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職業選手在打鐵杆時都是先擊中球後,才去挖土,而且還挖滿大一塊起來的.....(youtube看到的)
小弟揮杆擊球時,都是抓『杆頭削到草皮的感覺』來打球,但有時還是會先挖土才中球,感覺這樣的揮杆擊球穩定度不高,不過也有幾次真的就是先中球才中土,那種揮杆擊球的感覺很不一樣! 想要每顆都這樣打卻打不出來.....
所以請教一下高手,你們是如何做到先中球才挖土的??? 有沒有什麼撇步?
Evan Yencion wrote:
貌似職業選手在打鐵杆...(恕刪)
說揮趕延遲是正確的,不過不好理解。
說白話就是,擊中球時,手要在球的前方(就是已通過球的位置)
練習時要很刻意的做,刻意的降低身高,刻意的讓手通過很多,感覺快超過1尺了。
在草地就會挖起一塊草皮(完整的,不是零碎的)。
在練習場就會有一個尖銳的擦板的聲音(桿頭被上飛的球反向下壓而擦撞板子產生的聲音)。如果有職業球手在練球,可去後面聽聽看,打出去的擦板聲和業餘的不太一樣。
你也可以反過來練,瞄球時就把手放到球前面1尺的位置(需降低身高才行),保持手腕的角度上桿和下桿。(擊中球的前一刻,才把腕力放掉。)
PS:練好之後(擊球時降低身高,延遲並放鬆手腕)就不要這樣瞄球了,不然姿勢很難看。
版主問得很好,這一點確實是未來要進入高手所必要的揮桿姿勢。
另一篇我有寫如何修正觸頂球的練習法,可參考看看,很久很久以前,我曾是收費的教練。現在只是業餘的閒聊者而已。
先中球再到挖牛排的重點在於你要保持鐵桿擊球前要像飛機降落(以右手球員來說,下桿圓弧最低點在球的左方)
簡單來說就是向下擊球
一半以上會挖地瓜的原因是球員想要撈球(把球向空中打
因為想撈球,身體自動提前起身,所以桿頭最低點落在球的右邊
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則是還沒擊到球就想收桿,太早把桿頭拉起來
延遲釋放的最大好處是把槓桿效應最大化,增加杆頭速度
日常生活中,你拿個榔頭打釘子就知道什麼叫做延遲釋放
以木桿做例子,木桿擊球前像飛機起飛
也就是桿頭先到最低點後再擊到球(所以為什麼木桿架tee打)
就算你會延遲釋放,但拿木桿打法去打鐵桿,你看看會不會挖地瓜
Evan Yencion wrote:
貌似職業選手在打鐵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