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安安~
前言,小弟今日上01不是來抱怨的,是跟各位大大說明為何職場徵不到人或找不到工作。

以竹科的現況目前徵才率還算蠻高的,不過人很難找,就算找到人也待不久。
這是什麼原因? 先不提人力派遣從中剝削求職者(這個後面再說)

徵才的公司老是有幾個先入為主的觀念:
1.認為現在大學很好考,很好畢業,覺得大學學歷是台灣全民化的學歷。
新竹科學園區很多公司先不問你職場經驗就先以學歷把你擋下來。
沒錯,有一些專科性質的工作內容是要大學才有辦法學的到基礎概念,大公司會這樣要求很正常。
而工作內容有沒有涉及到學歷所學或跟學歷相關內容,往往都已經是題外話了。
很多公司要求求職者需要大學畢業,然後工作的內容都跟大學所學無關。
然後一些小公司也跟著這麼要求,甚至還列出一大堆考試測驗而考試的內容往往也都跟工作無關。
為何不回歸傳統性質的方式教育新進員工你該做什麼、該怎麼做,給一套SOP去培育求職者?

2.某些特殊儀器你要會,而且會是很正常的,會的意思就是你要精通熟練。
這個我個人親身經驗,我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
我本身電子科系畢業,也具有水電經驗,從廠房巡檢到廠房修繕...,
但是我沒有執照,我從基礎的配線做到廠房規劃工程也做過監工、加強施工的外包商工廠安全衛生。
(不像現在學校畢業往往就有丙照,現在很多學校都會集體向內政部申請考試,一畢業就有該科丙照)
我的工作經驗從技術員升到工程師、特助,一做就是5年+,
從產線技術員做到廠務又做到總務經理的特助進了辦公室有辦公桌個人電話、電腦。(同一家公司)

近中年二度就業找了竹科某家算是大公司(智X科技,是個網路設備製造商)
告訴我說要具有電子科系基礎,要會檢測、拆裝拆焊PCB,大約是PE部門的工作,
就類似QE要幹的事,我大概知道是什麼性質,OK沒問題。
我去到了之後,主管面談,整個重點就被轉移到你會不會示波器,而且要非常的精通。
有一種被騙的感覺...,為何不在徵才上面直接說要精通示波器??
重點是還是開出28K外加試用期6個月要表現良好才讓你轉正職成為真正的員工!
今天我若精通示波器,我在竹科絕大多數的電子產業公司裡馬上就可以成為正式員工,
待遇至少35K+! (以我專科學歷,在學時示波器課堂老師也是簡單帶過,我到底是算會還是不會?)

很多工作內容可大可小,徵才的公司往往都是以一概全的來要求求職者。
所提及的工作項目就是以精通來處理,大多數公司完全都不會想要培育求職者!讓他做更久更穩定!
甚至有一些打者免經驗的名堂吸引求職者,真的免經驗會從頭教起的少之又少。

3.以22K的預設薪資來開始計算求職者的待遇。
不談服務業,在竹科或一般公司裡面你領22K夠不夠用,求職者心知肚明~
若舉例來說如果領22K,沒車、沒房、沒小孩,22K或許可以讓你存一丁點錢,但也不會太多。
首先要犧牲的就是娛樂跟物質生活,不用每個月拿錢孝敬你老爸你老媽,你才活的下去。
為什麼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為什麼台灣犯罪率高? 為什麼台灣自殺多?
跟22K沒關係? 我只能說環環相扣! (生育率低→犯罪率高→自殺多→生育率低→一直循環)

一個家庭22K+22K,生活費+小孩教育費,物價天天漲,
聽到風聲菜就漲,錢真心不夠用!! (該死的氣象新聞早就成為漲價的代言人)
更別談什麼保險、醫療、買車、買房...這種是有錢人才會做的事情。
22K家庭要擔心的事情是會不會哪天帶著全家大小一起去跳海或燒炭自殺。
不然不敢死的就是一起犯罪浪跡天涯處處為家。 這真的跟22K沒關係嗎?



古人云:人為財死! 一點都沒錯,台灣職人現在是為22K而死!



政府上有政策,公司企業下有對策!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成為壓死職人最大的推手、原兇!
政府政策
老早規定自民國86年9月3日起,政府單位就將「試用期間」的相關規定刪除,
在法律角度來說,其實並沒有針對「試用期」的規定,
因此,勞雇關係的開始,是從員工一進入公司,
開始提供勞務、接受公司的指揮監督就已經正式起算。

公司企業對策
徵才改為招聘、有期之聘僱,最常見的是人力仲介派遣公司的代聘。
因為勞基法沒有規定一家公司不能實施有期的招聘、代聘!
從很早的公司潛規,試用期三個月;到政府下令刪除試用期間。
(我還記得朋友的公司被檢舉,還因此被勞工局相關單位裁罰)

但是每一家公司都會怕用到地雷員工,面試時很會講,真的要做時什麼都不會。
又不能馬上開除或資遣,若直接叫他明天不用來了又會引發勞資糾紛。
導致人力仲介派遣公司大量竄起,搞的在地的台灣人每個都好像是外籍勞工一樣!

這時候公司企業就會很直接的跟你說多久才能轉正職(我還遇到竟然要做滿一年才能轉正職的公司)
最誇張的事我在某家世界知名的超級公司做了6年...,我還不是他們的員工(這個後面我會說明)。
不是正職你就是人力仲介派遣公司的人,任何一家公司隨時都可以用各種理由且不用負責要你滾蛋。
然後人力仲介派遣公司再幫你找其他公司的臨時工作,找不找的到工作就很難講了,要你等消息!
看似政府幫助勞工解決試用期的規定,實際上卻是把勞工推向更深的火坑!!
原本三個月試用期的潛規,現在卻變成三個月以上、半年以上的試用期;
而你賺的薪資還要被人力仲介派遣公司抽成,讓人力仲介派遣公司再吸一次你的血。
這不是政府幹的好事嗎? 政府是幫到忙還是幫倒忙?


全球第一知名企業台積電大量使用包商、廠商員工制度;其他知名企業紛紛效法!
您們相信嗎? 台積電超過四十%以上的員工都不是自家公司! 而是廠商、外包!
台積電早就不用外勞,甚至還對外宣稱場內所有員工都是 "有台灣身分證的本地人"
可是實際上是大多數是包商、廠商;非正式的台積電員工,比例之大令人咋舌。
台積電跟其他公司一樣都可以很不必負責的隨時要你走。
讓你的外包公司來解決你,這些外包公司的員工大都是來自於人力仲介派遣公司。
在世界知名美麗光環之下卻是如此的醜陋不堪。

我上一份工作就是在台積電,就是他們的外包駐廠廠商。
工作範圍涉及台積電內部機密單位,甚至任職期間我還有台積電公司內部專屬網內帳號。
發送的報表都是上呈副理、部經理級主管!
這樣的工作環境早就超越他們自家的基本員工了,為何我沒有資格是正式員工? 我做了6年!

因為台積電新任主管為求表現,裁減人力遇缺不補;
把多個部門合而為一,一個人額外再做至少三件以上非專科職的事情,我受不了離職。
(為什麼我不能做原專職工作,而新增加出來的工作視為正常應該要會,無上限的要求來逼退!?)
(所以導致於現在還再撐的外包員工各掃門前雪,就算發現潛在問題危機也視若無睹)
(我任職期間上報多少次潛在的工安問題、設備問題;主管都以現在沒有發生來帶過)

台積電零工安的真象
先不說他們自家員工比例過低,來談談台積電所謂的零工安意外!
會出工安意外的都是包商、廠商,責任歸屬因為他們不是台積電自家員工,
所以發生意外都不算是台積電的事。
再次說一次:在世界知名美麗光環之下卻是如此的醜陋不堪。

更別說台積電引發國內各公司成為殭屍企業的效應。
台積電賺大錢 為何竟成台灣低薪幫凶

現今面對台灣工業、就業;作為各企業表率的台積電
是台灣工業界中的一鍋粥中有一粒鼠屎還是一堆鼠屎中有一粒粥?
台積電目前經營作法、政策方針,是鍋粥還是鼠屎其實不難懂!
台灣工業因為台積電發光發熱,也因台積電讓台灣職人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在台積電做了6年都不是正職的我對於台積電真的有太多可以爆料了!



再回頭來談談一開始上面說的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 的問題!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這條吸血蟲一日不除,台灣難以振興就業率!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把我拉到台積電外包廠商,讓我在台積電以外包商的名義任職。
沒想到我被吸收,脫離人力仲介派遣公司之後我正式納為外包廠商 "駐點" 的非正式員工!

外包廠商向台積電開價,每個基本人頭近5萬價碼(特殊職位超過6萬)
我在台積做了6年的資歷,調過兩次薪每次1K,最後一次調薪實得3萬2薪資,
其他超過15K的薪資通通進入外包公司口袋。
外包廠商對我們做什麼? 老實講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教育訓練或是委外上課訓練!
很多地方的技能憑的是我自己的職場經驗,頂多開會告訴你某些工作時要注意的加強情項。
還有不要發生工安事件,只要一出意外就是走路。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對你的薪資已經抽很大,沒想到外包商抽更大! 又無法成為真正員工!
如果遇到廠商撤出該公司運氣好就是資遣,運氣不好就是把你再賣出去給其他進駐的公司。
其他公司接收你通常都不會按照你原來的薪資來計算,一切重頭,要就來不要就滾蛋。
(台積電很多駐廠公司都是來自於中南部,甚至於還有人頭的空殼公司)

打開求職網,無論是YES123或104或1111或518.....等;
幾乎都被人力仲介派遣公司盤據! 多不勝舉!
有一些人力仲介派遣公司知道 "人力仲介、派遣" 很不能被求職者接受~
還改名XX科技做為代表,等你投下履歷,打來的卻是人力仲介派遣公司!

為什麼我在你們這家公司工作跟你們公司一般員工無異,而我卻不是你們的員工?!
為什麼你隨時要我來就來,隨時要我走就走?! 不必為我的職場生涯負責?!
那些退駐廠的公司對於派駐人員完全都是一副擺爛姿態~
有良心一點的退駐公司會叫人力仲介派遣公司來處理你、安排你。
沒良心一點的駐廠公司會直接跟你說,公司即將退駐,你們自己去找過工作。
(台積電駐廠外包公司通常是1年1簽約,大致上可以做3年都不太會有問題)


政府有想過就業率為什麼這麼低的問題嗎?
政府有想過人力仲介派遣公司無時無刻像是吸血蟲般的在吸食我們求職者的心血嗎?
職人就像是人球一樣,人力仲介派遣公司就像是人口販子,無情的把我們賣了再賣!
如果政府政策規定在這家任職的員工必須是該公司的正式員工...,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還能生存嗎? 還能吸我們的血嗎? 就業率還會不高嗎?
職人還會沒有安全感嗎? 還會隨隨便便離職或找不到工作嗎?


如果政府政策規定在這家任職的員工必須是該公司的正式員工...,
第一個受衝擊的就是台積電這家超級公司,(台積電太多非正式員工的外包廠商了)
政府不管是藍政府還是綠政府你們敢得罪這家超級公司嗎?
張忠謀一跺腳一拍桌,整個台灣就要掀起來了!
富可敵國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一天到晚國內的公司企業喊窮、賺不到錢! 縮編、裁員! 勞資問題一再重演!
台灣的公司企業到底要賺多少才算是賺錢??? 這種沒有上限的問題一直上演!!
可是受害的永遠都不會是公司企業,受害的永遠都是職場的職人,特別是我們這種職場邊緣人!!
賠錢生意沒人做,在於賺多賺少的問題;
哪一家公司老闆會說錢賺太多??? 但是每一家公司都會說賺的不夠多!!!
在台灣我真的看不出來哪一家公司有所謂的企業良知、良心!!!
政府官員個個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只會選前搬牛肉,選後給菜尾。
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要看老闆.經理者良心.
台姬電不這樣做.eps不會高.股票分紅不會高.

我弟做1年1聘個人勞務外包.沒勞健保.所得不是薪資所得.
不能扣薪資特別扣除額.

優點-要去就去.幾點上班都可.
讚+1


x1166 wrote:
各位大大安安~ ...(恕刪)
x1166 wrote:
各位大大安安~ ...(恕刪)


非常同意原po的發言,跟我在科技業看到的現象一模一樣,人力公司就是吸血鬼,把你賣到一間公司當奴隸的人口販子,公司因可以不負擔勞工的意外或資遣等麻煩事且可cost down,因此非常樂意採用這種短期提高獲利的方式,又因如此環境下的員工必對公司毫無認同感而造成專業斷層,長久下來對公司的競爭力是沒幫助的,但企業為迎合投資人炒短線也很難改變這種雇用方式

但規則是上位者訂出來的為的就是保有既得利益,人都是貪心的,在這條件下要獲得應有的成果除非照著規則走或是離開它並自己去開創自己的規則外別無他法,我從不期望政府或是公司會為求職者著想,能保護自己的只有自己。

臺灣在政府與企業很難讓我有認同感,能出去就出去,能盡可能的朝有利於自己的規則走久往哪走,沒有人會幫你只有你自己能改變並幫助自己,臺灣已淪落至此,這是人人皆為己想的貪婪結果也是人性的體現,只能去想想並朝可自己掌控的規則前進了。

自古以來的人性醜態沒變過,差別只在現在是穿著西裝外表作古時候人吃人的事情罷了。

jeckmin wrote: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恕刪)

台積電給得起錢,再於台積電不願意扛這種責任。
才會產生找外包廠商進駐的策略。


進駐的外包廠商有很多竟然不是做廠內廠房施工建設~
而是在做他們自家員工的業務!

這好像就是穿著工作服,帶著工程帽,坐在辦公室裡 "敲鍵盤做施工"。
我是不是胡說八道,各位看官每天早上可以7:30~8:00到台積各廠後門去看看。
因為台積正門除了訪客是不開放給"非員工"進入的!
你們可以看看後門多少 "外包工人" 一一刷卡入廠。

前幾年興建P12廠其後門多少非台積電的員工入廠工作
滿滿整條馬路都是外包廠商,連摩托車都不容易通過,造成其他公司上班的竹科人大塞車!
這些人裡面有一半以上都不是建廠的施工單位。
都是台積駐廠人員,現在也還有,只是少了建廠施工單位,不過人的數量仍然非常可觀。

台灣很多公司都有問題。
連一些很基本的員工訓練都不願做。

例如樓主提到的示波器操作,
這東西根本很簡單,有理工背景的新人來,教沒多久就會使用,
根本不是問題。我當年去主機板廠做RD時,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也都沒碰過,
進去後跟著其他同事學著使用,也不過就那樣。需要面試時拿來唬人嗎?

台灣有很多公司,真的很low。
最好是讓它倒一倒,爛公司倒了,
真正用心經營的公司才會出頭。

x1166 wrote:
各位大大安安~ ...(恕刪)



其他的就不提了!

勞基法廢除試用期是因為要回歸到民法,勞基法是專法,反是沒有規定的就會回歸到民法,
勞資可以雙方議定試用期限!

只要是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做的! 就是可以做!
只要是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做的! 就是可以做!
只要是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做的! 就是可以做!
難得這麼長的文章我可以一次看完 發表一下心得

覺得其實不只台GG這樣,全台都是這樣的風氣,而派遣制度在國外已是趨勢

一、企業會有這樣的感覺,莫非大學學歷氾濫,以一個22K工作所需職能可能高中學歷就足以勝任,但若有大學學歷的人願意做,以22K的付出能得到大學學歷的附加價值,那選擇的傾向就顯而易見

但也並非高中學歷就找不到工作,只是要往較低階或勞力性工作較容易

二、很多公司都不願意訓練員工,只想用現成的人力,對公司而言辦理訓練意思就是要花公司的薪水、工作時間、學費讓員工學東西,所以乾脆不辦,缺什麼技能,就再找符合的人進來,或是請員工自掏腰包自學。公司都只想找有經驗的,不想訓練一個沒經驗的,結果就是社會新鮮人因為沒經驗所以很難找到工作

今年8月的新聞 → 據人力銀行yes 123調查,今年應屆畢業或退伍,且曾經求職過的新鮮人,現階段只有39.4%是「已經找到或正在從事正職工作」,換言之還有60.6%仍處於待業或沒有正職工作的狀態。

三、薪資停漲及倒退,其實不只台灣,美國這幾年也是,還有慣老闆太多..之類,先不討論。
至於派遣、外包,看看政府機關就知道,也是幫兇之一,尤其很多坐櫃台直接服務民眾的第一線人員,都不是正式的公務員,有很多不同名義進來的,如派遣、承攬外包、專案人力...etc,正式公務員在哪?大概都坐在最裡面的位置吧

這就有個有趣的現象,應該是正職人員應該要做的事,都被外包出去了,那正職要做什麼呢? 就是把自己視為管理者,天天看外包的人做的好不好,心情不好就挑你毛病,因為是他公司付錢請你來的! 重點是他如果看你不爽,約到就不讓你簽,或是加一些怪要求,就看你還要不要賺這個錢

話說把派遣制度發揚光大的,就是日本,維基百科寫道

日本在泡沫經濟崩潰前,大多企業採用年功序列制和終身雇用制。在泡沫經濟崩潰後出現大量派遣公司和派遣式僱用,使人力派遣一名詞於21世紀初期廣為人知。2003年,小泉政府通過派遣法擴及製造業的提案,是年功序列制大範圍消失的轉捩點,此後派遣人力的節省成本效果成為業界主流而持續成長,至今有1/3日本勞工是派遣僱用;社會上反對聲浪和問題也逐漸浮現,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景氣衰退使民怨達到高峰,年越派遣村的活動更導致自民黨的下台,但是低成本派遣勞工的缺乏保障、M型社會及少子化問題,與年功序列制的僵化與缺乏國際競爭力問題,從此成為了日本朝野和經濟政策拉扯的兩難爭議。

日本的派遣制度比起台灣是過之而無不及,那才是真的可怕
有興趣可以去看一部日劇: 派遣女王 ,反應出日本勞動市場使用派遣的情形

而反觀台灣,使用派遣最多的應該就是作業員,派遣的目的就是讓公司在淡季的時候可以順理成章的把你解僱,公司分紅的時候不分給你,公司的各項福利跟你無關,因為你~~ 不是本公司任用的正式員工,你是屬於派遣公司的員工
想要獎金?跟派遣公司要,想要三節?跟派遣公司要....哈





派遣制度很有問題,他很有可能是公司高層的另一種汙錢管道。

作法很簡單,大老闆的親戚在外面成立一家派遣公司,
然後公司都固定從這家派遣公司找人力,中間的油水
全都落入自己人的口袋,肥水不落外人田。
這樣汙錢又合法又簡單。何樂而不為?
阿里巴巴的馬雲
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吧
他自己承認學歷不高
但是自己企業徵才時也是從學歷著手
所以當他被問到這個問題
他自己認為有問題 要跟人資單位好好談談

學歷 當然無法決定一切
但是台灣企業又無法真正確認落實實習這個階段
所以要保障企業又要維護勞工
錄取先決當然先看學歷
因為國家社會先幫你篩過一次了
不過當教育制度出問題
連帶受著牽連
看得懂我說甚麼就好
在這大環境之下
該念該讀該考就認份一點
除非你在這圈子混出名堂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