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球桿問題,是否需要購入球桿

***** 是很貴沒錯,不過只適合放在櫥窗哩,真拿來用,回彈力太大了,很難用。
當年我借打過,完全感覺不出震動點,根本無法控球(沒有黏球&送球的感覺)。

(自言自語罷了)

先把重心放在(球技),先別管(球桿)

只要在練習場時,桿頭跟桿身不要(分離)就好了。

當有一天練到硬邦邦時.............嘿嘿嘿!就可下山了!
好的.....小弟也感覺現階段不用管球桿好不好,先把球技穩定後再說了!
一直有新手來請教要拿甚麼桿?要不要買整組的?要不要一次到位買好一點的?

以一個10多年前教過不少新手的教練,說一下看法讓大家參考(不代表所有教練)。

1. 球桿對新手很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燃起興趣,說不定球桿比教練的影響更大。
2. 價錢與好不好打根本沒有關係。選擇打擊面越大的越好,凹背越深越好,越輕的越好,硬度一般初學時都用R即可(男性),桿身品質先不管。
3. 以前我會去賣店挑700元左右的#7練習專用桿,真的很好打。有時候學生自己的球桿打不好時,換上那一種球桿都反而打得很好。連我自己都打得很順手。可惜那一種都只出單支,好像不容易買到整組。不過球技好了之後有一個參考的方向。不見得去買更貴的球桿就會更好。
4. 以上說的是鐵桿,至於木桿最少要有中價位以上。所以最好鐵木桿分開買,鐵桿價錢貴賤無關,好打為主。打一陣子之後(最好是破過百),才去依照鐵桿的感覺挑選木桿。讓感覺一致最重要。


(自言自語罷了)

george821007 wrote:
第二堂課漸漸的對高爾夫球運動有了興趣。


有興趣了嗎!
真心建議,跟我一起練刀背吧!



ggllbb wrote:
鐵桿桿身上的5顆星代表了他的價值


印象中聽人說過,Honma顆星數是指他的軟硬度,不知是否如此?
我要練刀背 wrote:
有興趣了嗎!
真心建議,跟我一起練刀背吧!
印象中聽人說過,Honma顆星數是指他的軟硬度,不知是否如此?

以前問過 Honma 直屬店的人員,他說桿身另有軟硬度標示,*數越多鈦絲越密,越密則桿身越強、彈性越好。
實在聽不懂他在說甚麼。依我打起來的感覺就是1*的不錯,2*的還好,5*的很難打(是比較硬)。

(自言自語罷了)
我要練刀背 wrote:
印象中聽人說過,Honma顆星數是指他的軟硬度,不知是否如此?


星級的差別不是軟硬度,是擊球的偏差值



steve_su wrote:
星級的差別不是軟硬...(恕刪)

感謝steve_su大提供的資訊。
原來那是抗扭力係數。20多年前打球沒那麼科學,幾乎沒人會提這個數值。

球桿在使用機械手臂往下揮時,桿面會因為受扭力而翻開,翻開的度數越小抗扭力就越強。
理論上來說,下桿力道強的人,適合使用抗扭力強的桿身。下桿力道輕柔的人,適合使用抗扭力弱的桿身。不過實務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強,在適當範圍哩,每個人會依個人習慣和感覺自動做出調整。

我前面說了,拿到5*的感想是:沒有黏球&送球的感覺。就是因為5*的抗扭力設計已超出正常人能體會的範圍。
打桌球的人應該最懂”黏球”、”切球”和”送球”。如果板子上面沒有膠皮或太硬薄(有如球桿的高抗扭力),就不容易做出上述的動作。
同樣的高球單差的人要打變化球時,如果球桿的抗扭力太高,也不容易控球。

另外我也說:初學時不必買品質太好的桿身,因為品質好的通常抗扭力也會強。值弱一些的球桿其實反而有助於初學時的體驗。
不用刻意花錢買高抗扭力的球桿。只要硬度選對了,通常它的抗扭係數都會落在正常的範圍內。太高的抗扭力,將來反而很難提升球技。

(自言自語罷了,非針對個人教學)

happywork01 wrote:
樓主的年紀如果未滿28歲,

感覺有可能,因為還有爺爺...


happywork01 wrote:
不然總覺得他有些在說笑。

其實也不盡然。
現在的刀背球頭越做易打性越高了。
另外不管是什麼種桿頭最好配鐵桿身,如此基本動作才容易練紮實,
carbon桿身對年輕人彈性還是太大,易造成手臂用力的不良習慣。
這是我個人體驗啦!
畢竟打好刀背是身為一高球玩家的夢想


steve_su wrote:
星級的差別不是軟硬度,

感謝正確資訊提供!
不過Honma從來不是我的菜...

壺裡糊塗 wrote:
當有一天練到硬邦邦時.............


壺裡糊塗大大,您練球練得太認真了啦!

隔壁樓有教球桿握法,可去觀摩觀摩...

Happywork01大也曾分享過球桿握法,可搜尋看看喔!

小惡魔市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