我不會再進場和看轉播,也會告訴周遭親朋好友不要再支持職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