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日本自助高球旅遊

補充一些心得感想 !

1, 相較在台灣的打球節奏, 日本人步調較慢, 差別來自於對人的尊重及對待高爾夫球的態度。在台灣打球, 只要擊球距離與前組有安全緩衝, 桿弟就會叫你開球; 但是日本人打球更保守, 可能要等到球不會跑進前組的感知範圍才開始擊球, 以四桿洞為例,往往我們已經快上果嶺了, 後組才會開球, 所以等待時間也會加長; 如果前組打得慢, 他們似乎也習以為常, 耐得住性子等待, 而我們則會叫巡場人員出來趕人。在果嶺上, 日本人大部份會推球進洞, 而我們通常推到離球洞OK的距離就把球撿起來, 少了一推的時間, 所以比較快。既然在日本打球, 就要順應日本的打球文化來調整節奏, 否則只會在等待中抱怨不已。

2, 日本梯台顏色的定義與台灣不同, 通常白色梯台叫做Front Tee, 藍色的稱為Regular Tee, 大部份球場不會限制藍色梯台的使用, 但是如果球車顯示器上的使用規章有標示藍色梯台屬於「限制使用」, 此時就要向出發站或服務人員提出請求, 他們都會接受並在球車上插上旗幟以便識別, 我們這次十個球場全部在藍色梯台開球, 但其中的Grand PGM球場都需要做申請的動作。不過就我的觀察, 不只是老人或新手, 絶大部份日本人都從白梯開球。


3, 我認為日本人的擊球禮儀都有一定水準, 我好像沒看過前組的日本人有重打的現象, OB或下水會到規定的位置補球,打不好、切不好、推不好則不會任性的再拿一個球重打, 這是對高爾夫及後組人員的尊重, 離開果嶺前有些人還會向後組等待的人員點頭致意。

4, 在日本城鎮開車時, 從停車場開入車道前, 經常會先經過人行道, 再進入車道, 要注意的是, 他們的自行車也騎在人行道上, 速度快而且也會逆向, 所以開車跨越人行道前一定要先停車, 留意左右有無自行車及行人再前進。我們這次真的是驚險一瞬間, 在出停車場時因為視線死角, 差點撞上快速逆向而來的自行車, 嚇出一身冷汗。

5, 我不太推薦在球場內住宿, 主要是管理及餐飲比較不完善, 入夜後其實也只能關在房間內無聊, 無處可去。

6, 日本秋冬低溫乾燥, 指甲前緣兩側的皮膚容易龜裂疼痛, 最好擦上護手霜保護, 以免像我一樣痛到現在。

7, 完成一場球所花的時間估不準, 我們最後一天的後9洞打超過3小時,雖然順利打完18洞, 但是沒時間洗澡就匆促趕去還車、搭機, 擊球過程也一點都不輕鬆, 實在划不來 ! 所以最後一天建議不要安排打球, 否則風險太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