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請大家建議適合單手反拍的網球拍(職網選手的持拍真的都那麼重啊?

【麵包超人】 wrote:
我也是反手比較好,正..不知道為何我就是很難平擊。.(恕刪)


球要旋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有力矩(角動量守恆,這是物理定律)
如果球不想旋,當然是不要有力矩

之前就有提到
如果你施力的點,不在球飛行方向,通過球心的連線上
例如以一個水平方向飛行的球而言,你的作用力就會落非 3 點鐘方向
就會產生力矩,球就會旋轉

如果你不想旋球
請把拍面的法線向量,與球心,球要進行的方向連成一線
而你施力的方向就是沿這個法線向量
以水平飛行的球而言,就是要以拍面垂直地面,打在球的 3 點鐘方向,平推出去
這樣的球就不會旋轉

p.s.
1.球多少都會旋轉,但是,在 "馬格努斯效應" 不明顯的情況下,都可視為不旋的平擊球
2.不旋的球,缺乏角動量,相對不穩定,尤其是有風(球前進如果夠快,風阻也算一種)的時候。所以,個人認為,這是目前的職業網球傾向又旋又快的原因之一。(更寬容的過往高度與落地後彈跳的變化也是原因)。不旋的球,最大的優點就是飛行速度快。(或者應該說飛行時間短?)但是,如果你打不了那麼快,又何必冒更大的風險?


KCLin0423 wrote:
所以,個人認為,這是目前的職業網球傾向又旋又快的原因之一。(更寬容的過往高度與落地後彈跳的變化也是原因)。不旋的球,最大的優點就是飛行速度快。(或者應該說飛行時間短?)但是,如果你打不了那麼快,又何必冒更大的風險?



揮起來順就好....
單反 可以多練一下肌力訓練
要駕馭費德勒拍子 真的要好好練一下嚕
加油
小弟臂力不大
但還是挑戰駕馭喬帥前代拍
head graphene speed pro 315g
上場前先在家試了幾天重量與手感
目前雙反單反都還OK
給樓主參考
【麵包超人】 wrote:
但是,吾人技巧不成..因為上拉的拍面和球的方向不是一直線,所以技術不純熟之下,容易脫拍。
.(恕刪)


想打旋球,又何必執著於 Nadal 的打法
Federer 的球也是旋球,但是也不需要刻意上拉
只要拍面維持一小角,有咬到球(打到球時發力,讓球陷入線床),向前推一樣很旋(尤其球在肩膀高度附近非常適合這樣打)
只是著地彈起的高度不像 Nadal 那麼高(這和著地時網球的入射角有關,Nadal 是向上拉,著地時的入射角(與法線的夾角)小)

一般而言,球過往的安全高度大概是一個拍頭到一個半拍頭
所以,當擊球高度明顯低於這個高度,當然是由下往上瞄準往上一個拍頭左右揮出
當擊球高度明顯高於安全過往高度,當然由上往下揮也是行的
當擊球高度球約在安全過往高度(約在腰至肩膀),接近平揮
不論是由下往上,由上往下,或是平揮,球都是會旋的
另外,也不需要在意球會不會出界,敢打,打久了有空間感
就自然會利用旋球讓球不出界
很多初學者怕出界,結果卻是用手在放球,結果就是收力或抹球
球質永遠不強(求質要重正向力一定要大),就算旋球也是月亮球,更糟的是,沒咬到球常掛網

我知道有個教選手的教練
他教上旋球的方法是站在網子前面,揮拍不可以打到網子,然後快速上拉
表面上的姿勢陳述是對

問題在於,在向前發拍時,有沒有出力讓球吃進去線床?
如果只是做這個動作,怕打到網子而不敢向前出力
那麼,這個球會成為飄飄球(抹球),甚至掛網(咬不到球)
甚至,為了達到教練的要求,都是用手肘在揮拍,很容易就會網球肘

ichishare wrote:
我本來是拿Feder...(恕刪)

費拍315克或335克的都適合打單反
單反用的球拍要稍微重一點
才有足夠的慣性把球擋回去
雙手反拍則不挑拍,輕重皆可打
我自己的淺見,打旋球 (spin)的確是球拍/拍頭上刷,同時前行之後的效果,上刷球背造成旋轉 (spin),球拍/拍頭的前行則建立球向前飛的速度,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如果我把這兩個動作 (上刷與前行)分開想,常常造成我自己在揮拍的時候,一邊想上刷,又同時在思考前行,往往打不好,後來,我把思考角度換成 (但是一定要先理解上旋球過網急墜的過程原理以及較穩定的揮拍動作),看整個球的運動軌跡,並且依上一球的狀況,例如過網高度或是落地深度,來調整要多一些上刷還是前行,兩者的多一或些少一些,在較穩定的揮拍動作中,其實是蠻小的差異,但是揮拍的時候,一定會能有主觀感覺,蠻有用的,供大家參考。
這帖子到現在也過了一年了,不知道樓主找到喜歡的拍子沒,我是偶然看到這帖子就想聊聊想法。

首先,我自己是球齡約兩年半的業餘球友,雖然是自學,但是我協調性很不錯,所以透過觀看頂尖選手的慢動作去揣摩以及跟朋友對練及去不同球場打球後,現在也能跟比較強的乙組選手對賽 (像是東方錶比較強的選手的那種乙組選手),目前實力大概就是這樣,而目前用拍有二,一為 Head Graphene Speed MP 300g 以及 Head Yutek IG Extreme Pro 2.0 315g。

對於選拍的問題來說,我認為本身沒在做重訓或是身體素質很一般甚至單薄的話 (我算瘦且沒在做重訓,但是大學一直都有在打羽球隊所以有些基本的肌肉量),我建議球拍重量為 290g ~ 310g 附近的攻防拍、平衡拍是最剛好的,後面我會推薦一些我在 Tennis Warehouse 挑過也打過後覺得不錯的拍子。

這種重量跟平衡點的拍子,對沒在重訓的選手來說,不管是雙打、單打都適合,如果是單打的話,我自己拿 315g 的攻防拍也是覺得不錯,但是 315g 在網前正、反手扣殺、截擊的靈敏度真的跟 300g 的有一段差距,如果你打雙打時有面對過 140 公里以上的抽球,那應該就懂我的感覺了,重拍之所以好是因為在高強度的比賽中,穩定性非常重要,如果球拍過輕則會無法穩定回擊過強的球,球拍的震動越大,球出拍的角度當然就更不穩定了,但是選手的爆發力畢竟跟我們有非常大一段的差距,所以比較建議拿輕一點的球拍。

另外我有看到有球友提到說打單反,球拍要夠重才能有慣性將球擋回去。關於這點,我倒不這麼認為。

先說一下,在一個完整揮拍的情況下,單反肯定是比雙反力量大很多的,因為單反的揮拍軌跡比較大,也就是他的力臂較大,力量是比雙反強的。所以一般抽球來說,雙反倒還需要重一點的球拍帶出速度,而單反則可以輕易帶出速度以及旋轉。

當然他提到的擋回去應該是受到快球壓迫的情況,通常這種狀況就要看你在有限的時間內所做出拉拍能多完整,拉拍有拉好的話,就算做出來的動作只是擋球,擊球點只要對,也可以輕鬆回擊,就像是費德勒的單反在接發時能回出一顆 130 公里以上的球一樣,這方面就算是 300g 的球拍也做的到,我就有一個球友單反打的不錯的,拿 300g 的球拍,只要發球速度在 140 公里左右的,他都來的及做拉拍並且擋出一顆差不多速度的球,重點還是在拉好拍,讓揮拍軌跡儘量完整,而輕一點的球拍當然有更多時間讓你去拉拍。

最後,300g 比較省力,對於一個正、反手都用同一隻手出拍的玩家來說,我相信也是一大好處。

再補充一點,線床來說 16x19 比 18x20 有力量,18x20 則因為線床較密,控球會比較好,而理論上 16x19 是會比 18x20 容易旋轉。

而截至目前為止,我看到不錯的 300g 平衡拍大約如下:

1.Babolat:

Nadal 最新代言的 Pure Aero ( 規格跟我的 Speed 幾乎一樣,但是抓起來明顯比較輕,可是甜區較大,容錯率高,網前跟接發上的質量都很不錯,力量跟旋轉也很好。)

2.Yonex:

Ezone DR 98 or 100 ( 98 的重量是 310g, 100 的重量為 300g, 我只打過前一版的 98 拍面,這系列在 Warehouse 的評價都相當高,若只看公開賽等級的測試人員的評價來說 ( 像是 Andy 跟 Marco ),這拍子跟 Nadal 的代言拍不相上下,而新版的 DR 又更勝前一版,前一版 Ai 98 打起來很舒服,雖然 98 拍面,但是甜區我覺得比我的 G SpeeD MP 還大些,而且很舒服,力量跟旋轉都不錯。揮得動的話就選 310g 吧。)

3.Wilson:

最新的 Blade 18x20 ( 非常舒服的拍子,震動很小,它給予的控球能力很明顯比大部份拍子好,缺點可能就是 18x20 規格的特性,想打出非常炫的球要用比較多力量,但是如果你抽球比較偏像平擊,那應該很適合,我是推薦我一個抽球偏平擊的朋友買這把,他打起來的感覺也不錯,很舒服,控球比較好,可惜他截擊不太好,不然這隻拍子打截擊的手感也不錯。)


最後的最後在聊聊你提到的正手拍問題,如果你是 KCLin 所提到的抹球太多,那就是說你太想製造旋轉,所以注意力都放在向上的力量,導致前推的力量過小,球沒卡進球線就不但沒什麼旋轉,也沒什麼速度,甚至控不好球。

其實 KCLin 都點出來了,只是想說 KCLin 講得非常科學,我就用更白話的方式講,但是 KCLin 那種以科學觀點看的方式也是我自己打球以來的分析方式,很多道理用物理的觀念去想就通了,發球也是,很多人想發上旋發球,卻總是削的太薄,不但沒速度也沒想像中旋,有點事半功倍的意思。

總之,抽球還是要推出去,不要太執著在旋轉這個字上,等到你熟悉推球的概念後,再加入更多旋轉,一定會更上一層樓,因為我剛開始打球也是這樣,後來開始試著先打偏向平擊的球,熟悉擊球點跟推球的感覺後,才把繞頭打法的強力上旋 (Nadal 平常的揮拍) 發揮得更完整,有速度也夠炫,這都是過往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silentash wrote:
這帖子到現在也過了...(恕刪)

看了上篇文章有球友不太同意我所說的單反用稍重的球拍較好的言論
倒是這位球友應該協調性不錯能夠無師自學,像我本人就沒有辦法
而稍重的球拍可以維持住單反出拍時的軌跡慣性
在此出拍的軌跡意思代表從球拍降拍頭然後扭腰帶動球拍至與球的會合點
再從與球的會合點到隨揮直至收拍的動作
像我使用Wilson Prostaff 6.0 以前山普拉斯的球拍約340克
換成使用第五代1999年Pure Drive打單反就可以比較得出來
出拍軌跡的維持性果然還是山普拉斯拍來得好,但是真的是太重了
微調拍面比較不容易,也就是靈活性較差,可是當我單反的感覺不好
的時候我必須先用Prostaff球拍先練練單反再換回Pure Drive
如果用Pure Drive作出單反完整動作表示單反狀況OK
很久以前我是雙反起家的,當然也用過Pure Drive打過雙反
覺得要打出正常速度的球速根本不是問題
大大別誤會我的意思,如果有仔細看我的回文,就會看到我也提到說一個選手能拿越重的球拍當然越好,但是首先要考量的是自己的肌力與技術是否強到就算拿重拍在面對受迫的情況下,依然能完整拉拍且做出至少擋球的揮拍,但從樓主的敘述來看,他不太像是如此熟練的球友。

加上我相信大部份的球友都沒在做重訓,台灣雖然有不少人健身,但就我在大學及市政府球場打球看見的狀況,除非在打校隊,不然很少有人有在重訓。

而且在面對業餘球友時,一發均速通常就在 80 公里 ~ 170 公里,多數還不到 140 公里,更別說他們會有個好的二發了,抽球均速也大概就 70 公里 ~ 100 公里吧,注意我上面預估的是均速,所以在自身條件普通且面對如此對手的情況下,我認為 290g ~310g 是差不多的,300g 我又認為最佳,但是你揮拍跟判斷球速及彈跳都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換 340g 的拍子也是沒關係的,我自己就認識一個有稍微練過球,但是身材也很普通偏瘦的上班族,年約 35,他的單反很熟練,也會打較旋較快的高球,接發也很會用平擋,看上去真的算會打球了,但就算他單反打十幾年了,我一發發進的話,一顆至少 160 公里以上的平擊球也是要用切球擋回居多,我認為如果他拿的是 300g,再站到底線後一點的話,絕對有機會拉拍再靠手腕平擋,這就是我建議的理由,我的理由是建立在"假設樓主的身體素質跟技術還沒到很純熟的時候",如覺得冒犯到請見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