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li wrote:
你這句是什麼意思? ...(恕刪)
凡事有層次與立場差異,我不會與誰對話。
雖已是地球村,但我們「真實的,而非虛擬的」活在當下之台灣。台灣有難,你說kobe,james,會對台灣多一點關心嗎?不要作夢了。不需世界第一,我愛運動,就會去關心台灣選手在世界舞台的表現,即使我從未打過高爾夫球。
林書豪,一個「三明治」的身份,我並不想錦上添花,太多人(媒體?)寵愛他了。
女網?女羽、lpga,我關心的是她們的努力,而非外表。我只為她們叫屈與不捨。你真的想太多、也太認真了。
輕易的把高爾夫球列為非平民化運動,並不智。事實也絕非如此單純、類似泛政治化的簡略。打羽球,很平民嗎?我一雙羽球鞋1500元,一年要換掉(還算久的)。一支球拍平均價格2000元,使用期限在1-2年間(也算久的),老古董yy-21,這是我的年代。衣服花費,場地租,打勝利比賽用球,一顆40元,差不多5-10分鐘就不見了。籃球對某些人來說,真是平民化運動,但事實也絕非如此簡單。像樣一點的籃球鞋2500-4000元,打不到一年。周邊商品等等,零零總總有些也是花大錢的。關心kobe,從16年前在「麥士威爾」,我就曾大膽預言,總冠軍能拿4-6次,夠資深了吧。
所以說,在此時此刻,無絕對的平民或貴族運動(扯遠一點:自行車在台灣是平民運動嗎?當然是,但也可以很貴族。)。
喜愛運動與真的去運動是兩回事,都很重要。但在台灣,只有在運動場上,能看到年紀10-80歲的朋友(觀眾),平均分配的比例出現,那時台灣才是一個喜好休閒運動、肯定多元價值的現代國家。
25歲以前愛運動,很好。但能持之以恆,才會有運動文化、扎根的可能。
請大家回到本文開版精神(不需再討論枝節),集力為台灣選手在本週的比賽,加油、再加油。
她有出眾的球技這是舉世公認的,不然哪來的世界第一
但她沒有LPGA眾家女將亮眼的外表,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職業運動員就是跟演藝人員一樣的受注目
亮眼的外形是很重要的,沒有高人一等的身高,那也該有漂亮的臉蛋
不然也得化妝修飾,最少也得要有吸睛的服裝吧!
(這點台灣廠商真的要檢討,為什麼沒辦法替雅妮量身打造專屬的品牌服裝,我們不是強調有設計的軟實力嗎? WHERE ?? 實踐服裝設計的教授們,這時候也該跳出來了吧? 台灣幾位知名的服裝設計師,是不是也該幫自己的作品爭取更多國際舞台曝光的機會呢?)
從許多的轉播可以看得出來,國際媒體的鏡頭就都是從這些角度拍攝的
真的都沒有以上條件,而依舊受媒體青睞的,可能只是銷售市場很大且人數眾多的中國球員了吧!
雖說球技比外表重要,因為有球技才會有獎金
但也不要忘記獎金外的廣告代言收入也是很可觀的
球技不能一直維持在巔峰,每場都拿冠軍或是前10名
但是廣告卻可以持續且不斷的來...
維持世界第一的壓力是何等的大,忘了這個頭銜吧
輕鬆、愉快的打球最重要,其他的,自然就會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