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發力與基本的運拍動作


ajskkimo wrote:
就於這個觀點,也可以...(恕刪)


對...可是那是正手拍, 正手拍我自己也不會抓很緊, 但反手我覺得抓穩一點是必要的, 而且我是說抓穩喔~就是不讓拍面亂晃(前三指抓緊)..
ajskkimo wrote:
就於這個觀點,也可以...(恕刪)

之前有01網球網友來信,希望能夠由資深版友舉辦--網路網友之網球「以球會友」相聚。

這裡有許多4.0、4.5、5.0實力的高手
正好可以聚會切磋,舉辦高峰論壇--網球樺山論劍。

我們2.0左右的鄉民,就旁聽見習。

這樣應該可行吧 ?

由各位先進實際操作正拍、反拍之咬球技能,順便分組、分級友誼賽。


慢跑界有很多人是到處轉戰,參加路跑、馬拉松嘉年華,例如 : 永豐紅酒慢跑,就有許多人是由台北、台南來到台中,有巴士接駁車來往朝馬。


網球界,應該也能來到台南來,大家一起來相聚。
(這裡,以台南球友居多。 台南星光馬拉松,有許多台北、台中跑友南下參加。 網球也可以吧 ? )

大家以為如何 ?

dkkevin0821 wrote:
對...可是那是正手...(恕刪)


種之就是握力不要過大。
之前都是握得很緊的那種,呵呵。

【麵包超人】 wrote:
之前有01網球網友來...(恕刪)


這idea不錯,運動+交朋友
推~
zecrajam wrote:
這idea不錯,運動+交朋友
推~


dkkevin大大有來信,他表示樂觀其成。

01最有聲望的,除了總版主蔣大,應該就是ai_0301宅爸了

01有網友發起籃球以球會友、東京馬拉松跑步( EX: 總版主蔣大)

不如請ai_0301宅爸來當網球以球會友高峰會的總招集人 ?
dkkevin0821 wrote:
對...可是那是正手拍, 正手拍我自己也不會抓很緊, 但反手我覺得抓穩一點是必要的, 而且我是說抓穩喔~就是不讓拍面亂晃(前三指抓緊)..

網球很奧妙呀。

昨天晚上有練球,但沒有突破性進展。

想到,最難的球類運動,會是網球 ?

谷哥一下,發現01有討論,
【 [閒聊]那一種球類運動最難..... 】
Mobile01 首頁 » 運動健身 » 運動健身綜合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3&t=1674106&p=1

大家一致認為高爾夫最難。

dean.C wrote:
男生嘛~從小到大一定接觸了不少球類運動。
從躲壁球、桌球、羽毛球、藍球、保齡球、排球、棒壘球,到現在還有在玩的高爾夫球和撞球。
棒球從國中打到出社會,撞球從高中玩到現在,高爾夫近二年才開始接觸。
自己的感想:高爾夫球是最難的運動。



然而,
如同版主KCLIN、諸位所討論的,網球有正拍學問之外,還有反拍學問,反拍又有單反、雙反。
喬帥就會使用單反、與雙反,救球時用單反,攻擊用雙反。

不過,一般人光是正拍就無法控制方向了( 打某個點 ),遑論反拍 ?

所以,網球應該比高爾夫還難。


高爾夫就和棒壘球一樣,只要正手(雙手)揮杆(棒),不需反手揮杆(棒),
( PS : 棒球有反手接球,左手拿手套,遇到右邊的球,為反手接球 )
網球還要反手揮拍,所以網球比高爾夫難。

大家認為呢 ?

【麵包超人】 wrote:
網球很奧妙呀。昨天晚...(恕刪)


等你打了golf就知道難在哪裡...
J 前輩雖然所言不差,

不過,前幾篇我提到的朋友—h先生,他就是打高爾夫的,有九年資歷,卻放棄網球,他玩了一年網球,五月他正式放棄,他表示:這輩子永遠不碰網球,太難了,看別人打都很容易,沒想到不好打。

後來,他反而找我去打高爾夫,他說高 爾夫練習會了,上場打很愜意。

他打了九年高爾夫,台中、桃園的球場他都去過。


然後,今天去一間網球場逛,有商店,除了賣網球鞋,還有高爾夫鞋,一雙要7000—9000元。

H先生沒跟我說高爾夫球鞋很貴,他只說高爾夫球竿很貴,一組nike球竿要九萬元!!

所以,h先生覺得網球球拍實在是太便宜了!!

【麵包超人】 wrote:
J 前輩雖然所言不差...(恕刪)


我倒覺得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做這樣的比較。
網球,我覺得也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的比賽。
慢慢的練,慢慢的體會。
大家有大家自己的練法,目標沒有要去做這樣比較。


【麵包超人】 wrote:
,網球有正拍學問之外,還有反拍學問,反拍又有單反、雙反。
喬帥就會使用單反、與雙反,救球時用單反,攻擊用雙反。...(恕刪)


我認為,網球的教學就是要用一體適用的方法教
例如
以封閉式打法正拍而言
我很強調,動力鍊要往前(往擊球方向)延續,中間不能鍛鍊
(例如,腳往前推,但身體卻是旋轉)
相同的,反拍也是一樣
很多人單反不能打直線,我認為只會用旋轉運拍是原因之一
所以,球老是打到對角
如果只能旋轉運拍,而無法借到腳步與身體往前的力量,當然,球也比較弱

相同的動力鍊的觀念也能用到截擊發球
學生只要注意發力的方式,不用刻意去做某種動作
(當然,動作是需要調整,但是,不是從模仿動作出發作學習)

個人觀察
旋轉運拍常會有個問題
就是,為了增加旋轉的穩定性,會把力臂縮小,造成腋下過度夾緊
此時,擊球點就更接近身體
無論是正拍反拍,在此情況下,都比較不容易向前出拍
所以,旋轉運拍,更加使得單反不容易打出直線,只能打對角

對單反有興趣可以觀察 Wawrinka 的反拍
他的向前延展動作,非常明顯

BTW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818/258453.htm
"他特別強調擊球後的延伸不可忽略,「很多教練只注意到學員的收拍,卻忽略了擊中球後的『延伸』,這樣球就無法有力且送的遠。」Juan說。"

這種事,用得著外籍教練來提醒嗎?
說老實話
我看過幾個球場的教練,也跟小選手聊過
不是很認同某些"傳統"教練的教學方式與對網球擊球的觀點
(我甚至懷疑,在考教練時,是不是都要求要那一套口訣來教)

關於收拍
其實,在前文就說過,讓拍子隨慣性出拍,由於手臂的限制,自然就會收拍
不用刻意強調,也不一定要收在哪裡
倒是有些初學者,由於手臂控制意識太多,出拍擊球後不自主將拍子停下,而造成沒有收拍的情況,個人認為,這時候才有提醒收拍的必要性。

BTW
網球與高爾夫,動力鍊很類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