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出走到大陸: 深圳最低工資約2100人民幣(可能有高個100), 在工廠工作12個小時禮拜六正常上班加班, 一個月約4000~6000人民幣, 這是台灣勞工要的嗎?就是不要工廠才出走. 如果你想做台幹領導階層高級主管, 當然薪資高不只一些但是要管理百人以上, 還要有製造產品相關專業知識, 行的話來領啊, 不過這種人才新加坡香港台灣一流企業都在搶, 而魯蛇到哪邊都魯蛇應該領不來.
想領高額工資卻嫌人家台製產品貴, 研發製造這些台製品的台灣人不用領高額薪水這不是矛盾嗎?
如果您只是學校剛畢業, 在領薪水的同時請也想想, 是你的同事們在養您, 不然他們可以領更多
還是不行心臟夠大的請創業, 從負債個幾百萬開始當老闆吧
在這裡大聲說您的員工上到公司主管下到掃地阿姨, 每個年薪最低都200萬以上讓我們羨慕一下
我們都希望高薪, 您卻可以用您的「能力」選擇適合您期望的薪資和產業, 當然您必須具備選擇環境的技能而非讓環境選擇您.
等台商將技術跟資金移轉過去後,確實台商也在前段時間內也賺了大錢,卻發現大陸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
毛利越來越低,而且對台商的條件越來越不公平,後面台商就賣掉產業,回來台灣或移民其他國家,
剩下的就是大陸的產業占國際市場大多數了,也因為技術的移轉,
現在一些傳產的東西在台灣製造的品質還真的是比不上大陸...
當然台商貢獻不小,但是後續外商進駐大陸做品管跟設計,也慢慢被大陸吸收了...
如果以銷售來說,台灣的市場真的越來越小,一方面薪資是一個原因,可是人口數真的太少了...
目前台灣出生人口約18-20萬左右,也就是說,二十年後台灣市場主力的購買人口就只剩下18-20萬人了...
所以以經營銷售為主的產業必定也是蕭條。
最後我覺得這個原因是比較重要的,也就是產業勞動人數不平均,
近幾年因為教育普及化的原因,導致就業人口偏向單一性質的職業為主,
缺少人力的產業反而就業人口不足。而類似性質的產業卻因為供過於求,導致就業市場削價競爭。
畢竟如果老闆可以用22K請到員工...為什麼我要用32K請人呢?
所以覺得如果政府能夠以技職教育為主培育人才,對台灣的未來才有希望...
不過畢竟台灣每個政府的眼光都較淺短...要改變整個教育環境至少要一個世代的時間...
對選舉幫助真的不大...
綜上述原因,台灣在面臨產業與銷售能力下滑,教育制度與勞力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要怎麼提高勞工薪資...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獨立經營者經營的資源和內容和大公司的成本自然不同,但大公司又不可能放棄市場,必須要貼近消費者與這些小經營者在差不多的售價條件提供服務,公司毛利不佳薪水會高嗎?
而勞工的競爭也是市場導致,世界這麼開放,台灣的勞工成本高了,自然廠商會選擇其他較便宜的國家商品,這是符合邏輯的,除非發展更新的產業(大幅度的躍進),而若大陸工廠、東南亞工廠都有類似的技術條件,就得是這個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