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的 就是要懂得 睜眼說瞎話
潘世偉︰外勞增加 代表經濟活絡, 對於薪資的影響,需有更嚴正的研究才能證明。
看了這句話 我真的很想死...
..外勞衝破50萬 勞團批政府管控失敗
.-字+字.自由時報 – 2014年5月20日 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外勞人數首破五十萬大關,勞團批評勞動部管控無效。
勞動部去年三月推出外勞增聘機制,讓3K(骯髒、辛苦、危險)產業只要多付就業安定費,即可增聘十%到三十%不等的外勞。
依比例開放 勞動部坦承難掌控
勞動部統計,至今年四月底止,透過外勞增額機制而增聘的人數已有約兩萬五千人,整體產業外勞已達二十九萬兩千多人,比去年同期增十九%。來台外勞總數更已達五十萬兩千九百六十六人,這也是我國外勞首度突破五十萬大關。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廖為仁坦承,民國九十四年後,外勞人數不再使用定量管控,而是常態、依比例開放,本、外勞之間比例需維持恆平,但人數難以掌控。
勞陣︰外勞遽增 已成低薪元凶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外勞人數在短短這二、三年來非常快速地增加,這都是因為勞動部一再放寬廠商雇用外勞的結果。當初採以價制量方式,規定廠商需多付高額就業安定費,依現況來看,就知道這樣的做法對於控管外勞人數是無效的。
勞團過去一直都認為,應該要檢討外勞政策的適當性,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外勞人數暴增,勞動部卻只是一再澄清外勞增加,本勞就業人口也增加;這樣的做法只是一再地向資方靠攏,讓企業主可以降低人事成本而已。台灣勞工陣線批評,聘用外勞跟派遣制度都是低薪元凶。
潘世偉︰外勞增加 代表經濟活絡
勞動部部長潘世偉回應說,外勞人數是按照制度逐漸增加,企業不能單獨使用外勞、也要使用本勞,且外勞增加代表經濟活絡、市場有更多勞工需求;對於薪資的影響,需有更嚴正的研究才能證明。
廖為仁也說,外勞人力上升代表市場總體勞動人數上升,增加非一夕之間改變,目前沒有實證可以證明低薪與外勞有直接關聯。
勞工學者辛炳隆認為,低薪主要出現在服務業,服務業並沒有引進外勞,主因還是在於整體的產業結構問題。孫友聯則批,台灣自一九九二年制度性引進外勞,潘世偉竟然還說要審慎研究才能證明引進外勞是否與低薪有關,簡直就是推託之詞。
william.tsai007 wrote:
外勞離開 所以企業會陷入空轉?
我也真服了你
外勞的工作沒人做 企業會不會調薪找人來做?
調到五萬 找不找得到人?
瑞士就沒有3K 工作嗎 人家沒引進外勞 為什麼不會陷入空轉 瑞士薪水十三萬台幣 起跳
日本沒有3K工作嗎 日本有引進外勞嗎 日本企業會陷入空轉?
我真得是不懂一些小朋友的邏輯能力...Orz..
企業找不到人 台勞就很珍貴 企業可以找到外勞 台勞就如糞土
事情本來就沒有那麼簡單.
問題常常是複合式的,
1. 高薪找到本勞作, 作出來的東西成本太高,定價定高,出口到國外沒人買,工廠倒閉,連白領的本勞都失業.
2. 高薪找本勞作, 作出來的東西成本高, 出口到國外, 還是很多人買, 工廠繼續經營.
你覺得 1 還是 2 比較有可能??
另外還有看護外勞,
請一個台勞當看護, 一個月起碼5萬起跳.
請一個外勞當看護, 一個月兩萬多.
家裡老人會生病的不是只有有錢人, 很多小康或貧窮家庭的老人也會中風, 骨折, 老人痴呆.
這些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台勞一個月5萬的薪水.
另外產業轉型人人會講, 問題是會講有用嗎? 做的出來嗎? 做出來的成功機率有多少?
一堆罵台灣企業沒有轉型的人, 你自己身為勞工, 拿過專利嗎?
如果你拿過很多專利, 認為企業轉型輕而易舉, 那麼就直接開家公司高薪聘請台勞,
實際解決台灣的就業問題比較實在.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