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超人】 wrote:
掛牆網架,要釘牆,會傷牆璧。
如果用「3M 不留痕跡掛勾」,會比較好 ?
另外,用網球「球拍袋」收納呢 ?

無痕絕不牢靠啊…
拍袋收的話…就沒有展示的感覺了

【麵包超人】 wrote:
有「殘值」時賣掉嗎 ?

不合的話留著也沒用、還是賣了…
不過大多名拍都留著做一種回憶吧!反正不缺錢…

【麵包超人】 wrote:
聽到球拍傳來的「鋼絲聲音」,這是網線的聲音 ?

鋼絲聲是指「乓」響嘛?
之前磅數打58磅聲音是「啪」像撞牆較死硬的聲音沒迴響…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FedererNO1 wrote:
鋼絲聲是指「乓」響嘛?

嗯~沒錯。



FedererNO1 wrote:
之前磅數打58磅聲音是「啪」像撞牆較死硬的聲音沒迴響…

FedererNO1前輩用的線材是什麼線 ?
軟線、硬線?
子母線?

什麼時機須要換 ?
看羽網球店常常有換線的CASE。

在球場看過高手強抽之下,斷線。

是磅數越高,越容易斷 ?

58磅,是高磅數 ?

謝謝。




FedererNO1 wrote:
不過大多名拍都留著做一種回憶吧!

費拍97"、巴不累AIR PRO 100"、瓦林卡 YY 98"...,未來...是屬於比較有紀念價值的球拍 ?



FedererNO1 wrote:
無痕絕不牢靠啊…拍袋...(恕刪)
【麵包超人】 wrote:
嗯~沒錯。

如果是「乓」聲的話…就我的印象大多都是振動大!
另一串你問我為何綁的橡皮筋?這時就派的上用場了。
去買來綁就會知道有差了、無論是聲音還是振動…

一般拍子建議磅數寫5~60lb、所以58磅算高的了吧…
直橫線我會差個3~5磅、隨拍面大小也會整體調整…

名將用拍多有紀念性啦~
不過留下主要還是因伴自己成長的紀念較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不要等斷線 控球慢慢跑掉就好換了
所以我有兩支同樣的拍子
如果RF97打的好 再進第二支
目前PS85還是維持兩支同線同磅數


【麵包超人】 wrote:
嗯~沒錯。Feder...(恕刪)
walakaho wrote:
世界頂級的球員在一場比賽中常會準備6之一模一樣的球拍,有時打了相當局數,選手會直接換新拍來打,因為在高張力、高磅數的來回對打之後,球拍線會退磅、球拍重心也會有些微跑掉。

FedererNO1 wrote:
還是說有參考費神傳聞中的58磅來打

FedererNO1 wrote:
一般拍子建議磅數寫5~60lb、所以58磅算高的了吧…
直橫線我會差個3~5磅、隨拍面大小也會整體調整…


上個月,聽市立委外經營球場的網球用品商店店員表示,球拍「放太久」了,磅數太低,不容易咬球,但也不容易斷了;而磅數高,比較可以咬球,也就是容易控制球的方向,但相對容易斷線。

他說的應該是正確 ?

昨天( 星期四 ) 和棒球隊的林同學練習拉球,他沒有帶球拍,我拿舊的( 15年前的球拍,從未換線,沒有使用的 ) 球拍借他,有幾球他打飛,我以為他故意的,因為他平時拉球都很穩,我問他怎麼了,他說「這隻球拍的線磅數很低,無法咬球」


前天 ( 星期三 ) 到桃園看望女友的外婆 ( 外婆不習慣都市生活,生活品質不如鄉下,我特地幫她打掃房間 ),晚上八點 ( 氣溫很低,寒流 ) 和碩士班徐學長( 10年沒見面 ) 在桃園縣立網球場打球,學長打球超過十五年,從大學打到中年。

結果打了一小時( 九點 ),聽到徐學長說「斷了、斷了!!
我驚訝,什麼斷了?
學長表示「聽到噹一聲,球拍線就斷了!!
資深球友-陳飛彈官 ( 軍人退休,打球20年 ) 就說「你學弟球太強啦」(他開玩笑的)

接著,徐學長說「還好,我學職業球員一樣,有帶【備用拍子】。
他拿出另一隻同規格的球拍,一直打到晚上10點10分。( 電燈免錢,自動熄滅 )


所以,依台中球場網球商店店員之言,那就表示徐學長他的球拍磅數滿高的(上限之內)囉 ?

磅數高容易控球,相對也容易斷線。

磅數低,則容易打飛,但也不容易再斷線了。

【麵包超人】 wrote:
上個月,聽市立委外經...(恕刪)

黏球? 咬球? 之二, 科學根據篇
其實我不懂咬球是球停留的時間長?還是可掌握的方向性確實?

不過…也不是高磅就易斷啦!
另外還要看線的種類、粗細、存放環境與新舊…
還有擊球習慣也是影響線壽命的重要點之一!
只是相較低磅就…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咬球,最基本的機制就是來自於球與線床之間的磨擦力
而摩擦力正比於球與拍子間的正向力與摩擦係數
而摩擦係數主要取決於材料與線床磅數無關

所以,沒力的球,相對不好咬球

而線床較鬆,來自於揮拍者的力量與球的力量,容易被線床吸收
故正向力較低,磨擦力較小
而,較低磅數的線床,可以經由彈性運動,暫時儲存揮拍者與球的能量
避免成為摩擦力消耗,並且在線床回彈時,把能量再次傳遞給球
所以,低磅數,或是大拍面會有較大的 power

而高磅數相反,揮拍者的力道與球的力道,直接反映在正向力與摩擦力
(也有部分的能量被線床阻尼消耗掉,因為線床磅數大,線床間的磨差力也大)
所以,能量由摩擦力消耗,賦予球前進的動能較小
所以,比較有利於咬球,但是,power 低

不考慮材質問題
斷線的原因,來自於線床間互相的敲擊與拉鋸
低磅數的線,有更多互相敲擊與拉鋸的機會
但是,線與線之間的作用力小
高磅數的線床,如果擊球者力道不夠
線與線間的位移很小,反而不容易斷線
但是,如果擊球者力道夠,線與線之間的位移大,互相磨損也大,就更容易斷線

磅數與斷線率取決於 線與線之間敲擊拉鋸的機會 與 其互相間的作用力大小
NannaLee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家裡有十幾隻網球拍的?!我家有..傷腦筋,總不能老是放在倉庫裡,用箱子裝起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關於網球拍收納或展示的好方法呢?

walakaho wrote:
啊咧~~~這麼多拍子是幾個人在用啊?
我家只有四個人,平常也只有我在打│襖婆孩子都是偶爾打!
所以只要球拍超過四支,一定找人送掉!

walakaho wrote:
世界頂級的球員在一場比賽中常會準備6之一模一樣的球拍,有時打了相當局數,選手會直接換新拍來打,因為在高張力、高磅數的來回對打之後,球拍線會退磅、球拍重心也會有些微跑掉。

版主是很多球拍,walakaho大大是一人一隻。

我認識的徐學長是一人兩隻,上星期打球剛好派上用場,他打球一半斷線,有備用可以換。

職業球員是準備六隻。


稍微傷腦筋的是,和我打網球的林同學,他都【沒有買球拍】,都是用我的(老球拍),這隻球拍幾乎已經成為他專屬的,我都幫他帶球拍到現場;是沒差,但是握把布是耗材,我剛剛才替老球拍換一個握把布,因為他使用這隻老球拍也有一個半月(每周打三~四次),都髒了,所以身為球拍主人的我,就要換一個握把布。

球也是我提供。

因為林同學打球很穩、很慢( 類似老人球,球場老夫老妻的球友,他們抽球都是很穩、很慢),所以可以跟林同學來回10~30拍,單打比賽時,他的球也是很穩、很慢,所以我可以控制回擊東、或回擊西(林同學腳程快,也能救到),跟他打球,我很有機會修正姿勢。(和球力比較強的球友打球、很難有10拍以上來回,出拍姿勢會無法很正規的出拍)

優點很多的林同學,缺點就是【沒有球拍】、【不準備球】,該如何跟他說 ?

之前有跟他講,您可以自己買一隻,結果他說不要。




KCLin0423 wrote:
我根本買不到 3 號
我都是直接貼卡點西德加厚
卡點西德有兩個好處
1.不大影響原來的手感
2.保護內層的皮料握把布不會潮濕發霉
但是,用了卡點西德外層握把布會滑動
所以我用雙面膠貼上後,再塗上強力膠,然後再纏握把布
如此,除非你撕下,握把布永遠不會滑動
(每天打,可以用 2 星期以上)

容易出汗的體質,和納豆一樣,一直滴汗,即使冬天打球,頭巾、衣服全濕,重要的是手掌也全濕,手汗狂飆,所以握把布用兩周(一周打四~五次),兩周就髒掉,不只髒,手汗水都浸在握把布的兩層(底層、與外層),握起來有【泡、泡的水感】。

所以,我的握把布用的滿兇的。

今年五月,當時我不知道要另外買外層,和01網球網友打球時,已經有泡泡感的球拍都握不住,球拍已經快要【脫手而出】。



KCLin0423 wrote:
咬球,最基本的機制就...(恕刪)

真是明瞭易懂!
雖然知道、不過要口語文字示意我覺得還蠻難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