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 -24 到台灣出差,想在台灣北部在紅土場上留下一點足印(工作不忘打球) 單打雙打皆可

近年打球都會併命去救球,在硬地場上也是常常會Slide。
所以一直想要想在紅土上試試那種感覺。
手上抽擊會有快感而腳上則Slide 也會有同樣的快感。
很多時候都是本來處於劣勢,就靠這種併了命的精神而贏回來的。

還有那天我們應該要拍個照留個紀念。^^

另外我想把我打球的經驗跟超人兄你分享,打球時你試試把focus 集中在對手出拍前,預測對手的球路。
這樣你會有更充份的準備時間。很多時候我能救到球的原因也是靠這個,對手在揮拍還未碰到球,我的腳就開始起步了。
所以會多一點點的時間。

4月份AMPA show 考慮會不會來台灣,這次來的話應該是看展。
但卡在廣交會,所以還未能確定。

要來的話再通知你們。這次希望可以再打久一點。

imaze wrote:
昨天到內湖彩虹公園...(恕刪)
用腳滑步......
看來你還年輕,膝蓋還很健康
我...沒法了!
網球癌

i-tennis wrote:
用腳滑步.........(恕刪)


傷膝蓋來說,馬拉松會比較傷,網球尚可。

看跑馬拉松的人,護膝都有常常戴;網球者,通常戴腳踝護具。

運動傷害較大者,籃球是其一,曾被朋友上籃時落地踩到我的腳姆指甲,指甲內充滿瘀青脹痛,新指甲要長半年。

網球算是比較溫和,

紅土比較不傷膝蓋,

舉例來說,一隻手機不慎由口袋掉出,分別掉落以下場地 :
(1)柏油
(2)網球PU硬地
(3)操場PU軟跑道
(4)紅土、農田土地
(5)草地

哪一個場地,手機會壞 ?
哪一個場地,手機較不會壞 ?


紅土、農田土地有泥土,草地有草,緩衝性較優。


我不會滑步,

不過打網球在紅土是有滑步之必要。


-----
參見資料
-----
( 一 )
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不常使用「泥地球場」這個詞彙,經常依據顏色直接稱呼此場地為「紅土球場」或「綠土球場」;在香港,則很常使用「泥地球場」這個詞彙。

泥地球場在四種主要網球球場(草地球場、硬地球場、泥地球場、地毯球場、地板球場)中,球的彈跳速度最慢,也彈跳得較高,球員們擊球準備時間較多、較有時間去追球。因而在這種球場較不易快速擊出讓對手無法回擊的球。因此一般而言, 防禦型底線型球員的打法在這種場地上較佔優勢。

在泥地球場上打球時,腳步容易滑動。擅打泥地球場的球員,在跑動後緊急停止時常採用滑步的方式。滑步的技巧在這種場地上很重要。不習慣這種滑動的球員,在泥地球場上打球時,會覺得容易摔倒而有困難,也會比較容易耗損體力。

出處 : 維基百科 - 泥地球場



( 二 )
滑步過去通常運用在沙地球場
有利完成擊球
同時可減少不必要的腳步浪費
現在由於運動技術進步
於各種比賽場地都可以見到

其重點為:
1.速度 行進間需要有一定速度,再高速奔跑,才可以產生滑行動力。

2.距離預測 動作操作須提前準備一至三步距離長度。

3.平衡 動作操作重心控制相當重要的,重心要求需要低一點,身體不能過度前傾。
4.膝蓋力量 滑行時,膝蓋需要用力,維持腿部的關節角度,以利滑行。

出處 : pixnet痞客邦 網球小太



( 三 )
打紅土球場須知
去年年底球隊參加了醫學盃的比賽,地點在高雄醫學院內的紅土球場

對於北部的學生來說如果非刻意性或是學校內本身有這樣的球場,不然紅土的比率非常的低

第二
對於不習慣打紅土球場的選手來說移動才是真正最大的問題紅土球場不像硬的是用跑的,
而是用滑的,

但沒有滑過的人一定會對滑出去有很大的障礙,而這個問題也是影響我們球隊

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對單打選手只要人家一放小球,或是小角帶出去的球,有去就
無回了,在重心上的轉移有很大的不習慣。


因此在比賽前先練習滑步,再加上丟球滑去接,最後再拿球拍,慢慢的會讓自己卸下心防,
滑步最大的困擾就是大家想要煞車,一想煞車就容易跌倒,所以要先克服自己的心
理障礙,才能讓自己在球場上自在移動。

額外再補充一個鞋子問題,紅土比賽都有紅土專用鞋,差異性在鞋底,

那千萬不要覺得在硬地還可以想說紅土沒問題,那你大概滑出去真的就煞不住了,可能會上演劈腿秀,所以要稍微注意一下。

出處 : xuite 隨意窩 刀神網球講經閣
紅土也不見得就很滑,我和ec 兩人不會滑步,紅土起跑與停止,都沒有什問題,好好得。


硬地有的是會滑,起步有滑過、停止會打滑,不是自己要滑,是意料之外的打滑,場地很光滑,球速也快,對方用切球時,球落地都還會加速壓迫到身前。


有的硬地是不滑,地面是粗糙的表面,抓地力好,也不容易滑。



每樣運動都有傷害,
馬拉松容易得跑者膝 、指甲容易凸到黑青、足底容易產生筋膜炎。

單車容易得腕隧道症候群、攝護腺發炎、輪車的安全性。

羽毛球會比網球傷膝蓋,手腕也容易受傷。

籃球要防護自己,否則容易吃到對方的手肘意外攻擊 ( 意外 ),有些人也曾被高大對手上籃落地踩踏黑青。




關於體力,
運動員 ( 或長跑馬拉松、打球 ) 的安靜血壓、安靜心跳都很低。

各位的體力訓練方式為何? 血壓、心跳為何?

我的舒張壓偏低,變成脈壓差過大 ( 收縮 — 舒張 ),有點擔心。

imaze wrote:
近年打球都會併命去...(恕刪)


我4月份也會去看廣交會,若有機會可以約一下去天河體育中心打球...
請問:
什麼是廣交會?

————————

如何滑步?


——————

【麵包超人】 wrote:
請問:什麼是廣交會...(恕刪)

googl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4%BA%A4%E4%BC%9A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英語: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又稱廣州交易會,簡稱廣交會(Canton Fair)


有看到 imaze 兄以前的 post,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9&t=4201845
所以 imaze 是品牌名子? :Q

我也有在用那類產品,
是用手臂式的心率帶 + Android Wear 的計步器+心跳(自己寫程式玩) + 手機記錄心跳.
那天也有記錄, 心跳最高168, 平均140,
這個月2.0比賽心跳最高174,平均148(有太陽 ^^)
去年比賽曾到187, 就快受不了了...
不知道您有沒有記錄打球時心跳都多少...? :Q
其實跑得快,停不下來就會滑了。沒那麼難。我在hard court 也常滑。
我照片的Nike 才穿6次,在硬地場就磨到部份地方沒胎紋了。
打泥地對我想說應該會比較省呵。

我也踏入"不或"之年了。年青應該說不上,但勝在人老心不老。
會不會傷,其實看習慣。平常肌肉有練習,身體就會主動強化。
韌帶、關節都是靠肌肉在保護的。

我的確是在做fitness 的產品,HRM ,footpod, bike speed & Cadence 那些都有一些心得。
平常打球BP 也是 170-180。
比賽心跳變高很多時不是戰況激烈,大多是緊張引起。
心跳產品另外一個功能是有助提醒自己要claim down.

為什麼這邊post 完都要等30mins才能發文?就算是mesg也不成。
很多時候回完文想再發PM,也要等30mins.
是新會員都這樣子嗎?






( 1 ):ec 前輩上上周,有在中興球場參加2.0比賽?

進到第幾輪?

我上上周六傍晚、周日傍晚有觀賽,3.5 的男子組就很強,滑步救小球、抽擊、切球都很強。

我覺得女子2.0的比賽,比較親民,和我一樣有較多的非受迫失誤。


( 2 )2013年和初學者江先生拉球時,我有戴garmin 單車用心跳計,可腕戴,跑步可用,心跳資料可上傳電腦,和跑步、單車不同的是,網球的心跳屬於鋸齒狀,換言之,網球比較屬於間歇;單車是波浪型,屬於耐力有氧。

因為江先生程度不如01網友、也不如球場阿背,我們當年兩三拍就撿球,心跳不高。

後來,有遇到強的人,但沒有戴表測試。

在2014 台中大三元的單車自我挑戰95公里 ( 總爬升1500m ) 之中,爬赤坎頂、白毛山、中興領時,心跳有來到198 下。

剛剛量,安靜心跳73。

聽馬拉松高手說,他的安靜心跳只有50多。

新會員確實要等一下,才能po第二篇。


緊張容易心跳高,也容易血壓高。


在台中大三元的下坡,不用出力,心跳也來到198,爬山都沒有那麼高,因為下坡緊張,赤坎頂的發夾彎下坡很陡。

白毛山下坡也很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