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台灣人不愛足球?


一切隨風去 wrote:
前段時間看過一則新聞...(恕刪)


去年開始接觸足球到現在大約半年吧

算是個足球菜鳥 籃球打快二十年了

我個人的感觸 足球要踢的漂亮 需要相當程度的練習及天份

相較其他的運動難度偏高了點

加上國內環境對於足球並不友善

炒不起來一點都不意外

因為足球的難度 讓我更喜歡上足球這運動

Moses5222 wrote:
台灣迷棒球,是因為台灣經歷過日本的統治,當時日本就很風迷野球
如果當初我們是被西班牙佔領,可能今天喜歡的就是足球..(恕刪)

台灣迷棒球/藍球,是因我國算美國打共產黨的盟友,

日本打棒球,是因日本是美國監管的戰敗國,算美國的一個州。
南韓打棒球,是因美國在韓戰打共產黨幫南韓,現在日本/南韓都還有美國的駐軍。

共產黨很厲害,美國在韓戰/越戰/國共內戰全都算輸給共產黨,
大陸是共產黨,過去不能打"美帝"的棒球,就以歐洲的足球為主。
現在大陸都買一堆美國的債券,市場也靠美國,也可以打棒球了!

棒球/籃球在美國都有職業賽,美國的市場(球員薪水)比較好賺,
其實美式職業足球(橄欖球)也很好賺,但太暴力了,不適合在學校推廣。

但全世界都很火熱的足球卻不太好賺,一堆國家,但可靠這吃飯的球員比例太少,
大多足球球員沒法像美國聯業棒球/籃球/橄欖球...的薪水那麼高!

不容易靠這個吃飯,比較難賺,台灣人就不會去踢。
而高爾夫、網球算是當獨行俠不是團體戰,但有職業賽就還OK。

有職業賽,運動員可以靠這項運動為職業,領薪水/獎金賺錢!
沒有職業賽的運動,能紅的球員沒幾個,一年才比賽那幾次,
只能靠廣告知名度賺錢,一個國家沒幾個球員能海撈一票!...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teyu1117 wrote:
我不看足球的原因是因...(恕刪)


怎麽看你都好像在自打嘴巴?

首先 得分困難不困難不是重點

籃球得分也很容易 但時常也是差兩三分決勝負

足球也時常是一兩球決定勝負

如果完場前還是平手(85-補時) 啊不就是你需要的戲劇性?

因爲在那段時間誰打進球也很可能決勝負

如果另外那隊也打進了equalizer哪不就更精彩?


如果兩隊平手 然後來説悶那是時后諸葛




hisdcw wrote:
其實,這是個……文化...(恕刪)


有一定道理,這樣的話問題就更大了,只受一種文化影響會有很多的問題,應該是兼收並蓄各區精華才更好。

NBA在歐洲的影響力也一直在增強,反過來歐洲的足球在美國也一樣迅速發展。

聽你在亂說一通

棒球最好就沒組織 籃球最好就沒組織?

日本人 台灣人 一堆人在MLB發光 你都沒看到

有你這種亂說話的足球迷 也難怪足球推展不起來

聽到就因為你討厭足球

Feng0126 wrote:
個人也是非常愛看足球...(恕刪)

qaz630210 wrote:
他想講的可能是:足球...(恕刪)


球迷的忠誠度 足球應該超過運動。
喜歡Real Madrid 就不會喜歡Barcelona,喜歡AC Milan 就不會喜歡Inter Milan ,喜歡MU就不會喜歡MC

世界盃支持巴西的肯定不喜歡阿根廷,等等。。。

天照 wrote:
籃球 / 足球 / 棒球 這三種運動當中對 "體能" 的要求最低的應該就是棒球了
如果棒球真的是只靠體能就可以打得好的話
那麼目前世界棒總公布的前五強之中有三強是亞洲國家這又怎麼解釋??
再說回來...目前足球在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國家之中又有幾個亞洲國家??

試問整個世界有幾個國家流行棒球?這個真的沒可比性。


不管什麼運動,都有他的技術元素在其中
也都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體能做為支撐才能發揮技術
所以沒有什麼運動是 "只用體能決勝負" 的.(恕刪)




只能說~
台灣好像,對"小顆"及"身體碰撞較少"的比較行!~
舉例來說:
1.高爾夫...."小顆"及"身體碰撞較少"
2.桌球....."小顆"及"身體碰撞較少"
3.棒(壘)球...."小顆"及"身體碰撞較少"
4.撞球...."小顆"及"身體碰撞較少"
5.打電動...身體碰撞較少
6.保齡球...身體碰撞較少
.
.
台灣人不愛足球? 我覺得和運動風氣有關吧!
"身材"~有關係,但不是絕對的
舉例來說:
1.馬拉度納
2.梅西
3.正港的法國人(去過法國的應該知道,其實,法國的身高和台灣人,差不多)

體力~這就有關係了!~

我小時候也踢過球,但 家人認為在台灣踢球沒前途,所以,上國中後就沒踢了!~

現在,偶而會去台南市體育場的足球場,看人家踢球,散步!~
因為,我喜歡在空曠的草地上奔跑或散步 的感覺!~

和樓主相同觀感...
不過先說台灣為什麼不喜歡足球!!
首先沒環境 日本國小就有足球場 台灣則是籃球、網球、躲避球...
有足球場的國小相當稀少...
國中大多以讀書為第一 (台灣擁有 唯有讀書高的觀念!!)
高中高職 有社團性活動 或許有 或許沒有足球場
這時處於才要接觸 或是 社團性質水準的等級...
和 日本相比台灣輸太多太多!!
所以 足球不常見 這就是環境造成的因素~~

台灣職棒算蠻常見的...
現實面來說!! 由環境在衍生職業棒球...
所以棒球可當職業~ 所以大多年輕人如果從事想體育職業...
又沒要往世界或怎樣發展 棒球應該是唯一途徑!!
好運的話會被大聯盟相中!!
薪資n級跳...
當然台灣也有其他運動世界好手!!
不過 大多都是1vs1情況下...
比方 高爾夫、網球、...等
台灣高手很多 只是說到團體運動
台灣除了棒球...還是棒球...
所以...台灣眼中只有棒球居多!!

懂足球樂趣的懂 不懂的不懂...
反過來說 懂棒球樂趣的懂 不懂的不懂...
每個運動各有優缺 個人喜好不同!!
我和樓主相同 屬於足球掛!!
不過台灣沒環境...
以前 國中曾mail給足協 因有實力而自薦
不過 協會給了很令人失望的答案!!
於是簡單的 我放棄足球這條路!!
日本則是有他們的職業足球 J聯盟~
所以 在日本足球能當飯吃...在台灣會餓死...

日本曾經踢進世界杯8強!!
反觀台灣連參加世界杯資格都沒有 無法在媒體或讓人得知的情況下...
足球當然無法興盛...
不過 個人相信 如果台灣願意栽培!!
要進世界杯也不是夢想...
不然亞洲蠻多國家都能進世界杯!!
別的國家都行 台灣怎麼可能不行??
不過前提是...願意栽培的情況下!!

一切隨風去 wrote:
前段時間看過一則新聞...(恕刪)


日本青少年最喜歡踢足球就跟台灣青少年最喜歡最常從事最普及的運動是籃球一樣
,台灣青少年玩籃球的人口實際上遠超棒球,但籃球並沒有因此取代掉棒球第一的位置
因為棒球基本技術門檻與裝備要求高,一兩個人不容易玩的起來

而棒球無法像足球發展那麼普及最主要還是它的規則繁複,若是身處的環境沒有氛圍時,
對門外漢來說不容易入門,容易放棄,導致以後就更沒興趣了

至於喜歡棒球的通常也能輕易的看懂足球,至於喜不喜歡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他们都是從兩種都看懂的球類中選擇了自己的偏好
但喜歡足球的而覺得棒球無聊的,通常很高比例是看不懂棒球的
也就是說覺得棒球無聊的往往是因為他們看不懂棒球規則,

對懂棒球的人來說也許很不可思議但對某些看不懂的人來說
真得會以為棒球就是一個個球員拎著球棒輪流上場,然後看誰打的遠,打的越遠越好,
然後觀眾就對他歡呼,就這樣~
若棒球只是如此單純,像美國這樣熱愛刺激的國度如何能為它如此瘋狂
就像大陸人只知道美國NBA,而不知道MLB一年在美國的總觀眾人數超過NBA四倍有餘~

日本足球發展的還說的過去(亞洲),但是不是能超越棒球成為日本第一運動
你只要看J聯盟一年踢多少場,日職棒一年打多少場,總觀眾人數
平均上座率,全體球員的平均工資,恐怕還是有段不小差距的~
韓國亦同,但韓國足球聯賽總人數追棒球聯賽總人數與日本相較確實是比較近了~~

另外很多台灣人看的懂足球但沒有喜歡上的原因就是認為足球”悶”
悶的原因

1.足球比賽的得分比數低(棒球得分可高可低)
足球落後了只能一分一分追,即使落後兩三分以上也一樣
2.足球得分頻率也低,分數不好追趕,落後2分以上的,反超機率實際上也低,和局又多
而棒球得分頻率忽高忽低,而且棒球不一定要像足球得先追平分數,
棒球分數可以由落後直接反超,而且可能發生的很突然甚至是比賽最後一刻逆轉勝
對原一路領先者潑的冷水更冷,給原一路落後者添的柴火更烈
棒球比賽的過程是切片式的,一片一片切,在關鍵時刻有種翻撲克牌一翻兩瞪眼的快感

3.足球好不容易進球了,全部又得回到中場開始(代表進攻的得分壓迫被規則中斷而不能連續)
棒球的得分都是因為進攻方球員持續推近,這對防守方的壓迫是連續性的
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因素,防守方若阻止不了進攻球員步步推近,分數就會被一直得下去~


4.足球比賽的過程中球踢歪了,碰出界了,越位了,盤球被鏟走了在大多數時候影響不大,
球本來就是你來我往的,但棒球強調技術的高度穩定性, 因為失分來自失去穩定
所以即使是最最最基礎的傳接球一旦發生失誤立刻就要付出代價
比的就是誰的穩定性先崩潰, 崩潰的一方就會大量失分,這時比分差距就會瞬間拉高
而若是兩邊都不崩潰那就是看誰先突圍取分,

5.足球規則中有抑制肢體的部份,手是人類四肢中最靈活的,卻在足球規則裡是被限制的
只讓它起了本能的平衡與推擠作用~~

想要培養看足球賽的興趣,必須先有歸屬,當有期望誰贏才會比較看的進去
而若要了解棒球的魅力並不是先看一場正規棒球賽(會看不懂),而是先看棒球美技集錦
才會了解棒球其實並不是揮揮棒看誰打的遠那麼簡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