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發力與基本的運拍動作

【麵包超人】 wrote:
光復球場的阿背練習反拍(費神單反),不在對抽時練習,而從PLAY時得到練習。
阿背們覺得,PLAY 才有快感。
(恕刪)


單反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切球版, 一種是有威力的版本, 許多阿背都只會切球版的, 就是手不需要完全收拍結束, 回球掉到地板後速度變慢, 那種球個人覺得很不喜歡因為把整個節奏都變慢, 雖然落地後很好攻擊他們

威力版的單反, 就是有完整收拍, 有帶top spin的, 球有速度也有辦法彈很高, 這應該才是Federer, Wawrinka, Robredo 那種單反~

vanjames wrote:
網球有時是寂寞的 找不到程度想當的球友 我還是可以打牆的
(恕刪)


真的~~牆壁真是很好用的練球方法, 可以一直打打到恍神做白日夢去順便還可以運動 而且隨時想打都可以打~不需要等球友




ec wrote:
腳掌是向側方, 通常是指封閉式的站法,
腳掌是向前方, 則是開放式的站法...
對初學, 教練常會教封閉(關閉)式的站法,
通常那樣站時, 球拍就會在後方, 直接就是側身的動作.


打這麼久從沒注意過原來腳的站姿也有不同站法...站姿感覺只是由揮拍之後做的延伸動作

dkkevin0821 wrote:
單反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切球版, 一種是有威力的版本, 許多阿背都只會切球版的, 就是手不需要完全收拍結束, 回球掉到地板後速度變慢, 那種球個人覺得很不喜歡因為把整個節奏都變慢, 雖然落地後很好攻擊他們
威力版的單反, 就是有完整收拍, 有帶top spin的, 球有速度也有辦法彈很高, 這應該才是Federer, Wawrinka, Robredo 那種單反~


我們這邊的阿背,他們不會想找30歲年輕高手 比賽耶 。

阿背們 會想找的對象,就是阿背、小朋友、女生( 家庭主婦 ),以及 2.0左右能力的人。( 吾輩 )

阿背們也喜歡贏球的快感,所以不太有可能找30歲以內的4.0以上高手比賽。
除非,阿背搭檔的也是高手。

另外,有求進步的阿背,我們這裡有一位微禿阿背 ( G先生 ),實力遠在其他阿背之上,他就多次找4.5高手拉球,G先生威力不輸4.5實力的人 ( 4.5實力的年輕人 Z 先生,胸肌超大塊,腰瘦瘦的,曾在星期二回擊強球時,球拍斷線,他的擊球、回抽都很猛 。)

我問他 ( G先生 ) 「他們很強耶,您怎會去找他們對抽 ? 」
他說「阮 ( 台語) 在伙打球很久呀,大家都是好朋友,球路巄知。沒什咪 。」


還有一例,一位 C-L-WU教練,他大約50~60歲,也是阿背,但因為他從小就打網球,實力很棒,有教球,他就曾多次找 Z 先生他們抽球、比賽。 兩方 伯仲之間。



-----

星期二,我第三次和 W 老先生搭雙打伙伴,對手是 J 與 C 老先生,
我和 W搭,拖累W先生,前二次都是輸。

前一次J贏球時, J 很快樂。

( 第二次我和W搭檔時,沒有 J,有 E前輩,E前輩那一組贏球,E前輩那一組實力較強,兩人實力平均;我和W 這一組 輸球。但 W 卻沒有失落感 )


但星期二,第三次比賽( 我和W搭檔,第三次搭檔 )贏球,而 J 輸了,我和 W 贏了,J就很失落。然而,W 沒有 很快樂。

W先生和 J先生不同,W先生無論輸或贏,都是同樣心情,他都把比賽也當成運動,沒有將勝敗得失留在心中。


總之,贏球都是快樂的,一般都會找同實力的玩球。
-----

dkkevin0821 wrote:
打這麼久從沒注意過原來腳的站姿也有不同站法...站姿感覺只是由揮拍之後做的延伸動作

像以下影片之練習,正拍擊球就比較屬於開放式,

Raw Cuts of US Open and Wimbledon Junior Champ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GgXKbDB4hQ

影片中的練習,教練的餵球很密集,球員抽球也是要掌握節奏,如果網球隊兩堂課的操兵之下,這個練習也是很操。

這個練習,棒球隊有類似的,就是一人打擊滾地強襲球(短距離、近身,不遠),很密集的打過來,接的人接到球,馬上丟掉,再接第二發、第三發、...第100發(球)。

像這樣的練習,當年,我們公園棒球隊的隊友都覺得太無聊,他們想喊 PLAY。


話說,棒球,棒球的揮棒,和網球雙手反拍類似,
Raw Cuts of US Open and Wimbledon Junior Champ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GgXKbDB4hQ

影片中的第1:44秒處,網球球員就拿出「球棒」,沒看錯,就是球棒,
教練餵反拍位置,然後球員揮棒打 INSIDE IN。
接著,球員換「網球拍」,再打 INSIDE IN。

台灣還沒看過類似訓練。

不過,W 教練有說過,網球某部份和棒球相似。

nice tennis 耐斯網球教學中心--林子揚網球發球基本動作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5UjQA4rlgI

影片中提到,發球的動作和棒球投球類似。



番外篇,
Raw Cuts of US Open and Wimbledon Junior Champ 影片的 網友分享討論

adudeinthisworld 1 年前 說 「 The coach sounds like Djokovic! 」

Ricardo Afonso 1 年前回覆 「 not really.... french accent 」

喔~~教練的聲音像 Djokovic ?

dkkevin0821 wrote:
2014-10-22 13:18 #41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回報
【麵包超人】 wrote:
光復球場的阿背練習反拍(費神單反),不在對抽時練習,而從PLAY時得到練習。
阿背們覺得,PLAY 才有快感。
(恕刪)


單反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切球版, 一種是有威力的版本, 許多阿背都只會切球版的, 就是手不需要完全收拍結束, 回球掉到地板後速度變慢, 那種球個人覺得很不喜歡因為把整個節奏都變慢哈欠, 雖然落地後很好攻擊他們

威力版的單反, 就是有完整收拍, 有帶top spin的, 球有速度也有辦法彈很高, 這應該才是Federer, Wawrinka, Robredo 那種單反~

單反切球簡單易學,恐怕是網球裏面最好學的,單手反拍抽球極為困難,算是網球裏面挺有難度的
兩者難易度天差地遠~我就不相信有幾個學得會這種單手反拍抽球的,play派的更不用說!
憑比賽出現那幾個可憐的反拍球就可以練得單手反拍抽球動作看起來像費德勒
那我們在那邊餵球苦練單手反拍,抽球對打作球到對方反拍位的練球都是裝孝維就對了

話說今天在光復有看到某成大學生買一把97費拍要價六千,可惜天色已晚有事先走沒機會試打
但是比起N90 老K90 黑色棒棒糖90白色棒棒糖90拍相比這把拍框較厚,或許是這樣擊球較有力
吧,這把看起來就比較不像方框古典拍系列
KCLin0423 wrote:
外國人不打牆壁?ht...(恕刪)


說不打牆壁算是說的嚴重了點。
應該是說,要找像他這樣的網球場國外不多。

我在國外住過三個州,去打過不少網球場。
我真的還沒有看過有附牆壁的球場。
在國外讀大學時也沒有看過。
說不定校隊專用的球場有牆,不過那也不是誰都可以去的。

國外一般就是,公園球場,社區專有球場,還有一般國中高中球場。
我家附近有一個要付費的,一次一小時,NT.100 晚上開燈要另外加錢。
我倒沒去過。

---------------------------------------------
既然在討論,我倒想問一下。
如果一般想練,跟發球機打有誰有經驗嗎?
有效嗎?
【麵包超人】 wrote:
S 球場的風特大,所以連網帶都快要吹翻了。

初學者應該還是要接受正規的訓練。

另一塊場地,也有一對一教學,男生學員的正拍有一半是全壘打。...(恕刪)


個人的觀念
outside 不 outside 不是評斷初學者學習成效的指標
動作像不向教科書,也不是重點
正確的發力,扎實地咬球,才是初學者要學的

我的觀念,一向是,我情願你打 outside 也不要你收力打進
收力打進,完全沒有意義反而有害

抽球時,不要有底線的觀念,不要想要把球推進放進對面那個底線
而是在擊球時,你的發力與咬球就是能讓球落入你心裡對場地的空間感的 inside
如此,才能避免因為 outside 而 收力的習慣

Nadal 剛轉職業時,一堆教練說他動作不正統
而他的叔叔 Toni Nadal 好歹也打過職業(wiki)
如果所謂的不正統是錯誤
他的叔叔會放任 Nadal 做錯誤的動作?
而我們再來看看網球場一些口訣式教球教練
側身拉拍由下而上收於左肩上方云云
只教動作而不解釋如何運用身體協調全身肌肉發力,也不再此要求
學了大半年,身體不協調的去做出教練規定的動作
卻是身體借不到腳的力,手揮手自己的
應是擠出所謂正規的動作,卻是不協調(所謂的畫虎畫皮難畫骨)
而不正規的動作,可以打到世界第一
這樣矛盾的現象,唯一的解釋就是
正確的發力,帶出的就是正確的動作
(這也是我開這樓時,為何要在動力鍊多家描述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姿勢的原因)

很多教練,自己怎麼打就告訴學生依他的打法打
但是,每個人身體的協調性不同,對身體的感知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的球路與姿勢
教練,應該了解身體協調運用肌肉的原理,網球的擊球原理,網球的動力原理
(例如,甚麼是咬球,為何重球比飄飄求好咬,為何收力會咬不到球,要有物理原理的根據,使其論點可以讓學生明白而在任何狀況下一體適用,不是自己感覺,case by case)
根據這些原理去幫助不同的學生發展出適合他們的球路與動作
而不只是強調動作

順道一提的是
有些帶選手的教練,選手出賽時不到場
這也是不對的
因為,大部分平常選手練習的時候,是依教練的要求打
但是,比賽時,當下是自己直覺想法打自己的
有時,選手會有重大的轉變,他嘗試自己想要打的球風,並打出不錯的成績
這時,教練應該幫選手量身訂做他適合的練球方式
讓他能夠更熟練甚至精進這樣的贏球模式
而有些選手,私下練習的時候很厲害,公開比賽臨場表現卻不佳
是心理因素,還是球技問題,還是觀念問題
這要比賽當場才能觀察感受得到的

ajskkimo wrote:
如果一般想練,跟發球機打有誰有經驗嗎?
有效嗎?

我打過發球機,你可以一直重覆練你不熟的動作直到熟練
不會浪費時間,那一拍不熟就練那一拍,事倍功半
但是發球機很貴可以說是練球派首要的夢幻裝備
不像play派的練單反抽球要靠play時幾個可憐的反拍球才能練

ajskkimo wrote:
如果一般想練,跟發球機打有誰有經驗嗎?
有效嗎?

我打過發球機,你可以一直重覆練你不熟的動作直到熟練
不會浪費時間,那一拍不熟就練那一拍,事倍功半
但是發球機很貴可以說是練球派首要的夢幻裝備
不像play派的練單反抽球要靠play時幾個可憐的反拍球才能練

valen-hsu wrote:
我打過發球機,你可以...(恕刪)



恩,是有點貴國外看好像要$700以上才買得到。
不過,感覺上方便性多很多。
真的可以一個動作一直練,不用等人餵球。
也不用等人來打球,隨時都可以去練。
ajskkimo wrote:
恩,是有點貴國外看好像要$700以上才買得到。

美金 700 元 ?

那就是21000元新台幣 ?

電源是需要插電 ?

還是接發電機 ?

轎車能放進嗎 ?


21000元,大概可以買捷安特入門公路車、或是HTC 新一 ?





ajskkimo wrote:
不過,感覺上方便性多很多。
真的可以一個動作一直練,不用等人餵球。
也不用等人來打球,隨時都可以去練。

您目前住哪個國家 ?

外國網球風氣盛,好像也是充滿熱情,滿有運動風度的,找partner或許不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