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拉球拉得好的定義在哪?

Monday19 wrote:
對阿 有時候要克服...(恕刪)


老實說,一般練球如果不是非常刻意給我吊球(故意左右左右)。
反正就是要打到給你死的那種,一般來說我都可以接受。
10幾球內有4-5球打短,打偏都可以接受。
以我自己來看,這樣我反而知道自己那裡差需要多練習。

當然了,如果今天說好練控球打到對方附近,你又給我左右左右。
那我可能也會不高興。

我算運氣好沒有遇過像另一位朋友說的b先生,也沒有人對我不高興過。
基本上來說,打網球的經驗都還算不錯的。
ajskkimo wrote:
老實說,一般練球如果...(恕刪)


和 b 先生拉球 基本上,我給他的角度,和他給我的角度差不多,他主要是嫌球太弱,嫌球上旋,太深。

他在去年也是忽左忽右,角度比我更大。

他去年還一直托我向教練問問題,當時算是客氣。

現在臭屁了,有點像一個成語> 前恭後据,就像民間故事所說:以前苦讀寒窗同學,在困難時和你一起成長,等他變成乘龍快婿時,他翻臉不認人。

他屬於很現實的人吧。

他上周讚美 s 小姐球技棒,順勢說我不如s小姐,我想當b 先生未來實力超過s小姐時,他也會批評s小姐。




剛剛的 晚上21:30分,開車到台中海線看大甲媽祖,順便到了台中海線球場打球,燈免費,只有兩個人在拉球,像是師徒,後來他們下課,晚上22:10, 我和那位女學員拉球,她雖然是女生,但實力也接近 香港 i 大,當然更勝 b先生。

和 b 先生抽球,可以和他持續三小時,

和台中海線這位女生,我打到22:40就覺得累,因為這位初次見面的女生,球速更快於 b先生,接近香港 網友 i 大,所以40分鐘就很累,打這位女生的球,我沒有忽昨忽右,發生失誤是脫拍成高球,在對方網前正前方落地,也有幾球直掃對方前面一公尺,但她這樣的快速球,以前很少遇到,所以打40分鐘就很累;如同 01的 ec 大大 vs 香港網友i 大,ec 大大打了4-50分鐘就感力量不夠,趕緊叫我下來車輪戰。

感覺比 b先生強的人,實在太多,恐怕連 ec 大大都能完勝 b先生。

而我發現真正強的人,如ec、香港網友,台中海線這位女生都很謙虛。

反而是實力不上不下的b先生,比較自大。


附上大甲媽經過清水鎮的煙火





【麵包超人】 wrote:
和 b 先生拉球 ...(恕刪)


感謝分享經驗。
最近比較又空所以在網上也找了不少的資料,跟大家分享一些。
這是一個由投票出來的一些網上教學網站,可以參考。
大多提名的線上教學我都看過,所以一般我都還蠻推薦的。
除了第一名fuzzy yellow ball 是免費以外,其他都有收費的影片不過在Youtube 也都有很多免費的教學影片,很多在他們自己的網站上也有很多影片。可以參考。
有一些像是Essential Tennis 不只有說到球技,還有探討很多比賽時心態的調正等等。

如果有順便在學英文的朋友,這是一個不錯的動力。一邊學球,一邊學英文。
ec wrote:
在那一個球場啊?
有空約一下(星期一,五有嗎?), 我也去看看 :)
體力確定是比不過, 我 20:30 再到好了 :)

gqest123 wrote:
有機會在桃園和您討教嗎xD ?

Monday19 wrote:
桃園宜蘭^^ 我有看到那篇文章 我球技不好會害羞

Monday大大在桃園市(舊制:縣)的哪一個區(鄉鎮)打球 ?

gqest也在桃園打球,他有想要找我拉球,順便幫我指點迷津。

Monday大大說對方的來球若軟又弱,則您不太容易咬球。

我覺得gqest大大也滿懂網球技術,或許我們三人可以約打球,或是您和gqest大大兩人先約。


上上周和01網球球友 FEDERER NO1 大大(30多歲)拉球,他就有指導我一下。

上周和球友胡先生(60歲,另一球場認識)打雙打PLAY,胡先生也有觀察到我的發球缺點,就是發球的角度像棒球投手4分之3投球,他說應該由上往下的發球。


所以,除了網路論壇、書本的「文字敘述」之外,也要球友「現場指導」,才能立刻知道關鍵,「文字與現場拉球指導」相輔相助。

順便以球會友。


gqest123 wrote:
1.距離這東西有點模糊,你可以把它想成看到黃燈(球開始下墜)開始放掉油門、閃車(移位)到紅燈後(球落地彈起)讓車停下來(擊球),其中看到黃燈和放油門這兩段很重要,一定要注意球什麼時候開始下墜並開始移動。至於大家討論的移動中擊球,我是把它解釋成紅燈前急煞車。
ajskkimo wrote:
老實說,一般練球如果...(恕刪)


Ajskkimo 大哥好久不見。

之前在法國網球公開賽討論區,有很多人為了支持對象之不同,而吵架。

本討論區,提到拉球好不好的定義,

現實生活認識之球友阿背大哥、以及01認識的高手網友,也有人是:「和我們拉球一次,就沒有下一次。」原因可能是我們球路不夠強,他們覺得沒有快感,自然沒有第二次的機會給我們初學者。

那請教各位:
除了球路不穩的情況下,高手沒有給我們第二次機會之外,

有沒有可能是:支持的偶像球星不同,結果他們不想和我們打球,有這樣的情況嗎?

例如,我們支持納達爾、費德勒,結果喬科維奇、莫瑞的粉絲不喜歡納豆和費神,結果不跟我們拉球,有可能嗎?


最近半年,有數位01網友本來私訊說要約打球,結果後來沒有再回應,

我想也不是因為我們球拉的忽左忽右的問題,因為根本還沒見過面,

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喜歡的球星,和對方不同,結果對方不給見面認識的機會?

不知道,猜測亂想的。



拉球好不好,有時候也不是關鍵,
有時候也要對方喜歡和我們交朋友,才願意給機會認識。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年、兩年前我們還是菜菜時,對方有不好印象 ( 我界外全雷打 ),
即使目前有進步一些的程度,對方刻板印象,覺得我們還是很爛,始終不願再給機會。

去年夏天,認識一位做裝潢的30歲球友,他的實力也是普通,但是後來沒有第二次拉球的機會,他好像在當時有不耐的笑容。

最近再連絡他,想分享進步的成果 ( 從 ntrp 0 —> 進步到 2.0 ),

結果他沒有回覆。


看來,除非是我們一登場 ,就給人耳目一新,否則沒有第二次。

網球拉球,好不好,也滿主觀的,就像「面試」


不知大家覺得呢?


Monday19 wrote:
哈哈 比賽的話就另...(恕刪)

【麵包超人】 wrote:
Ajskkimo 大...(恕刪)


麵包 大
人有百百種 思想不同 生活模式不同 所以你說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有些人可能很珍惜"拉球"時間,所以會"比較"想找相近實力的人一起打
與其說是面試,不如果說是找"球味"相同的人~
面試說起來好嚴肅的感覺....

不過可能你邀約打球的人數約在1~2個人,所以會體驗蠻深刻的~
因為我這邊社群邀約打球時,人數約在5~8個人之間有強有弱
強的先跟強的打,打一段時間換個人,休息一下,指導一下新手或者跟新手互拉看看
然而強的指導完,想上場再上場跟強的拉,這樣的循環感覺就很好~
但前提是...要有牆壁跟場地...雖然近期這樣的循環都蠻順利的~以後就不知道了~

Prince 大大晚安:

今天到海邊小鎮球場,約了2年前認識的大學生球友 ( 黃同學 和他同學 ),因為他們都在北部讀書,很少回中部,所以去年碰一次面之後,就沒有在相約,今天算是闊別已久。

結果他們進步有限,好球就好球,出界就很出界。

我一打二,拉球。

打了快 3 小時,散會時,他們說:「你很強呀!」

我在他們的眼中,我算是強;

但在高手眼中 ( 校隊 ),我算是弱者。



後來朋友的小孩 ( 國一 ) 來找我打球,他比大學生更差一些,他只有羽球經驗,網球還沒有真正學過。

我跟他媽媽說,我有30顆練習球,你餵球下蛋給他,你小朋友這樣比較可以學到固定姿勢。

結果,小朋友和他媽媽都說:太無聊 !! 為什麼不直接上場?

我就說:我以前也是這樣走來,請女友餵球。



發現,拉球的強度,像 ec 比較強,來回節奏快,和他拉球,一小時就覺得很暢快 ( 也是體力消耗多 ,但暢快 )

和大學生拉球,他們的球弱,球偏之後,只有兩三拍,撿球時間多,結果感覺三小時也是不累,但沒有暢快感。


Monday19 wrote:
其實我很困惑這件事
...(恕刪)


除了網友說的,對方球弱,則不好咬球之外,

對方若回擊能力低 ( 跑不到位、出拍不順之初學者 ),
像我這樣不會控制精準方向的 ( 如教練等級的人,能夠把球打到對方不用跑,
就可以打的位置 ),拉球時,很難持續雙方拉拍。

因為,周三晚上我和女友 及一位初學者拉球,我發現打的略偏、略遠,他們就接不到,無法持續拍數。

考量對方的球,回去的球又要打軟、打很準的控制好球,打到對方不需移動就可以打的位置,很難。

後來,ec 大大前來了,換 ec 大大 vs 我 和初學者胡先生,我用力抽給 ec,ec.大大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回擊,ec 也可以控制軟弱球給 胡先生,使我們三方都能夠 持續拍數。

所以,覺得 拉球也是一門學問。

( 續 )

換言之,轟給 ec 大大的球,因為 ec 大大都可以跑到位 ( 不是很誇張的球 ),所以 ec 前輩也可以 回給我,我可以繼續轟,雙方持續拉球。

加入初學者 胡先生,ec 要給他比較軟、又很好打的彈跳,另一方面又要給我稍強的球,如此他的功力更好。


我和 ec 大大 抽球,因為可以盡情的猛抽,ec 也可以回抽,雙方的球張力夠,讓胡先生覺得我和ec大大很強。

但是在ec 大大來之前,我 和胡先生 女友拉球,因為我無法打超精準,而女友 和胡先生無法接到強球,三方拍數都很少,我感覺自己有點掉漆,胡先生可能會覺得,這個人 好像也是普普。

所以,拉球好不好,除了自己功力,對方功力也是一環,對方若跑位很強,就可以挽救偏差,使雙方都能持續。

最強的功力,則是軟 和 強 的球 都會打,也都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轟強、或打軟球。

ajskkimo wrote:
老實說,一般練球如果...(恕刪)


上個月,federer no1 大大有說,對方球過網時,就要預先移位,彈跳落地之前,拉拍就要完全,球彈跳同時,要準備出拍。

等球落地才要移位,太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