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未來 wrote:
分組的原則上,我們採取四個區塊去區分
林口以北組
桃園一高組
桃園二高組
新竹苗栗組
而為了讓球敘更有趣一點,我們也約定好賽後大家準備一個價值約200元左右的小禮物來交換。
一開始一定要來個大合照,來記錄這充滿歷史意義的第一次(謎之音,拍照的大哥,你手指稍微擋到鏡頭了)
北投組:Alex,大未來,Richard,明哥(桃園二高組)
新竹組:Terence,Mason,趙杯杯,阿富哥
根本就應該全部都打白梯組:Betty, Lisa, Ralf
林口以北涼亭組:Peter, 士恩,Nelson,Gary
林口以北組:Reeves, Gary, Kelvin, Jason
一直不斷狂做差點的Richard跟明哥
一定是沒喝酒所以才打不好的Lisa這組
不願意露面的差點做很大的Alex
這洞抓鳥囉
on了就可以噴水的南區第一洞
然後這洞大家都打par
等待,是高爾夫球之所以可以成為一種社交工具的主要原因....
Terence拿了一頂Titleist帽子當禮物就已經夠嗆,Mason竟然更準備了一件pebble beach的polo衫當禮物,我說的是200元台幣,不是200鎂呀
呵呵,大家真的都是來交朋友,一起開心騎著三輪車來郊遊呀。
期待我們第二次的球敘,也一樣歡迎來自01的你,一同加入這個約打的群組唷。
真羨慕,高爾夫球版可以糾團球敘成功,值得加分,三分奉上。
網球版都比較難以糾團球敘,可能是會打網球的球友比較COOL,難以約成球敘。
由版主大未來的照片中,發現...
(1)打高爾夫球的球友比較熱情
(2)打高爾夫的女性比較多; 而,打網球的女生是非常稀少的,跑半程馬拉松的女生還比較多。
可惜,高爾夫的入門難度也不輸網球,難以入其門、窺其奧、學其技。
且高爾夫的球鞋(釘鞋、皮面)也要7000~9000元,外加球桿的整組也要3萬~5萬,有很高的經濟門檻。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達成高爾夫夢。
(光是網球,一年都學不到兩成實力,高爾夫可能又要花一~兩年以上)
總之,看到高爾夫的族群都非常陽光,令人羨慕,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