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練球的邏輯
高爾夫球真難,每位高手打法各不同,人云亦云,莫衷一是,從軀幹脊柱,腰,肩,臂,肘,腕,指。每個部位都有它的要領,細節多且雜,腦袋根本不太容易同一時間提醒記憶每個細節,且整合並協調。
練習好久,進步點點滴滴,很緩慢。。
總覺應有一個邏輯順序,記憶兩三個就好。不必記那麼多,只要勤練這兩三個,最多四個重點就好。
我今天思考這幾個月來的練球經驗,包括看Youtube高手影片,球友好友們熱情邀約教導,練球的重點大約邏輯如下,只是邏輯而已喔,邏輯應是事半功倍的必要條件,讓練球過程有個依循,點點滴滴累積成效。
1。每一個動作(前揮)要打好,一定是前一個動作(後拉)作得好的反向延伸。
2。甜蜜擊球點+接觸球時桿面要正+前揮Line要準且夠長,作不到的話,姿勢再漂亮再大也沒用。
3。練習後拉—(前揮Line的反方向),3D畫弧空間感(右後上)要非常精準,然後回正(如何後拉,如何回正的細節是邏輯以外的事),同時滿足2。的要求
4.後拉和前揮弧度(對稱一樣大)由小而大練習,20-30cm, 30°, 60°,90°(由肩轉動角度0°→60°來控制弧度)練到成功率80%時,才練全揮桿(肩轉動90°)
5。球桿從W,P,7號, 成功率達到80%後再練長桿,Driver。。
簡單如上練球邏輯順序,虛心就教。還未學成先感謝先進好友的指導。。
補一點,在所有的揮桿練習前,先確認站姿跟握桿是否正確,尤其是握桿方式,如果握桿方式不正確,再正確的揮桿動作都沒有用。請在練每一球前,確認握桿,站姿,球位,擊球方向再開始揮桿。務必在兩次揮桿之間,重新所有擊球準備動作。職業球手大約是1小時練50-70顆球左右。
謝謝指點。果然握桿,站姿,球位関鍵重要,在最後瞬間因握桿方式釋放時有如扣扳機,臨門一手的感觉。球位在前打右曲,球位在後打左曲,球位在中打直球。昨天稍微體會這種感覺。。

mwchuang wrote:
謝謝指點。果然握桿,...(恕刪)



球位靠左或靠右,應該不是要用來打左、右曲…

球位應該是用來對應每支球桿不同角度所需擺放的位置(在平坦的地面)

如果最簡單的左、右曲可以用左腳在前或右腳在前試看看喔…

有錯再請指正
稍早的理論,左右曲球,有一部份的教練是用移動前腳(左打左腳前,右打右腳前)來自然的影響揮桿桿頭的路徑。在超高速攝影機出現後,他們觀察擊球區(兩腳之間)桿頭軌道發現,同一支球桿,球稍微(半顆到2/3顆球)往前腳或後腳移動,就可以用相同的站位跟揮桿,打出小曲球。現在大部份的職業球手,都是用稍微移動球位的方式打小曲球。最大的好處是,完全不用改變任何其他的部分,所以比較穩定。

但是,如果要打出大曲球,或是改變高低加曲度,腳的位置就會改變,通常是,桿頭面,站位還有球位都會一起改變,這就不太是假日球友需要擔心太多的地方。我只要球會往前飛到我想要的距離,我就謝天謝地了

這是我目前,在Youtube比較有名的教練上看到的,如有錯誤,請指正。
我的方法是這樣!擊球準備動作完全不變,單純以上桿方式不同擊出左,右曲球....

左曲:上桿時刻意稍微曲腕,桿頭在身後,揮桿較扁平

右曲:球離人較近一點點,上桿直接往右推出,不刻意曲腕,揮桿較陡峭

看了各位先進的討論,很好,都值得試試看。

但是我只希望我的小白球直直的飛出該有的距離就好了XD

不知道這種想法會不會太單調?
嗯,單調直接有效,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如果天賦異秉,一拉一揮渾然天成,就不需要繁複的道理了。。
我要練刀背 wrote:
看了各位先進的討論,很好,都值得試試看。

但是我只希望我的小白球直直的飛出該有的距離就好了XD

不知道這種想法會不會太單調?...(恕刪)

如果你可以推出直球,切球直且不那不達或top,那你確實可以那麼簡單去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