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惡魔高爾夫球隊第一次球敘@桃園

大未來 wrote:
分組的原則上,我們採取四個區塊去區分
林口以北組
桃園一高組
桃園二高組
新竹苗栗組
而為了讓球敘更有趣一點,我們也約定好賽後大家準備一個價值約200元左右的小禮物來交換。
一開始一定要來個大合照,來記錄這充滿歷史意義的第一次(謎之音,拍照的大哥,你手指稍微擋到鏡頭了)
北投組:Alex,大未來,Richard,明哥(桃園二高組)
新竹組:Terence,Mason,趙杯杯,阿富哥
根本就應該全部都打白梯組:Betty, Lisa, Ralf
林口以北涼亭組:Peter, 士恩,Nelson,Gary
林口以北組:Reeves, Gary, Kelvin, Jason
一直不斷狂做差點的Richard跟明哥
一定是沒喝酒所以才打不好的Lisa這組
不願意露面的差點做很大的Alex
這洞抓鳥囉
on了就可以噴水的南區第一洞
然後這洞大家都打par
等待,是高爾夫球之所以可以成為一種社交工具的主要原因....
Terence拿了一頂Titleist帽子當禮物就已經夠嗆,Mason竟然更準備了一件pebble beach的polo衫當禮物,我說的是200元台幣,不是200鎂呀
呵呵,大家真的都是來交朋友,一起開心騎著三輪車來郊遊呀。
期待我們第二次的球敘,也一樣歡迎來自01的你,一同加入這個約打的群組唷。


真羨慕,高爾夫球版可以糾團球敘成功,值得加分,三分奉上。

網球版都比較難以糾團球敘,可能是會打網球的球友比較COOL,難以約成球敘。

由版主大未來的照片中,發現...
(1)打高爾夫球的球友比較熱情
(2)打高爾夫的女性比較多; 而,打網球的女生是非常稀少的,跑半程馬拉松的女生還比較多。


可惜,高爾夫的入門難度也不輸網球,難以入其門、窺其奧、學其技。

且高爾夫的球鞋(釘鞋、皮面)也要7000~9000元,外加球桿的整組也要3萬~5萬,有很高的經濟門檻。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達成高爾夫夢。
(光是網球,一年都學不到兩成實力,高爾夫可能又要花一~兩年以上)


總之,看到高爾夫的族群都非常陽光,令人羨慕,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謝謝麵包超人的分數,希望網球版這邊也會有越來越多潛水同好能快點浮出水面,一同揮拍。

其實我想球類運動的喜好者,都有著比較開放的心胸。但有別於其他種講究體能的運動,高爾夫球更講究的是些細膩的技巧跟卓越的球場管理策略,所以很多年紀較長的球友,依然可以與年輕球友同場競技卻不會屈居人下。也因為如此,反而在高球場上可以結識更多年齡層的同好,不論長幼,一樣可以分享些擊球心得跟訣竅。

可惜高爾夫球這運動的花費就稍微比較昂貴,也因此比較難普及。但也或許因為如此,能有緣結識同好,才會更珍惜這種緣分。雖然高爾夫球一個人也能打,但是,總是希望能湊滿四個人打,才會有更多不同樂趣(就算要抓也比較有變化可以抓)。

高爾夫球難學難精,但也因為這樣,才讓更多人迷戀在這個靜靜躺在那裡不動給你打,你卻怎樣也打不好的這顆小白球呀。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其實,高爾夫的花費也沒想像的高,COSTCO一套球具1萬多,至少可以打3-5年
請個好教練學球10堂課12000左右
練習場各地不同,每次300元左右,可以練1-2小時,甚至2-3小時
服裝沒特別花費
球鞋2000-3000左右(零碼的更便宜)

練到一定程度,選球場日或早球打,一場2000左右

只是怕心頭抓不住,球桿一直換,越換越貴,那花費就真的是高了...

發哥3727 wrote:
只是怕心頭抓不住,球桿一直換,越換越貴,那花費就真的是高了...

發哥,我知道你是在噹我......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大未來 wrote:
發哥,我知道你是在噹...(恕刪)


版大你好~小弟有興趣可以加嗎??新手應該不嫌棄吧~
男人不外乎就是車子!管他大車小車..

廷宇 wrote:
版大你好~小弟有興趣...(恕刪)

歡迎,請私訊給我您的line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大未來 wrote:
高爾夫球難學難精,但也因為這樣,才讓更多人迷戀在這個靜靜躺在那裡不動給你打,你卻怎樣也打不好的這顆小白球呀。

發哥3727 wrote:
其實,高爾夫的花費也...(恕刪)


高爾夫的運動傷害也滿多的,以前以為高爾夫沒有傷害,但高爾夫的運動傷害和網球雷同。

以前以為高爾夫沒有傷害,是因為朋友江先生都沒有說到高爾夫之甘苦談,他說打高爾夫有九年,我找他打網球,持續半年之後,他放棄網球,他說「網球好傷膝蓋,還是高爾夫好,高爾夫既愜意,又沒有運動傷害。」

江先生因此「放棄網球,重回高爾夫懷抱」。


我是打網球,打到左肩肩膀痛(雙手反拍,用到左肩,動作累似高爾夫之右邊揮桿 ),膝蓋不痛,上網查資訊,發現高爾夫的肩膀,也是疼痛的部位之一,高爾夫球肘也類似網球肘。


和單車店老闆請益,王老闆是軍人退伍,單車高手,打過高爾夫,王老闆是說高爾夫很難,容易受傷,『胸、肩、手肘』,都容易受傷,所以王老闆『放棄高爾夫,重回單車懷抱』。


我在懷疑,江先生應該沒有常常打高爾夫球,他應該是偶而打打、看看比賽。

否則,他怎麼沒提到高爾夫之難處(運動傷害) ?


高爾夫的揮桿( 全揮桿 ),是揮到左肩(背)後方;同理,網球的正拍也是要揮到左肩(背)後方 ( 收拍 ),雙手反拍要揮到右肩(背)後方。
江先生打網球時都沒有揮到左肩(背)後方,所以我猜他其實『沒有常常打高爾夫』。
( 常打羽毛球者,打網球會把羽毛球的姿勢帶到網球,可以看到羽毛球的影子;羽毛球動作原理不同於網球;高爾夫原理比較雷同於網球,假設江先生有記憶到高爾夫之動作,打網球就能看到『收拍』的動作,但他沒有收拍於左肩,代表打高爾夫時,他『也沒有全揮桿』。 )



【高爾夫之運動傷害】
資料來源---胡Sir的酸痛治療室

高爾夫運動傷害階段分析系列之三:
送桿期(GOLF 2013.01高球保健專欄):左肩與左上臂外側、左肩前側、右肩前側、下背痛)

網球也是容易痛在肩膀。


【 高爾夫右手( 雙手 )揮桿,類似網球雙手反拍 】
(1)
高師大體育系 高爾夫球運動 王美雲老師 揮竿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2Y9-1TR1w

(2)【陽光網球教學中心】反手拍基本動作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s3LNvovLk


【麵包超人】 wrote:
高爾夫的運動傷害也滿...(恕刪)

或許改說:如果姿勢和使用力量不對,高爾夫球是也一種容易受傷的運動。

高爾夫確實不像大多數的球類運動。它的動作有些違反人體結構。所以如果沒經過專門的教練而自己隨意練,它真的是容易受傷的運動。
但如果能了解自己體能的極限,並使用正確的姿勢揮擊,它不像網球一般,有突發救球的動作而造成意外。可以說高爾夫的揮擊都是可以冷靜經過思考和試揮的,其實不容易受傷。
比起棒球和網球,大家可以發覺高爾夫PRO受傷的機率是很低的。因高爾夫而受傷的人大多數是在初學的階段及自學者居多。

小弟實際球齡16年(已扣除停桿的年間),下場總場次超過1000場,最瘋的那兩年,每年約打270場。
練習場也沒少打,在家還每天要揮擊最少200顆保麗龍球。
但是我沒因高爾夫球而受傷過。曾經有練太勤而有手指僵硬的狀態,不過休個2.3星期就好了。

所以我想幫 "高爾夫與受傷",澄清一下。

反倒是想提醒,抽菸的球友,下場打球時記得不要把菸隨意放草地上,那個都有噴農藥。
高爾夫是一種很難的運動,希望有機會可以跟各位前輩切磋學習,麻煩可以幫我加入嗎?!我的line ID:hone0614.
大家好,
小弟我家跟工作都在台北, 因工作和小孩的關係已經好久沒打球了.
希望有機會能與各位一起在球場上馳騁, 請問台北的球隊還可以參加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