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發力與基本的運拍動作

KCLin0423 wrote:
咬球:
甚麼是咬球? 恐怕連專業選手也無法陳述清楚
大家可以去 youtube 看慢動作
球會陷進去線床,但是,他不會滾動(可能有一點點,但是,不會滾一兩格)
球會旋轉,不是因為球在拍面滾動,而造成旋轉
所以,不要刻意去抹球,那只會讓你更咬不到球,而且球質更弱。
所謂的咬球,只是球拍線床和球接觸一瞬間的摩擦力。


我的另一隻球拍( HEAD 初學者拍 )都是「特定」借給台中林先生(30歲)打,他沒有球拍;

另有一次,是和彰化海線黃先生「交換」使用,我用黃先生的硬線60磅球拍,黃先生用我的球拍,

結果,海線黃先生一直說「喔~~你的球拍『掉磅數』了啦~~,我打一下,就歪七扭八,就要弄一下您的線,弄直了,一下拍( 下一球 ),又是歪七扭八,線要重穿。」

我回答「奇怪,我借球拍給台中林先生打,他怎沒說歪七扭八 ? 也沒有看到他在『整線』,打完,當場球拍我拿回來,也沒看到球拍線歪七扭八 ? 你和他用的,都是同一隻球拍呢! 」

黃先生說「你的朋友打球,『比較沒有咬球』吧 ?


黃先生說的對嗎 ?
【麵包超人】 wrote:
我的另一隻球拍( H...(恕刪)


或許可以這樣說
但是要看球的強度與球質(旋度如何)

但是,除非兩個人打完同時檢視線床的位移
否則
有人認為已經歪七扭八不能打,有人認為還好可以打
這種語言上的形容,很難用來比較
KCLin0423 wrote:
要看有沒旋轉,看 mark 就知道
要看擊球的點,看拍面就知道
這兩點,擊球者心裡都有數
不需要對方來看
我沒有說過不會旋的球是用碰的
我只有說過,"不會旋"的球,沒有力矩
(角動量必須守恆,所以,球有角動量,必定有外加力矩)
(角動量=轉動慣量*角加速度=力矩=力x力臂)
擊球點與球前進的方向連線,與球心不會有距離(力臂)
也就是,如果"不會旋"球是水平方向前進,那麼,球拍拍面是垂直於地面向前揮擊


謝謝。



台中林先生的球,單打友誼賽,我都很好取得攻擊點,是他的球比較不旋,所以我好出手 ?


和彰化黃先生打球,光是拉球,我就很難出手,球「碰地」之後的「彈跳」,都『快速』的往我身上飛竄,到身邊時,已經過肩膀高度,我不好出手,有被擠壓到的感覺。


旋的球,比較能壓迫對方 ?


----------------------------

【 補充 】

W 教練說,過肩的球,可用高壓扣殺。
她說,即使是底線的過肩球,也可以高壓回擊。

底線的高壓回擊,難度不簡單 ?


【麵包超人】 wrote:
謝謝。台中林先生的球...(恕刪)


旋球彈跳是不是比較難打
可也很難說
有些人就比較愛打旋球
有些人就比較愛打平球

旋球與平球的強度也差很多
夠旋夠重的球,彈跳變化大,當然不好預測,而旋球打擊到拍面也有一定的壓力
而夠平夠推的球,著地可以用噴的(反射角小於入射角),也很難打

很難說哪種比較好打或比較難打

但是,旋球比較安全,有更寬容的過網高度是肯定的
KCLin0423 wrote:
旋球彈跳是不是比較難...(恕刪)

感謝解答。

(一)
昨天,我和林先生練完球,看到球場外圍小場地有媽媽和國小三年級的兒子在打球,我看媽媽和兒子都一直撿球。

於是我就說,我可以和妳兒子打一下嗎 ?

她問小朋友,

小朋友說好。


於是我和小朋友可以對上五拍、十拍,他打來超出雙打線的界外球,我也盡量救回。

只是...沒多久之後,他就【頻頻甩手】,甚至打完一球,就「球拍落地」,我想他應該是手麻。

結束之後,我問他,是否手麻 ?

小朋友說是。


於是,我把手中球拍的『憤怒鳥--避震器』送給他,反正一個才50元。


我看小朋友的球拍,是在大賣場新買的 Kawasaki 鋁合金學生拍。(目測,接近100"拍面 )


小朋友打球打到手麻,除了沒有避震器 + 便宜鋁合金球拍比較震的關係之外,

有沒有可能他的正拍姿勢錯誤 ?






(二)
會打球的高手(教練、或資深的老球友),他們是不是已經練就「想打旋,就能打旋;想打軟,就能打軟」?

因為我看教練在比賽,球都可以打很強,有時兩~三拍之間,就能直接打穿對方雙打防線

但他在教球時,又能很準確、很軟、很軟的把球打給學員。




(三)

看到youtube的影片---
Rafael Nadal Ultimate Slow Motion Compilation - Forehand - Backhand - Serve - 2013 Indian Well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BdbgZD05U 【 youtube的影片

賽事期間,Rafael Nadal 的練球,影片是【慢動作正拍、反拍】。

練球期間,他的正拍動作,和比賽時不同。


-------------------------------------------------------
練球期間,他的正拍動作,收拍於【右肩 後方】( 他是左手持拍 )。

比賽期間,他的正拍動作,收拍於【左肩--頭部後方 】
KCLin0423 wrote:
以拉拍為例
有些教練會教,轉身,拉拍 成為兩個動作
學生身上看到的就是
就是,先轉身側身,然後拉拍
這在初學者身上,很容易看到
這是不對的,這樣的動作,無法使用到身體的協調性

(1)
棒球、網球都很重視協調性。

年輕時曾經打過棒壘球( 系隊 AND 自組 ), 發現手臂力氣大不一定能夠投穩、投強、投準,反而是協調性很重要。


(2)
既然提到協調性,棒球右撇子通常不會左打,會「左右開弓」的打者不多。

而網球,之前徐正賢主播 ( 大學時期乙組球員)曾在轉播時說,網球運動比較難,主要是協調性要求高。

主播詹啟聖在上周的網球賽八強賽提到,錦織圭的雙手反拍,漂亮的姿勢就像棒球打擊。

右撇子的「雙手反拍」,如同詹主播說的,類似棒球的「左打揮棒」,

請教,網球使用雙手反拍若已經非常熟練,是不是就可以稱之『 日常生活中的 左右開弓 』?


(3)
網球場上的大哥、阿公級球友不善使用雙手反拍,是因為「左邊轉身」很難,會卡卡不順,所以才習慣用右手「推檔式單手反拍」 ?

公園裡看到的球友,『單手反拍』能夠『抽擊』的,通常實力都是很強的;一般人還是「推檔式、切球式」。


(4)
練習雙手反拍,一開始我使用16磅的啞鈴,左邊揮拍(揮棒)。

後來看了一本【120項肌力訓練計畫書】,由 : 有賀誠司(日本東海大學運動醫科教授)、石井直方(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 兩人所寫。

裡面第228頁提到,網球肌力訓練,揮拍部份的『對角舉上運動』,就是我之前常用的左邊揮棒。

此外,KCLin0423前輩先前分享的『藥球扭體投擲』,書中亦有提到。

總共需要訓練的肌力有 :
(A)槓體轉體
(B)藥球扭體投擲
(C)前臂旋轉
(D)側臥驅幹轉體
(E)對角舉上運動

重要的是,重量肌力訓練應由『健身教練』指導,這樣才安全。

重量太重,會拉傷。

我的左肩就有疼痛感,超過兩個月了。


(5)
最後請教,「右撇子」用『雙手反拍』久了,是否『日常生活』也會習慣不自覺的用『左手做事』 ?

因為,同事看到我竟然用「左手拿剪刀剪紙」,我沒有特意使用,是不自覺的。


(6)參考資料
【120項肌力訓練計畫書】



第228頁提到,網球肌力訓練


照片來源出處,【120項肌力訓練計畫書】,有賀誠司(日本東海大學運動醫科教授)、石井直方(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 著,瑞昇文化出版,2012年3月。

KCLin0423 wrote:
一般在初學階段的教練...(恕刪)


之前和教練學過網球正拍、反拍;但可能學的時候不是很精熟,最近一個多月痛左肩肩峰,肩膀轉動卡卡。

請問大家有沒有遇過左肩痛?如何預防、治療?




由於左肩痛,想到教練曾說:姿勢正確,就不容易受傷。

所以劣者想再度請教練,但傾向團體班,剛好黃先生說要揪團,4—8人平分擔教練費。

他問了其他阿背 ( 伯 ),

結果阿背們說:
( 1 ) 教練雖然會教正確動作,也餵球餵到好球帶,但是這樣真的有辦法學到嗎?

( 2 )接著阿背們說,比賽時一定是難處理的球,根本無法用教練教的姿勢打球,所以跟教練學是無三小路用。

所以,他們拒絕團體班之教練課程。


阿背們說的道理,是正確的嗎?

該如何反駁阿背們? 該如何改變他們的觀念?


謝謝。

【麵包超人】 wrote:
之前和教練學過網球正...(恕刪)


雙手反拍?
不然怎麼左肩會痛

打到左肩膀會痛
你要考慮你是不是都用肩膀發力轉動帶球拍
而不是用髖關節發力帶球拍
或者,你在持拍或做準備動作時肩部是緊繃的,而不是放鬆

我的觀念是
有正確的法力再來談正確的動作
動作可以是模仿出來,假的
發力方式不會是假的

除非動作差太多
例如夾腋下旋轉揮拍,抹球,永遠改不掉的發力方式
否則我不會去糾正"動作"


另外,阿背說的有部分是對的
比賽時你不可能球球可以到位,更不可能球球可以側身
這時,你要用你身體的四肢,各種可能的方式,與髖關節配合,去帶動身體的發力
例如右手正拍,當你最後一部很勉強到位,無法側身,右腳也無法再發力
這時,你可以用左腳帶動身體(教學上是用右腳推動身體),以右腳為支撐發力

我不認為網球有所謂的"標準動作"
我認為網球只有正確發力(你要用腳的力量配合髖關節推動身體,然後手部,腕部接續發力)
而正確發力帶出的動作就是正確動作

BTW
前幾天才跟一個教練談過
明明大部分的球,都是在腰與肩膀之間(除非對手球路就很刁,不是極高就是極低)
這些球,都可以揮橫拍平推
為何教學時都教相對少見的低球,由下而上? 甚至刻意要學生提拉(提拉常會造成抹球的習慣)
教練說,這是為了要使學生打球有弧度
我跟他說,我用平推的,球一樣有弧度,而且非常旋(我的旋度在球場算是大家蠻認同的)
我告訴他,重點不在刻意的由下而上
你只要瞄準網子上面 1.5 個拍頭左右的高度
球拍直線朝目標點推出(不需要刻意提拉,當然如果球低自然拍子軌跡是由下而上)
打在球的 2 點 3 點 鐘之間的點
球一定有弧度,一定會旋
而教練那樣教的大問題是
很多人會刻意提拉抹球,而沒有向前方推出
我們打球是要把球打到前方,在邏輯上,往前的分力越大越好
怎會是球拍向前打到球又刻意提拉向上
這好像是,臨時又怕球出界,收拍不打
我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合邏輯

【麵包超人】 wrote:
之前和教練學過網球正...(恕刪)

團體班時, 為公平起見大多是集體教學, 教練比較難花時間對個別學員指導修正姿勢. 為修正姿勢參加團體班效果恐不佳.
雙反對左手的壓力應該比正手壓力來得低, 一般人都是正手側出毛病.
肩膀會發力到痛就像lin前輩說的誤用了肩膀, 個人猜測也許是想打上旋球而用肩膀去帶出弧線軌跡, 或是平擊較高的球時常過度側打用肩膀壓回.

KCLin0423 wrote:
雙手反拍?

是。



KCLin0423 wrote:
打到左肩膀會痛
你要考慮你是不是都用肩膀發力轉動帶球拍
而不是用髖關節發力帶球拍
或者,你在持拍或做準備動作時肩部是緊繃的,而不是放鬆


球友施先生觀察我,他前天是說我動作太緊繃,應該要放鬆。

KCLin0423說的,和施先生一樣。

但是,要如何放鬆 ? 我屬於緊張型的。




thereyouare wrote:
團體班時, 為公平起見大多是集體教學, 教練比較難花時間對個別學員指導修正姿勢. 為修正姿勢參加團體班效果恐不佳.

嗯~ 聽您一說,確實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