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kkeee wrote:
有些大大建議說等確定...(恕刪)


你會問這問題我猜目前應該是沒有同好的好朋友。 我有朋友是那種die hard diver, 一年出去3,4次,他老婆住國外,無後顧之憂,想走就走,我們這種想出國去馬爾地夫順便帶個妹妹一起去潛的都會被老婆識破,只能寒,暑假全家出遊時,剛好有去海邊時才能潛,這樣下來變一年最多一次,除非你可以將就常常去龍洞潛,但是等你出國潛過,會發現龍洞不是那麼有趣,而且海面上垃圾又多,有次颱風後幾天去潛,看到海面上還有疑似保險套漂移物

我暑假帶小孩去關島,小孩老婆住俱樂部飯店,我將他們丟著一天去潛水,我就帶我的蛙鏡和蛙鞋和fin, 其他都和當地潛站借,結果一起潛的一個從橫濱(後來聊天他說的)來的日本人帶了一行李箱的配備,結果一起下去潛了兩支,然後結束後又看他大費週張的在收,然後辛苦的將行李扛上接送車ˉ。。。。。我潛的輕鬆愉快,他累的要命沒必要如此。

如果樓主真的想買個什麼的,我建議相機,相機現在縱使是beginner 也可以買,這樣你才能把每次潛的記憶帶回家。

剛學會任何一個運動時總是比較興沖沖想買這個那個的,整套帶出國貌似帥氣,整套高爾夫, 整台腳踏車(出國比三鐵), 到一小行李箱的潛具,現在是除非必要,否則輕鬆就好。

其實潛水這項活動是相對比較寡門的休閒活動,一開始的裝備投資是需要比較多的經費,樓上諸多前輩也已經點出許多重點。所以如果確定以後會常常潛水,則裝備就買中階以上的(尤其是BCD及一二級頭)較優,以免上癮後又要換好一點的裝備。如果只是偶而出國旅遊時順便潛個水,那就備一套輕裝就可以了,其他的再用租的。

但如何確定以後會常常潛水呢?其實沒人說得準,週遭潛水的朋友(男男女女都有)實際的情況是:

1. 有人第一年學完後潛個幾支就確定不潛了
2. 有男女朋友後,極少出現在海邊
3. 結婚生小孩後,極少出現在海邊
4. 事業做大了,沒空潛水
5. 家人不放心,為了顧及家人感受,就沒法潛了
6. 潛水潛成好朋友,每年都不定期的邀約潛水(這也是潛水人最理想的狀態了)
.......

其實我想說的是一套裝備買下來也要5萬至10萬,萬一以後不常潛的話,浪費錢,裝備放到老化不說,收藏這箱裝備也需要一些空間,自己要好好評估一番。


至於裝備購買一事,現在的BCD及一二級頭其實都很安全(無論國產或進口),正常保養的話用個8年10年絕對沒問題,但是,人嘛,總是想要好一點的,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買進口的。

BCD及一二級頭,Mares,Scubapro及Tusa等品牌在台灣是比較多人使用,如果自己有維修保養的管道,那買水貨、國外網站或到香港購買是會便宜很多。至於其他品牌如atomic或SAS等好貨,只是用的人比較少罷了。BCD合身最重要的(我是指背上氣瓶後),因為台灣以岸潛居多,背著氣瓶走來走去是有點累的,有沒有整合式配重就看個人需求了。一二級頭的話,能的話至少買個平衡式的(薄膜或活塞不拘)一級頭,至於二級頭則平衡式或順流式均可,其影響最明顯的(對休閒潛水而言)就是在大深度潛水時出氣的順暢度罷了。

電腦錶,好物一個。個人認為要潛水一定要買,UWATEC、Suunto、Tusa、Mares等等眾多品牌台灣均看得到,重點是你想要買一個平常生活也可以戴的一般手錶型(缺點是液晶螢幕與一般手錶一樣,約直徑3公分,有點小),還是大大的一坨(液晶螢幕約直徑5公分或矩形,水下容易查看。但是缺點就是平常沒法戴著他,太大了)。需要高氧模式嗎?LOG可以紀錄幾支?需要無線嗎?可以自己換電池嗎(或許多潛店均有辦法換電池的款式)?是要手錶型的還是與指北針及殘壓錶整合在一起?這都是視自己的需求而定的。一般而言,一萬多一點就可以買到符合上面我所列的功能了(無線除外)。另外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就我所知,已UWATEC(假設是你戴的)及Suunto(假設是你朋友戴的)為例,其減壓理論是不一樣的,萬一超過免減壓時間,電腦錶已進入減壓潛水時,就照的自己的電腦錶所規定的深度與時間執行減壓程序吧。

蛙鞋,看你的腿力、財力及岸潛或船潛而定。分叉式蛙鞋的好處就是小流或無流時省力又快(極大的優點),水面踢行時也非常輕鬆,但碰到中流或大流時你就要哭了(以上流速均為個人感覺),怎麼踢都踢不動。以岸潛居多的台灣,套腳式蛙鞋是必須的,因為這樣才可以穿著套鞋在岸上跑來跑去。至於長度,通常短一點的就會硬一點,長一點的就會比較有彈性一點,那一種適合你就要看你的踢法如何了(主要用大腿、小腿、腳踝或是全部?)。要便宜的,就買台製仿蛙王,耐操又好用,不然,像Mares四線那樣的蛙鞋是一般人都適用的。(註:我有黑色Twinjet跟台製仿蛙王(後來買的))

至於其他的裝備,如面鏡(有豬鼻子就多一個可以壞掉的零件,所以大部分潛水人都不用有豬鼻子的面鏡(我在海邊觀察到的))、呼吸管、防寒衣(3mm為主)、頭套、套鞋、手套、配重帶、小刀及手電筒、水中寫字板、水中鈴鐺等小配件,就看自己喜歡就好囉
後來我再省思一下我目前為止看到一般休閒潛水遊客裝備的心得

我建議你只要買面鏡、呼吸管、蛙鞋即可

因為大部分到國外渡假潛水的都是來潛一兩天,剩下時間陪家人或是走行程,你不會想要專門多帶一箱潛水重輕裝的

除了你心底打死就是要當個潛水狂,每次出國都只為了潛水,瘋狂潛十天、船宿這種的,否則相信我,別想那麼多,買個三寶即可




但關於你的問題我還是給予建議:

電腦錶
換電池台灣都有人可以處理,如果大問題還是要送回原廠

BCD
問題並不多,台灣都可以處理,即使氣囊破了都可以補,低壓管、防爆閥都可以(自己)換

調節器
M牌S牌P牌台灣都有人保修,A牌我就不知道了

面鏡
不要選有排水閥的,越簡單越好,避免多餘問題產生



最後我還是重申建議你先買三寶,然後其餘的錢進修,考OW,AOW,EFR,救援,頂尖中性,水底攝影等。 多去國內外潛水,別擔心語文,東南亞有很多華人常去的潛點潛店,你可以得到很多回饋。

如果可以,建議買防磨衣跟頭套連背心的防寒衣:
http://www.leisurepro.com/Prod/CategoryID_982/Context_980/Sort_Relevance/DescSort_0/Filter_flid_982_3%3d2394/Page_3/AKNHV.html

還有一台水底相機,旅遊時有水底的照片保證比有整套重裝來的開心愉快


Kuo,PADI#311720
上面各位大大們解答真棒,01沒開潛水專區很可惜,廣義的水上活動專區也好,至少同好們不用踫運氣找看討論...

建議版主先買輕裝,以後沒再玩潛水還是可以浮潛的。
可在上初級潛水班時,針對在使用店家的面鏡(與臉密合度)、呼吸管、防寒衣(材質)、套鞋、蛙鞋(效能與個人能力)等,跟教練詢問使用上的問題,可以的話多試用不同的款式;如果您去的是公館某戲院附近那家上課,基本上他們上課用的裝備不會太差,也會很熱心介紹新品,但記得先別太衝動就是了~呵。至於重裝先多看多問,有機會也多了解潛水活動的花費方式,等真的有潛水熱忱或決心再來買。

分享個人的潛水動力就是~~愛那種內太空無重力感,又可以讓人很心靜的親近自然。還有 還有 可以一直認識新朋友,這也是說... 潛伴基本上是會變的啦。
哇~~~~感謝以上大大的精闢的詳解啊 實在是對小弟在潛水的觀念上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 小弟目前的目標 是想去帛琉的蘭洞(是嗎),看了youtube的影片以後 真的超美 很想自已去體驗一下
所以小弟自已本身加上上面幾位大大的解說 有了自已的想法
也希望各位大大不吝指正
其實 小弟後來仔細算了一下 如果只買呼吸管 面鏡 蛙鞋 然後其它用租的
那麼租用重裝和三寶以外的費用 一次下來也要將近1000元 如果一開始就買個國產的基本重裝的話
大既花個3~4萬應該是ok的 那就等於可以租個3~40次的裝備 加上如果要上進階的話 起碼也要有30支瓶的經驗
那以小弟的想法來說 如果想上到進階的話
那至少 買這些裝備的錢 跟租用的錢差不多的話 也差不多算是"回本"了 呵~~~~
所以 以蘭洞為目標的話 自已買一組是划得來的 是吧
所以 就像前面大大所說的 真的要很確定以後未來會繼續潛 才要買

或許也像有的大大說 以後可能生活環境改變了 ex:結婚、生子
潛的次數也會慢慢變少 但是小弟以為 把花在裝備上的錢 用到回本 也算是無愧於心了
而且這也算是在人生的過程中間 一個美好的過程
不虛此行 也不枉花費那些費用 重點是潛水過程中的回憶 無價啊~~~~

至於到國外旅遊的裝備問題 小弟也是很認同大大的說法
就算有自已的裝備 也是傾向於帶輕裝就好 除非很確定 跟的就是潛水團 不然像一般的旅遊團
帶三寶 再帶張證就ok

那潛水相機+潛水殼 有什麼建議的嗎
相機需求 一般的就好 潛水殼的防水深度希望是在40米左右
Canon S95 + housing 小台好攜
Canon G12 + housing 功能廣

還是重申潛水觀念及技巧比擁有很高檔的裝備重要

多潛多看多認識人


dukkeee wrote:
哇~~~~感謝以上大大的精闢的詳解啊 實在是對小弟在潛水的觀念上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 小弟目前的目標 是想去帛琉的蘭洞(是嗎),看了youtube的影片以後 真的超美 很想自已去體驗一下
所以小弟自已本身加上上面幾位大大的解說 有了自已的想法
也希望各位大大不吝指正
其實 小弟後來仔細算了一下 如果只買呼吸管 面鏡 蛙鞋 然後其它用租的
那麼租用重裝和三寶以外的費用 一次下來也要將近1000元 如果一開始就買個國產的基本重裝的話
大既花個3~4萬應該是ok的 那就等於可以租個3~40次的裝備 加上如果要上進階的話 起碼也要有30支瓶的經驗
那以小弟的想法來說 如果想上到進階的話
那至少 買這些裝備的錢 跟租用的錢差不多的話 也差不多算是"回本"了 呵~~~~
所以 以蘭洞為目標的話 自已買一組是划得來的 是吧
所以 就像前面大大所說的 真的要很確定以後未來會繼續潛 才要買

或許也像有的大大說 以後可能生活環境改變了 ex:結婚、生子
潛的次數也會慢慢變少 但是小弟以為 把花在裝備上的錢 用到回本 也算是無愧於心了
而且這也算是在人生的過程中間 一個美好的過程
不虛此行 也不枉花費那些費用 重點是潛水過程中的回憶 無價啊~~~~

至於到國外旅遊的裝備問題 小弟也是很認同大大的說法
就算有自已的裝備 也是傾向於帶輕裝就好 除非很確定 跟的就是潛水團 不然像一般的旅遊團
帶三寶 再帶張證就ok


藍洞blue hole
值得一去
但深度超過30m
所以一定要先上完進階才行去

你的回本算法很有意思
但也不失為參考的依據


zeta0301 wrote:
Canon S95 ...(恕刪)


了解

王阿寰 wrote:
藍洞blue hol...(恕刪)

謝謝大大指點 果然還是要學進階啊 呵~~~~
那不知道大大對於相機的選擇 有什麼指教呢

dukkeee wrote:
那不知道大大對於相機的選擇 有什麼指教呢...(恕刪)


你先不用考慮相機

等上完課且水中穩定性夠了再考慮

不然只會手忙腳亂
相機如果真的要買可以考慮Olympus xz1 加under water housing

http://www.bhphotovideo.com/c/product/760852-REG/Olympus_260592_PT_050_Underwater_Housing_for.html

此相機水中攝影評價不錯。買相機的前提是你已經有能力升降自如而且身體是保持水平的,否則還是多潛幾支等熟了再帶相機下去。。。潛水還是有一些危險性,一切小心為主,今夏龍洞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