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發力與基本的運拍動作

dkkevin0821 wrote:
可是別人打的球並不會像自拋一樣, 自拋是垂直球路, 別人打的是有點往身體跑的路線, 所以自拋練的後果是, 上場會反應太慢...

沒錯,
所以目前只夠實力和阿背級、阿公級的球友拉球。

遇到 實力強的,就「揮棒落空」了。


前年、去年 (2012、2013年 ) 一整年是打牆( 一~兩星期一次,周六,因為還有參加其他體育活動 ),為了接牆壁之球,速度快,都是用手的力量去接,結果手肘的外側會痛、手腕也痛,看復健科、然後外加止痛藥。

【補】
(2012、2013年 ) 一整年是打牆,
然後 2013年的冬天,約了一位 H 朋友 練習拉球,界外居多( 全壘打 )。 和 H 朋友 有持續練習到 今年三月,之後他放棄網球。

三月之後,到達一處網球場,和同樣是初學者的人( V 先生舅甥兩人 )對拉,還是都界外。

六月認識教練,得知網球原理。

目前和阿背打球,感覺比之前 和 H 朋友、V 先生打,還好上許多。

不過,日前回 C 球場看看,發現 V先生也有進步。


三月時,在另一處的 D球場,有網球隊教練 是看到我和 H先生對拉都界外,就說「應該要由教練餵球,之後您們自拋自打,第三階段才是拉球,最後才是打牆璧。」



----
目前只和阿背級練習。

以後在漫漫求進步。

若一下就跟高手對抽,自信心全無。

和阿背拉球,還能保有運動的意義。


另一方面, A高手 和 B高手 說的方式都有差異。

搞到最後,都不知哪一個說的正確。


網路視頻,看到一位脫上半身的外國人,他打球就很隨性的感覺,沒有制式約速,真是羨慕。
參看
【 Baskin Park Tennis Singles Pusher NTRP 4.5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SZynE4N1w

3:17分時,他會來到螢幕前方。



【補充】

【 Inside in Inside out Practice with Yann Auzoux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z3tbujXoHs

這一部教學視頻,則是球員( 女學員 ) 打第四拍時,就打 Inside in。

第一、二、三拍則是打 Inside out 。

算是中高階(3.0~4.5)的訓練方式 ?

這位教練發給女學員之球,速度都比牆璧回彈還慢。

牆璧若能接上50~80拍,應該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國外之網球場,有特色,
(1)都很多面。
(2)周邊都是森林。
(3)打球的風氣盛。
(4)很多運動科學式的教學課程。


聽說 hhlin 大大常旅行於英國,
若我們有生之年,有機會到國外留學、工作,那就能看看外國森林網球場之美!!
昨天遇見之 L 先生,他有教一下 發球、正拍。

發球部份受益很多,

但是他是單反,無法請教他雙反。

而球場百分之九十的阿背都是單反,僅有上周五遇到的微禿阿背是雙反。

所以離開教練之後,現實球場很難向人請教雙反之增能技巧。


L先生教的正拍,大致沒問題。
但是腳的方向,和【陽光網球教學中心】正手拍基本動作分解,有所差異。

L先生說,兩腳之腳掌皆向前方,後腳掌亦是向前
但 【陽光網球教學中心】正手拍基本動作分解,教練之後腳掌,是向側方。


【陽光網球教學中心】正手拍基本動作分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T0VwQPJRm0


我跟 L先生說,教練所教、影片所顯示的後腳掌是向側方, L 先生說這樣不對。
另類的訓練-- Volleys 截擊

為何說另類,因為影片中之小孩在網前截擊的工具不是拍子,是棒子。

台灣,好像還沒看過。

參考
Volley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aVWz0pyB84&list=UUpiG8uLLaxHYPIzki4JTg5Q


教練餵球( 拿網球拍打球 ),小孩在網前拿球棒截擊。

依教練指示之方向打去。



Setting Up the Approach Sho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OzI7gG8Qf4&list=UUpiG8uLLaxHYPIzki4JTg5Q

第一拍打直線月亮球
第二拍打直線平擊
第三顆球上網截擊,並且球必需要先經過標靶。

反拍亦然,
第一拍打直線月亮球
第二拍打直線平擊
第三顆球上網截擊,並且球必需要( 盡量 )先經過標靶。

哇~國外的練球菜單,還滿豐富的。

標靶都有。

難怪01有一位居住國外的網友說,國外沒有看到打牆璧的。

可能是國外的訓練方式比較有正規化。

這也就是國外的體育都比台灣強之原因 ?


Volleys 截擊又分,
(1)Swinging Volleys 活躍進行
(2)Conventional Volleys 習慣的,慣例的
Swinging vs. Conventional Volley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I1p3ha-TDI&list=UUpiG8uLLaxHYPIzki4JTg5Q

場地上放置三角錐,當成擊球標靶。



正拍解說
Hit a Forehand Winner Like (Part 1): Nada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f6KqhPc8k&list=UUpiG8uLLaxHYPIzki4JTg5Q

Hit a Forehand Winner Like (Part 3): Feder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TZt2qpVKdo&list=UUpiG8uLLaxHYPIzki4JTg5Q


Drills - Forehand, Backhand, Baby Overhea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Xepv2DVA&list=UUpiG8uLLaxHYPIzki4JTg5Q
第一顆球 Forehand,
第二顆球 Backhand
第三顆球 Baby Overhead


Low, Mid, and High Volley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S-M9MsJAs&list=UUpiG8uLLaxHYPIzki4JTg5Q
低、中、高之截擊。
同樣有兩個標靶。

低、中、高之截擊;
又有區分,正拍之高、中、低截擊,與反拍之低、中、高截擊。

菜單訓練是一次正拍三顆球,一次反拍三顆球。


以上方式,在大學網球隊、網球社是比較有機會看到的。
一般社會人士、阿背,大多是以牆璧為多。

如果要精進成3.0以上高手,即使沒有教練,也應該是需要有兩~三位partner。( 類似小型球隊 )
partner 與 partner 互相交換角色,然後以菜單式練習,這樣比較沒有「土法煉鋼」之缺點。

以國外來說,打牆璧算是「土法煉鋼」嗎 ?

香港、台灣找的到打牆璧之菜單,上次我有分享了。

國外好像都是一整套的訓練課程。
有Volleys、inside out、inside IN...之訓練。

再加上組和式菜單,

組合式菜單有..
(一)
第一拍打直線月亮球
第二拍打直線平擊
第三顆球上網截擊。


(二)
Low Volleys,
Mid Volleys,
and High Volleys。

組合式菜單,可能是方便以後上場的【組合式攻擊】。

費神最近都是使用 【組合式攻擊】,很少【底線糾纏】( 徐正賢主播所講解 )。

費神兩拍平擊之後,第三拍就是截擊了。
dkkevin0821 wrote:
可是別人打的球並不會像自拋一樣, 自拋是垂直球路, 別人打的是有點往身體跑的路線, 所以自拋練的後果是, 上場會反應太慢...

nice tennis 耐斯網球教學中心--林子揚網球反拍基本動作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UZ2IGgau9k


nice tennis 耐斯網球教學中心--林子揚網球正拍基本動作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xmwIYNZKKQ


提到,
(1)揮空拍練習
(2)原地拋球練習
(3)移位拋球擊球
(4)網前送球練習
(5)直線、對角練習
外國人不打牆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LqUtN3Vwo
您可在 youtube 搜尋 tennis wall partice
那還是一個收錢教學的網球教練呢
可不是網友自己拍的教學影片
可見打牆壁在國外也是教學傳承的一部分

由上面的影面來看
打牆壁的球並不快,哪有甚麼回來很快會讓初學者來不及的事?

打牆壁不正統?
網球班的小選手也打牆壁
上次我看到一個小選手,自己一個人打了兩個小時以上的牆壁
整個身體的協調性,球質甚佳(其實他也沒有維持數十球,但是,協調性甚好)
現在是附近球隊教練爭取的對象

只是,打牆壁很無聊
有人可以互抽,誰要打牆壁?
我剛愛上網球的時候 牆壁是我的好友
每天打牆約一個半小時 週末打牆早晚個一次
從球亂飛 到可以控制遠近高低 可以控制方向
網球有時是寂寞的 找不到程度想當的球友 我還是可以打牆的

【麵包超人】 wrote:
我跟 L先生說,教練所教、影片所顯示的後腳掌是向側方, L 先生說這樣不對。


腳掌是向側方, 通常是指封閉式的站法,
腳掌是向前方, 則是開放式的站法...

對初學, 教練常會教封閉(關閉)式的站法,
通常那樣站時, 球拍就會在後方, 直接就是側身的動作.

http://blog.xuite.net/swordsmaster/tennis/15002119-PTT%E9%A4%98%E6%B3%A2%E4%B9%8B%E4%B8%80+-+%E9%96%8B%E6%94%BE%E5%BC%8F%E5%92%8C%E5%B0%81%E9%96%89%E5%BC%8F%E7%AB%99%E5%A7%BF

"
關閉站姿的打法,力量以重心轉移到球的直線力量(linear force)為主,身體旋轉只是輔助
比較現代的打法(開放上旋), 力量是以身體旋轉的角動量(angular force)為主
"

"
練到後來, 會發現站姿渾然天成, 該開放就自動會開放, 該封閉自然也會封閉, 根本不用再去注意使用的是什麼站姿了...
"
【麵包超人】 wrote:
昨天遇見之 L 先生..L先生說,兩腳之腳掌皆向前方,後腳掌亦是向前
但 【陽光網球教學中心】正手拍基本動作分解,教練之後腳掌,是向側方。

我跟 L先生說,教練所教、影片所顯示的後腳掌是向側方, L 先生說這樣不對。.(恕刪)


腳掌向哪個方向
你發力效率好,身體能穩定就好
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同,也許先天就不同,也許後天練到與眾不同
很難精確要求每個人的姿勢要一樣

你自己試試,腳掌要怎樣放才會發力有效率又穩定,你就怎樣站吧
(一般人開放式與封閉式自然會不同)
KCLin0423 wrote:
腳掌向哪個方向
你發力效率好,身體能穩定就好
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同,也許先天就不同,也許後天練到與眾不同
很難精確要求每個人的姿勢要一樣
你自己試試,腳掌要怎樣放才會發力有效率又穩定,你就怎樣站吧
(一般人開放式與封閉式自然會不同)

ec wrote:
腳掌是向側方, 通常是指封閉式的站法,
腳掌是向前方, 則是開放式的站法...
對初學, 教練常會教封閉(關閉)式的站法,
通常那樣站時, 球拍就會在後方, 直接就是側身的動作.
http://blog.xuite.net/swordsmaster/tennis/15002119-PTT%E9%A4%98%E6%B3%A2%E4%B9%8B%E4%B8%80+-+%E9%96%8B%E6%94%BE%E5%BC%8F%E5%92%8C%E5%B0%81%E9%96%89%E5%BC%8F%E7%AB%99%E5%A7%BF
"
關閉站姿的打法,力量以重心轉移到球的直線力量(linear force)為主,身體旋轉只是輔助
比較現代的打法(開放上旋), 力量是以身體旋轉的角動量(angular force)為主
"
"
練到後來, 會發現站姿渾然天成, 該開放就自動會開放, 該封閉自然也會封閉, 根本不用再去注意使用的是什麼站姿了...

原來如此。

感謝。

現在了解了。


---------------------------------------------------------
另外,S 球場的 Li 教練 在教球。
三位女生學員,上團體班。

Li 教練 是 C 級教練。

排一排,分別來擊球。



S 球場的風特大,所以連網帶都快要吹翻了。

初學者應該還是要接受正規的訓練。

另一塊場地,也有一對一教學,男生學員的正拍有一半是全壘打。





KCLin0423 wrote:
只是,打牆壁很無聊
有人可以互抽,誰要打牆壁?

其實,有的人會覺得「一拋一打」的苦練100球,也「很無聊」。

打牆,只要能夠打50~100拍不掉球,代表自己的球,反而比對方打過來的球還穩。
如果能做到80~100拍不掉球,找牆璧練習,反而比較快樂。
因為,對方的球,又不見得很穩的來到身前。
對於有4.0~6.0實力的人,打牆璧的回彈球,每顆都嘛到身前,雙腳也不用旁移一公尺。

經由台南兩位前輩之分享,覺得,對於光復球場的阿背而言,「拉球」也是「無聊的」,
光復球場的阿背練習反拍(費神單反),不在對抽時練習,而從PLAY時得到練習。
阿背們覺得,PLAY 才有快感

棒球也一樣,內外野練習( 一人丟球,一人打擊,三~五人分別站內外野 )也是很少人願意來出席,大家覺得練習很無聊。
隊友他們,只喜歡PLAY比賽時出現,
如果是「內野練習」,出席率少一半。

結果在2005年和中部一所大學乙組校隊比賽( 友誼交流賽,有相片紀念,還要找一下。 ),我們隊兵敗如山倒,三局就 0 比 40。
無論腳程、跑壘、打擊、投球都遠輸給正規球隊。

後來大夥們都失去信心,解散了,結婚的結婚、當兵的當兵。


話說,有的人會覺得「一拋一打」的苦練100球,也「很無聊」。
原因是...
2013年10月~~2014年3月 期間,和我練習的 H先生( 朋友 ,被我拉進來 ),他之前有過打牆璧之經驗,
H先生 和我之對抽,大多數都是撿球,H先生比較多是「掛網」,因為H先生看阿背都是用「桌球式」的拿法,他自己去摸索,球拍拿「斜斜」,於是都掛網。

後來,有一位大學體育室的老師看到,就說「阿~~你們這樣不行啦,要像我們這樣上課的方式」
他們上課的方式就是,體育老師(之後請小老師)拋球,然後學生排一排,分別來擊球,老師矯正學生之姿式。

體育老師說,打網球要一步一步,拉球是中階、打牆是高階。

我就跟 H先生說,「我來拋,你來打。」
結果,H 先生 跟我說「這個【一拋一打】,我感覺【 很無聊 】耶 。」

感覺 H先生 比較喜歡 拉球的感覺,一拋一打,他覺得超無聊。

後來,他自己去練牆璧,結果實力還是掛網。

最近,我和阿背那也學到一些,想約 H先生出來練習一拋一打,
沒想到,H先生說「我已經不打了,身為【網球逃兵】,我的球拍、新球都網拍掉了,沒有器材可以打。」

我感覺很失望,H先生若接受一拋一打練習,不要去打牆璧,他應該可以學到好的擊球姿勢。
不會當網球逃兵。

如今,也很難將 H先生 再拉回來打網球。


另外, X前輩目前的 W教練,也是跟我說,要先從移位開始,一人拋球,然後一人去接球,用側身方式接球,右邊的球,用左手接 ( 左腳踏前 ); 左邊的球、用右手接。( 右腳踏前 ) 於2013年的七月,網球課第一堂。

W教練是 B級 教練。

我跟 H先生說,我來拋,你來接。( 用手接 )---大約2013年的12月 。
結果,H 先生( 約45~50歲 ) 說「 用手接 ? 這小朋友的遊戲嘛 。 不了、不了、不了,這是小朋友的七淘咪,你找 你某(某-女朋友之意) 去玩這個遊戲就好了,不用來找我 。 大人大種阿,閣玩這 ? ( 閩南語 )


另外, X前輩目前的 W教練,也是跟我說,要先從移位開始,一人拋球,然後一人去接球,用側身方式接球,右邊的球,用左手接 ( 左腳踏前 ); 左邊的球、用右手接。( 右腳踏前 )


這個, 除了是要訓練腳步外,
也可以訓練要眼睛盯著球...

因為球拍比較大, 在揮拍時, 常不盯著球也打得到, (但會打不到球拍的甜區)
當要用手接球的時候, 你就會盯著球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