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職業"選手一定要要政府補助,都已經把它當作職業了,做的好不好要靠自己

謝爸爸講的都是屁話!
貪小便宜的「卡神」更是莫明奇妙!

打網球要從小補助,
其他數十種的運動呢?

像吳寶春這樣做麵包的呢
打電玩的呢?
發明展的呢?
設計展的呢?
玩車的呢?
考上哈佛的呢?
唱歌跳舞的呢?
.......
.......

還有無數國際上有比賽的呢?

要怎麼補助?
幾歲開始補助?
補助多少錢?

誰知道那一個會在多年後為國爭光啊?
台灣有那麼多錢嗎?


如果我一出生就知道將來我會得冠軍,都不需要辛苦的練習,我一定不需要政府的補助。連補不補助自己國家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頂尖選手都還要懷疑,那這個國家還能夠幹啥?
說到職業,我想每個職業能夠賺的獎金也都差異很大,並不是每個職業運動員他都能夠負擔的起他的訓練費用。而他的職業是可以為國爭光的,當然政府補助他們政府也是有好處的吧。不然只會讓好的人才一直被挖角,而台灣的體育也只會原地踏步。
一年5000萬跟100個花瓶~我沒有政治意味,但是只要會按計算機的都知道選哪邊~

大陸花這一年5000萬,可以帶來更多的金牌,培養更多的運動的人才!這就是為甚麼人家願意花...
不過以大陸的現實做法,大概也領不了多久,把技術跟價值都榨乾後。就一腳踢到旁邊了....
宇宙中有近乎無窮的星星,地球在其中就像沙子一樣的渺小,而我們則是比沙子還要更渺小的多~
也許我說的您不愛聽

我只好奇,除了大大有誰會不顧飯碗

或是冒著少賺錢的風險,去這樣力挺台灣

我是指有機會可以賺對岸錢的人,目前還沒有一個人敢和對岸公開嗆聲…


mioka wrote:這是個好問題,那你想想看為甚麼。每次F1
老實說,在台灣搞體育大多不會有前途,因為制度不健全,一個國家重不重視體育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來了...
所以我覺得職業選手還是往國外去發展好了,因為除了制度好.有國家.企業願意撐腰贊助外,還能活的有尊嚴..

桃枝夭夭 wrote:
業餘...都叫做業餘了...你以為業餘這兩個字怎麼定義?

就是幫某個企業打球...在該企業擁有正常的工作~那才叫業餘

又不是國訓隊...要出錢~要栽培也是自己的母隊要做的事!...(恕刪)


呃,職業和業餘不是這樣定義的,並不是有正職的才叫業餘選手,主要是看比賽的性質和種類,而不是選手本身有沒有其他工作

網球,高球,這些是由個人報名參加,不是國家指派,這是職業運動,所以謝淑薇才能和彭帥這樣不同國籍的選手,才能組雙打,順便說,奧運時她倆就沒辦法組雙打,因為國籍不同

而少棒這個,算是業餘比賽

粗略的說,以國家為報名單位的,就是業餘活動,像奧運,亞運這些,全部都叫業餘,年收入八百萬美金的金妍兒,雖然她的收入毫無疑問是職業級的,在身分上仍是業餘運動員,而非職業運動員,因為她參加的比賽都是以國家為單位的業餘賽
如果職業運動員都要政府補助,旅外球員講簡單點王建民 陳偉殷在顛峰時期一年的薪水有多少,他賺到的放他口袋,還要用納稅人的錢去補助?如果是職業的本來就應該自己去努力爭取,所以我支持轉籍,政府也不應該去補助,職業就是以此維生的工作我覺得很正常
asdtw wrote:
為甚麼"職業"選手一...(恕刪)

mioka wrote:
一年5000萬跟10...(恕刪)


是啊,當您身為頒獎的公務員時,也許就被社會公幹了→為什麼浪費公帑?為什麼私相授受?台灣就是這樣..
mioka wrote:
不過以大陸的現實做法,大概也領不了多久,把技術跟價值都榨乾後。就一腳踢到旁邊了.......(恕刪)


運動就是現實,選手失去競爭力自然被淘汰,要講人情味可以去問美職日職怎麼對待沒成績的選手

還有不要忘了大陸有李娜,這位選手等級高出謝淑薇不要太多,你覺得他們真的需要台灣在網球上的技術?

dinner0317 wrote:
職業球員要不要政府補...(恕刪)


沒錯....
你如果是職業運動員,
你參加比賽是代表你自己,
打得好獎金是你自己拿,當然
費用得自己出, 如果你覺得
不爽, 可以不代表台灣參加
國際賽事,可是為了錢去入籍
其他國家??那Federa友為了錢
去入籍美國,大陸嗎?Nadal有為
了錢離開西班牙嗎?Djoke也沒為
了前離開自己國家, 人家都是頂尖
選手,而且為自己國家參加比賽也沒
要獎金...為什麼??因為人家覺得代
表自己國家出賽很光榮,你今天離開
台灣,代表大陸出賽,會有人幫你加油嗎?
省省吧!!!如果你的眼光只有一年500萬,
當然只能靠打雙打混日子, 有本事去挑戰
單打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