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這個到貨了
本來覺得划手累是臂力不夠
所以想找划手板練臂力
但划手板好像容易妨礙到別人
剛好看到這種橡膠製的蹼套買來看看
不過今天上課我不太敢戴
怕太騷包
等下禮拜跟朋友去再玩看看
再跟大家分享感覺

這個在拍賣網一組左右手各一個共99另加運費
結果我右耳的壓痛感今天早上感覺已經好一半了
後來我懷疑是耳朵長痘痘?

禮拜五早上去看醫生
醫生幫我清耳朵
左耳清的時候我覺得好痛
當下也是忍住但就是臉上做出好痛的表情
後來清完就流血了
醫生就說你可能之前有挖耳朵所以有傷口
但其實我沒有弄到流血過
應該是醫生剛在弄的時候弄傷了
不過也沒關係
醫生幫我在紗布上沾了藥塞進去
說過2個小時後再拿下來
我以為也沒什麼事
結果隔天早上起來咦怎麼左耳覺得塞塞的
跟進水耳塞的感覺差不多
動一下好像有東西暖暖的在耳朵裡
我就用衛生紙弄進去一點想清看看是什麼
結果吸到大概可能0.1~0.2cc的清清的黃色液體
我想那可能是傷口流出的血漿?
可是它不像禮拜五新傷時是較偏紅的
它是淡黃色
味道也不是惡臭不像網路上說耳炎會有膿及惡臭的液體
吸一吸之後整個白天又都ok
禮拜天醒來
再吸吸又有一點點
再觀察吧
禮拜一起來咦好像好很多沒再塞了
但到了剛剛下午
我覺得自己講話怎麼怪怪悶悶的
於是側頭看看果然有暖暖的液體流動
又是一樣的0.1cc左右的清清的黃色液體
我看傷口真的還沒好
但我又不確定在哪
好像是比較裡面
應該不會是耳膜受傷或穿孔吧?
那應該會讓聽力大幅下降才對啊?
我還是明早再去請醫生確認一下

提醒大家如果診察過程有不正常的疼痛要及時反應
避免受傷

今晚上課先用耳塞塞起來
謝謝~~
原來我們的泳池是50公尺喔
太酷了@@
->>更正是25M

現在一側頭左耳就有血水
糟糕了


今天仰式還是浮不起頭
鼻孔狂進水
其實自由式的部分
我應該跟魚式還是差滿多的喔
只是有側肩跟滾轉而已
但二拍打水好像有點難
如果不做二拍打水
有辦法練魚式自由式嗎
今天是第13堂
仰式我ok了
主要是手舉到後面的狀態
手太用力了的樣子
如果手放頭後面不要注意它
照一樣躺在水上的方式
快吸快吐 就不會沉了

今天教練叫我們練蛙式浮板踢腳了
可是我覺得我的蛙腳也不太會前進
好像踢一下大概前進30公分的感覺?
教練也沒說什麼
大概是我報了30堂
進度還可以吧 我也不曉得

下課後我自己模仿蛙式一下
可以加換氣游10公尺
但是很累不知道為什麼
我是換氣同時縮腳吸完氣下去然後踢
但上半身常常會沉下去
要等它自己浮起來
頭下去後再縮腳再踢一次
再換氣同時縮腳
頭下去時再踢一次
就這樣撐了10公尺覺得很累
希望我能頓悟...

另外我今天下課後練了2拍打水
因為我大腿甩單腳還抓不到要領
所以我直接有點曲膝打水
就是要划的那支手同一邊的腳踢一下水
然後划同一邊的手
這樣身體會浮得很起來
我覺得我整個頭都在水面上了
空氣吸得飽飽@@
划2下吸一次氣
不太會喘
但是覺得前進變慢了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再練看看

不知道怎麼搞的右大腿內側磨破皮了@@
今天上課續練浮板蛙腳
感覺蛙式踢腳不太會累
因為可以輕憋一口氣踢12公尺左右
但是前進好像很慢呢
大概要踢快10次才會到
還要扣掉一開始蹬出去的一兩公尺
不知道正不正常
感覺不是很ok

昨天看了http://blog.xuite.net/kent175/blue/7615849
終於注意到划手時腳是不動的
自己去試了下真的可以換氣了
以前看了很多蛙式影片都沒注意到這點
只知道手要划
腳要收踢
於是變成手划時腳同時收
收起來就踢
結果換不到氣還吃了一堆水
手也來不及伸出去

原來是要
1.手向外划(幅度不是很要緊的感覺,划大划小都可),腳都是直的先不動
2.手肘維持高度,是用前臂下彎,手掌往胸口抱水,此時肩部以上會順勢出水,就可吸氣,腰部以下不要感覺用力
3.抱水吸氣之後手不停頓直接向前伸出去,同時收腳,手伸出後頭下去,再踢腳

↑如有不對請指正

只是我好像還不是很協調
手出去後腳就急著縮然後亂踢
感覺都沒夾到水
前進得很慢
好像是換氣之後的步驟我都做得很急促
不知道正確的節奏應該是什麼感覺??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Mobtom wrote:
很棒的蛙式示範影片:...(恕刪)


hi~
我看影片是不是要憋一下氣
在出水前才呼氣
然後出水時吸氣?
我也覺得如果我吸氣下去後
馬上就開始呼氣
我的身體就會變得離水面比較遠
應該是浮力變小了
但又不知道是我體力不好
還是不夠放鬆
或是漂得太久
(有一部分是想等待半半身浮起來靠近水面的時間,
是不是不用等到那時,應該手就可以先划起來換了?)
以至憋氣太久
上來水面時總覺得吸氣時已是5分飽的氣
沒有完全呼完
就再吸
變成有點過度呼吸
於是就很喘很喘

另外手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要像影片那樣抓得比較大
還是只要頭能出水面就好了
如果划得比較大是不是離水面較高
頭就不用稍抬
會比較好嗎?

謝謝~~
atrust wrote:
hi~
我看影片是不...(恕刪)


1.不要憋氣。
最理想是在水中用鼻子緩慢均勻的吐氣,氣吐盡時剛好起來換氣(張口輕輕吸氣至胸腔,用"腹式呼吸"更棒)。
影片中泳者似乎習慣在起來換氣前較大力將氣吐盡,只要在水中沒有憋氣,也無不可。
你身體的位置可能與你的手、腳動作及協調性的優劣關係較大。
簡單講,像蛙式這樣的"短軸"式運動,要抓住"儘快恢復流線型姿式"的大原則,換氣的動作要儘快滑順地完成。手抓水抱水的效率,換氣之後手入水的動作、角度,腳收起與踢出夾水的時機(與手的配合),夾水的效率...都很重要。
還有頭部的位置也很重要,換氣時不要有"抬頭"這個多餘的動作,頭只是隨著身體一起向上、向斜前方"衝"出水面,換句話說頭與身體是"一體的"在動作,不是分成兩個部分各動各的。換氣時,頭部身體出水高度以嘴離開水面能順利張口吸氣為原則(選手競賽拼速度另當別論)。
換氣後,雙手要儘速向下、向斜前方"刺"入水中(示範影片中手入水的角度似乎太大了些),並自然帶動頭部與身體向前,待雙手入水伸直後頭部隨即完全埋入雙臂之間,幾乎同時腳也完成後踢夾水的動作且自然伸直併攏,這時也就重新恢復"流線型姿式",可以作一段或長或短(依據個人需求)的向前漂浮。

2.像示範影片中的角度、範圍就好,
過大...失去效率,
過小...失去動能。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