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練球的邏輯
高爾夫球真難,每位高手打法各不同,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從軀幹脊柱,腰,肩,臂,肘,腕,指。每個部位都有它的要領,細節多且雜,腦袋根本不太容易同一時間提醒記憶每個細節,且整合並協調。
練習好久,進步點點滴滴,很緩慢。。
總覺應有一個邏輯順序,記憶兩三個就好。不必記那麼多,只要勤練這兩三個,最多四個重點就好。
我今天思考這幾個月來的練球經驗,包括看Youtube高手影片,球友好友們熱情邀約教導,練球的重點大約邏輯如下,只是邏輯而已喔,邏輯應是事半功倍的必要條件,讓練球過程有個依循,點點滴滴累積成效。
1。每一個動作(前揮)要打好,一定是前一個動作(後拉)作得好的反向延伸。
2。甜蜜擊球點+接觸球時桿面要正+前揮Line要準且夠長,作不到的話,姿勢再漂亮再大也沒用。
3。練習後拉—(前揮Line的反方向),3D畫弧空間感(右後上)要非常精準,然後回正(如何後拉,如何回正的細節是邏輯以外的事),同時滿足2。的要求
4.後拉和前揮弧度(對稱一樣大)由小而大練習,20-30cm, 30°, 60°,90°(由肩轉動角度0°→60°來控制弧度)練到成功率80%時,才練全揮桿(肩轉動90°)
5。球桿從W,P,7號, 成功率達到80%後再練長桿,Driver。。
簡單如上練球邏輯順序,虛心就教。還未學成先感謝先進好友的指導。。
但是,如果要打出大曲球,或是改變高低加曲度,腳的位置就會改變,通常是,桿頭面,站位還有球位都會一起改變,這就不太是假日球友需要擔心太多的地方。我只要球會往前飛到我想要的距離,我就謝天謝地了
。這是我目前,在Youtube比較有名的教練上看到的,如有錯誤,請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