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尼克網球學院的Weylu Chang教練,講解正手拍的五個關鍵姿勢: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22045
superman2000 wrote:
請問一下, 看影片...(恕刪)
台灣一般初學者學的是東方式握拍, 球拍較垂直地面, 揮拍軌跡是直直向前推擊, 球路是平直往前. 影片中的教練示範的握法是較接近半西方, 球拍較斜, 揮拍軌跡略斜上, 球路較多上旋.
哪一種方法對? 都對!!
但是對初學者來說, 我建議還是先從東方式握拍平擊球開始. 理由如下:
想像球的軌跡到你的身體附近大約是一條平行地面的直線, 用第一種方法, 你的揮拍軌跡也是一條平行地面直線, 當這兩條直線相合時, 這一段區域你都可以擊到球. 但是用第二種方法時, 揮拍軌跡是一條斜上的線, 這兩條線的交合點只剩一個點, 也就是你能擊到球的點只剩一個了.
初學者對擊球點往往無法掌握的好, 若直接學方法二, 往往無法在作好整個完整發力的動作時, 將球拍在正確的時間點送到正確的點上, 最後往往就是身體不敢發力, 用手帶拍去等球來去"摸"球. 建議先用方法一, 等擊球點較能確實掌握時再漸漸把球拍壓斜, 揮拍軌跡也跟著改變往上, 方法二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特別強調並非初學者才使用方法一, 兩種擊球法都是打球該具備的技巧.
superman2000 wrote:
請問一下, 看影片中老師的示範, 球拍與球接觸的時候我發現拍面是斜斜的....(恕刪)
這本來就是旋球的正常打法
拍面的法線 不會與 球心-飛行目標點 所成的直線平行
所以才會在球上賦予力矩,球才會旋(角動兩守恆)
BTW
擊球的重點也不是由下而上抽拍
如果取網上一個拍頭為安全過往高度
那麼,在這高度之下的球,都會由下往上揮
在這高度附近的球到肩膀附近高度,接近平揮
在這高度之上的球,可以往下揮(這種打法不容易打旋球,想打旋球要更注意極球瞬間手腕的發力)
我倒認為初學者不要刻意去強調姿勢
初學者要學的是發力
正確的發力帶出正確的姿勢
發力正確了,慢慢修,打得進就是好姿勢
發力的方式,最簡單的陳訴就是
把手當腳的球拍,以腳發力去控制手
(不只是揮拍,拉拍也是一樣,如果用手驅動拉拍,也很容易用手驅動揮拍)
(有人說網球其實都是用腳在打)
打到球的瞬間,手再發力支撐甚至加壓
這個過程形成動力鍊,
動力鍊在體育科班是很常見的名詞
但是,國內網球教學幾乎都不提
有興趣可以搜尋 dynamic chain or kinetic chain
他是肌肉一連串的協調發力
可以歸於協調性之一
發力練錯,後面很難改
最難改的是用手肘發力啟動球拍,這也是網球肘的成因
而強調姿勢
反而會使人用手去做出那個姿勢
然後衍生出用手驅動球拍打球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