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ong wrote:
個人申請真的很磨人。
簡章有載明倍數篩選標準,
大考中心也有歷年各校倍篩通過的歷史數據可參考,八九不離十。
問題來了,像樣的校系經過倍篩後,
全數都會超額,必須要超篩。
然而政府規定不得揭露超篩級分,
只有網路上片段的非官方數據可參考。
這有點不踏實。
不知道如何判斷可否通過超篩呢?
去哪找參考資料?
參考過去幾年的大數據外,只能說碰運氣,像去年因為疫情,各校的公衛系突然跳好幾個級分,而且台大公衛系有1314人選填,一堆人浪費了一個志願。
有些學生參考了過去幾年的大數據,結果最後一個志願都沒上的也大有人在,只好含淚準備指考,磨人的很磨人,實在講,還是指考(類似以前的聯考)最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