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在日本工作將邁入第三年
從這一兩年來看台灣的發展覺得...
台灣真的在退步
我們公司是跟台灣工廠談單做OEM回日本賣
我老闆是台灣控,跟台灣做生意做了30幾年
每年3月都會去台灣參展,看新商品談生意

我2016年10月入社,2017年3月也被帶去參展
2017的時候參展人數好多,參展的商家也很多
世貿用了一館、三館才辦得起這個展。
來自大陸、香港等..很多國家都來參加這個展尋找商機
人多到真的是水洩不通。

當時覺得台灣還是很厲害,MIT的招牌還是很屌。

2018年再去參展,很明顯很明顯的客人變少了,
世貿三館有開,但是參加的廠商變少,
來參加的外國廠商也少了。
裡面很空,跟17年比起來真的差很多。

今年2019年,看了該展的官方網站,世貿三館沒開放了,
只剩下一館,參加商少了70幾間
17年跟一個大陸的廠商有談到生意,結果19年說不會去了。
因為沒成效。
他們說參加台灣的展不如去參加上海的展。

老闆說,台北這個地方在他的印象裡應該有10年沒變樣子了。
除了世貿前面有個很大的愛迪達以前沒有以外

我老闆本來完全不做大陸人生意的,因為覺得大陸的東西沒甚麼品質,
雖然便宜,但是要幫他們的產品擦屁股反而花更多金錢。

但最近老闆反而開始往大陸那邊去找產品,不知不覺大陸的東西開始跟台灣差不多
甚至比台灣好了
也跟我說以後可能都要去大陸出差不會去台灣了叫我台胞證要準備好。

短短三年不到台灣真的那麼差了嗎?

或許我只在我這個業界看到台灣的不進則退
其他地方或是其他業界有成長也說不定
文章關鍵字
好幾年沒有上01了,您這一篇是我那麼多年來的第一篇回文。
您自己都提到,公司是跟台廠談單做OEM回日本賣,所以您想表達的現象對我來說並不意外。
台灣很多廠商都已經自己去跟中國廠商OEM東西回台灣賣甚至外銷了,所以他們不來台灣參展很正常。
要找便宜跟代工的客戶自然都會跑去中國找,所以你也不能怪日本公司政策改變,也不能說台灣退步,因為這是市場趨勢。
很久前政府就說要轉型,不要一直做代工,要著重於研發,一直代工,拼的過中國跟印度東南亞嗎?

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中國,但自由市場就是這樣,哪裡便宜往哪裡跑,樓主自己要有體認。
自上海展成立之後,
台北會走到這一步並不意外,
只是你看到的比較晚,
台灣的廠商是靠著技術及品質,
但這個優勢不能保有多久,
現在大陸起來了,
有產品又有市場,
上海自然為了集聚地.

這是時勢.
其實不是台灣退步了, 而是別人進步了, 台灣沒有再進步或是進步速度比別人慢.

以樓主寫的來看, 樓主的老闆是各方面都很熱愛台灣的, 但是即使如此,
中國趕上來之後也不得不轉去跟中國做生意. 在這個世界上是有「競爭」
這種事的, 不過很多台灣人十分喜歡安於現狀, 有錢賺就好了為什麼要
改變? 代工那麼穩搞什麼燒錢的研發跟品牌? 反正我把成本再壓低嘛~
單子接得到就好啦. 所以台灣一直在潮流上慢慢往後退, 一點也不奇怪.

不過去年開始大陸的台商開始回流回台灣, 因為我弟的公司是做工廠一定
會用到的基礎設備, 去年整個台灣的單子多了不少, 所以生產反而可能會
移回台灣. 幾年後變成大陸研發的產品或大陸品牌在台灣生產也不奇怪.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台灣人容易安於現狀,造成大部分台商沒什麼競爭力,這點無解
不,台灣的確是退步了,我不說業界如何,我只以市井小民買民生用品來說,例如鞋子好了,以前看到mit確實是品質保證,後來在買鞋子時,mit脱線的脫線,內部版型有缺陷會卡腳(把鞋墊拿出來很明顯,還割鞋墊硬放進去的),反而大陸貨沒有這些誇張的問題,台灣真的沒有以前的老實認真了。
連房子看也是,現在的水泥厚度跟以前也是完全不能比的,如果你們能找到40-50年的房子,仔細比對一下,很明顯的。
找OEM供應商回日本賣
將SOURCING從台灣改成大陸
真的很正常

依這個條件來定義台灣的退步,似乎有點不夠力.

因為再過幾年
或許您老闆就要去東南亞找新的OEM供應商了
此時你如果也說大陸退步了.....這好像沒人會這樣解釋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玉澤演 wrote:
我目前在日本工作將邁...(恕刪)


你怪怪的,這三年才知道。

台灣三十年前就西進大陸!
我們這裡三十年前的製造業都跑去大陸
現在台灣的工廠收掉後。
光收租也比本業(只剩海外廠)賺錢。

這些是傳統需要人力的產業。
正如七十年代歐美釋放生產力到亞洲。
歐美到日本到台港韓到中國到東南亞到印度
最後來到非洲

而你們真的知道全球貿易市場的運作嗎?
呵呵🤭

ASF9999 wrote:
你怪怪的,這三年才知道。
台灣三十年前就西進大陸!
我們這裡三十年前的製造業都跑去大陸
現在台灣的工廠收掉後。
光收租也比本業(只剩海外廠)賺錢。
這些是傳統需要人力的產業。
正如七十年代歐美釋放生產力到亞洲。
歐美到日本到台港韓到中國到東南亞到印度
最後來到非洲
而你們真的知道全球貿易市場的運作嗎?
呵呵🤭

產業一直外移,薪資一直下降也不是這三年才有的事
現實的是做一樣的事情人家有比你便宜的人力,比你廣大的市場
剛入社會...
知道台灣變糟
但沒想到那麼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