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勞工永遠只有爆肝的命運?

文章一開始就先說,我是一位中小企業主,當然我會以資方的角度來看待所有的事情。想當然爾,佔大多數人口的勞方可能聽了我的論點會覺得很不爽。但套句馬雲說的:「我講的不一定對,但絕對是我親身體驗的事實」,因為我真的沒有必要講些冠冕堂皇的場面話來討好你,你如果聽的進去你就聽,聽不進去我也不會有損失。但是學會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及思考事情,是往上爬的第一步。

這幾天有篇新聞受到熱列討論「爆肝之光!台灣人工時2140世界第3」,連兒時的漫畫《聖鬥士星矢》都被搬出來了。


這則新聞中主要提到,台灣勞工的工時長,在全世界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但是換算成時薪卻連新加坡的一半都不到,跟平均時薪第一的德國相比,更是人家的1/4不到。可想而知,這則新聞一播出後,幾乎清一色的回應都是感同身受,然後一起批評台灣的資方、慣老闆、鬼島......,甚至有網友很無奈又看似認命的說:


好了,接下來我要以資方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了,再強調一次,不想看的請千萬不要看。
首先必須先說明一個基本觀念,那就是所有的勞資關係,都是一種公平的交易,勞方和資方都各自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並得到自己所期望得到的,而當有一方覺得這個交易不公平時,隨時都有權利中止,沒有任何一方拿刀強迫另一方去完成交易。講的明白一點,如果身為勞方的你,覺得自己被虧待了,你隨時可以辭職,另外去找一份你覺得符合自己身價的工作,而如果你真的有那個身價,那麼原公司也應該會想要加價留你,造成新舊公司互相去競爭你這個「人才」的狀況。而如果沒有,很抱歉,那只說明了你只是個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被虧待的「人手」,要找更年輕、更便宜的肝來取代你,輕而易舉。

雇主真正要買的是你的「產值」,而不是你的「時間」。
FACEBOOK的官方統計指出,台灣的FB活躍用戶高達71%,遠高於所有的歐美國家,也就是台灣有高達71%的FB用戶,會天天上FB。而這些天天上FB的活躍用戶當中,最多是在什麼時間呢?沒錯,就是上班時間。簡單的說,目前台灣坐辦公室、使用電腦的上班族,一天的工作時間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花在FB上了。難道你覺得,老闆付錢讓你吹冷氣上FB,是應該的嗎?

德國人為什麼可以奪下全世界平均時薪第一的殊榮,很簡單,因為他們的「單位產值」最高。我在《金融大騙局》的演講中,一再提到,像德國、瑞士這些國家的競爭力來自於他們的「工匠精神」,也就是我幹活的時候,我就認真的幹,我玩樂的時候,我就認真的玩。而不是上班的時候在上FB、看團購、網拍,不然就是在約下班、週末要去那裡玩。我想大家捫心自問,一天的時間當中,真正100%專心投入工作的時間有多少?這就是我們和德國的分水嶺。

不可否認的,很多在歐美國家適用的管理制度,在華人世界是行不通的,因為「貪小便宜」、「投機取巧」往往是華人的特性。這點從台灣公務員的報考率履創新高就可以看出,因為公務員是全台灣「報酬遠高於產值」的極致,因為換成民間公司,早倒閉了。套句羅傑斯說過的:「政府機構是無能者的天堂」,至少在我身邊,具有高單位產值實力的人,是不會考慮去考公務員的。我不敢說全部,但我敢說肯定有很高的比例,在報考公務員的人當中,是低單位產值卻又想領的比自己該得到的還要多的人,因為找不到其他這種地方可以收留他們了。

再講下去可能要得罪光人了,我想就到此為止吧,懂的人應該已經可以懂我要表達的意思了。藝人秦偉在扶輪社的演講中說過:「找到你的舞台位置,然後熱愛你扮演的角色。樂業才會敬業,敬業才會專業,專業不會失業,不會失業才會說歐業」,我想就以秦偉的這席話作為此段的結尾。

台灣不是雇主的天堂,而是消費者的天堂。
台灣目前相當糟糕的一點,就是所謂的鄉民文化,或者甚至可以說是酸民、暴民文化,也就是什麼事情都負面解讀、什麼都能批評、什麼都要抱怨,一整個就是憤世嫉俗。媒體也只好投其所好,專門報導一些會引發社會對立的話題新聞。一下子又不斷批評我們的電子產業,說只會做代工,利潤都被歐美的品牌給賺走了,我們只能當人家的血汗工廠......。但是真的有台灣企業想要提高品牌價值的時候呢?

魯肉飯應該是最能代表台灣的美食之一,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反對,但誰想的到呢?在這美食的發源地寶島台灣,賣魯肉飯的一漲價,竟然遭到舉國蹋筏,還要出來開記者會跟社會大眾道歉,簡直是世界奇觀。你看過賓士或BMW漲價,然後德國人民上街抗議嗎?吃不起就別吃唄,道地台灣魯肉飯在上海一碗賣68元人民幣都賣的掉!


就拿魯肉飯為例子好了,食材成本等原物料,絕對是會隨著通貨膨脹而上漲的,而台灣的暴民連64元漲到68元都不允許,那企業怎麼可能會有多餘的盈餘去加員工的薪水。你不允許魯肉飯漲價,的確便宜到吃魯肉飯的你,但是此時肯定也有別的消費者不允許你公司的產品漲價,那你的薪水又怎麼可能會漲呢?這一切都是因果循環,怪不得別人。當所有的產業都被這鄉民文化逼的只能殺價、殺價、再殺價的時候,低薪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所以台灣絕對不是什麼慣老闆的天堂,台灣是消費者的天堂,因為有低薪、低產值的苦勞,製造低利潤、低售價的優質產品給你享用。相對的,這也造就了台灣勞工永遠只能爆肝的命運。最後用一句我常跟外國朋友說的話來結尾:「台灣很適合生活,但不適合討生活」。

感謝分享不同的看法,但我覺得台灣的環境是惡性循環,顧主給多少錢,員工作多少事,一個月兩萬的薪水要員工上班全心全意的工作,我想剛開始對工作有熱情時是一定可以的,但重點是能維持多久?

再來樓主提到的民族性也是一個原因沒錯,但我們就是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有工匠精神,再來,管理者也很重要,一個好的獎勵跟逞罰的制度一定能提升效率,我相信錢多必有勇夫

再來我們看看最近問題油大爆的大統,暴利這麽高的情況下依然刻薄員工,這種公司是少數嗎?我想大家心裡有數

但樓主說的沒錯,有本事的人自然有選擇權,但天生有本事自己創業或越換薪水越高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得為五斗米折腰,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酸民文化,這也不過是個情緒發洩的出口,像樓主這樣的人生勝利組其實不用太過在意,我們這些一般人也只希望日子順順的過,但我也想反問這些老板,如果員工真如樓主所說的,在工作崗位盡心盡力,老板真的會給相對的報酬嗎?還是覺得這員工真好用,多拗一點?有幾位老板是真的把員工當資產而不是工具?

ps
最近又看到一個魏董事長,才剛在媒體前說作吃的就是要有良心,要注重食安,結果才多久自己家的產品就出包,這人還是現任的gmp理事長的樣子,一個大老板講話這麽沒誠信,員工要如何相信他會真心對員工好呢?

BookSilver wrote:
文章一開始就先說,我...(恕刪)

台灣很適合生活,但不適合討生活
歐美的國家的責任制,就像樓主說的那些國家在乎的是單位產值,工作能力好的.效率好的,可以自由掌控工作進度隨時調整個人的時間,而這期間也不會再額外增加別的工作,工作完成之後,可以提早下班

但是拿到台灣來,效率好的就會被當成公司給的工作量不夠,一點一滴地增加工作量,慢慢的,一人做的工作量是原本的好幾倍,搞到最後別說可以提早或正常下班了,做到半夜是常態,才是老闆心中請一個員工該有的
"產值"
所以說在台灣爆肝工作,究竟是企業主的責任較大,還是勞工們的的刻苦耐勞太廉價??
我覺得在經濟中可變的因素那麼多,其實也不好描繪出來全貌.
但是你要漲要跌,生活的好就可以了嘛~
德國人在他們哲學家的觀念"自為"是很重要的
包括馬克思基本上也是在解決這些問題.
基本上你生產的東西就是你需要的東西.
他們不會因為是要給你看甚麼而有修復古堡的工作
那是他們自己想要去修復的
人家不衝衝忙忙,台灣人去了還會笑他們動作慢
換來歐豬的稱號
人家動作慢產值還是比你們高.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何世界為何那麼大不同.
這邊工作都是為了生存而工作的
怪的是這些工作卻是因價值而生的
你們卻不是價值的存有者
難怪他們也都害怕你們這些copy人
一個愛看戲(老闆),一個愛演戲(員工)。
一個愛看戲(人民),一個愛演戲(民代)。

每個人都是演員,也都是觀眾!

惡性循環,員工工時長,老闆沒獲利,整日空轉、窮忙!!



kk700516 wrote:
歐美的國家的責任制,...(恕刪)


有多少人上班真為公司?還不是一份薪水,公司是老闆的,賺也是老闆賺,和公務員心態一樣!

馬克思對於這情況的解釋大概是這樣:『資方是生產工具的擁有者,勞方是使用者,所以被剝削是必然的!』

虎克貓 wrote:
有多少人上班真為公司?還不是一份薪水,公司是老闆的,賺也是老闆賺,和公務員心態一樣!

本來就是,我是勞工我工作盡力有拿到該拿的薪水這樣就好了,管你公司怎麼營運,反正薪水不要少給我就好了,自己的事本來就比較重要
BookSilver wrote:
文章一開始就...(恕刪)

不知道你對華隆的看法
那些勞工也是很努力的工作
而華隆竟然漠視政府法令,
並且拒絕給付退休金給該退休員工
而政府本來應該跟雇主要回他應該要給的退休金
但發現要不到,竟然轉頭跟那些年邁的勞工要
不知道這件事是那方面出問題了?
難道真的就是勞工的衰小?
你的文章不過就是唱高調罷了!
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到我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