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的真象是: 再吵,可能真的連 15K 也到不了!


ru8xj411 wrote:
我是覺得樓者的意思是...(恕刪)


照這種說法昨天新聞還在猛報大同研究生在卡達的研究生活費每月就六萬台幣, 還不含其他住房等津貼, 博士生更高, 問題是如果他在台灣面試大概會遭遇哪些情境?

理論上他就算錄取了一開始也不會從管理階層開始或領導等級, 也是從一般工程師開始, 這部份無爭議,

只是在於, 面試前, 他們大概會遭遇哪些, 首先不是國立, 大概就扣分了, 學歷就可能先略過, 就算學歷能夠被納入,

再來是經歷, 以台灣老闆或用人立場, 那些經驗都是研究所時期產生. 跟企業面臨的情境不一樣, 要嘛略而不計要嘛打折計算, 打折也許因為是還有點產業聯結

再來也許就是口試刁鑽透過否定方式美其名測其EQ, 其實還有打擊要開口待遇的成份, 讓這些畢業研究生覺得只值此價,

當然有時面試時要不要用, 也許是一開始面對面就決定了, 只要筆試成績不要太差[性向測驗是個?], 當然雖然很喜歡這些研究生但因為待遇公司就是開不高, 常以薪水(薪水拉低降低老版固定支出)加績效紅利方式誘引, 然後號稱公司很有前景只要如何云云, 就能調或者給予紅利獎勵, 但恐怕給的機會呵呵..

只是卡達敢給, 台企大概只會搬出: 對我家還沒戰功一切依企業敘薪方式辦理[還比陸企外企低], 雖然無錯, 不過有可能把人往外推吧

cg6789 wrote:
這兩天大病一場,躺在...我猜大部份的廠商大概都會選擇飲鴆止渴的選項2。(恕刪)



cg6789 wrote:
直到我看到我的選項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gO_8spCu29M
就是自動機械手臂!



用大量複製式的生產設備,生產同等級的產品,而沒有提高附加價值,是風險更高的飲鴆止渴
拉開利潤額度,才是生存之道!

賺錢的中大型企業,幾乎都是靠研發或行銷
被模仿或削價競爭時,就再一次研發或行銷;不然就關廠

做研發的,不會是22K,但是江郎才盡時,可能會沒頭路,如同老闆關廠
做行銷的,可能第一波被裁員換血

風險,一直跟利潤作伴


最近吵的人,重點在於
不想承擔人生的壓力和風險,不談知識能力,要求一個齊頭式的保障

那天在新聞上看到那位媽媽一直大分貝的追罵追問
心裡不禁想問
現在的環境雖不好
但真的有只領一萬八的嗎
有,應該也不多吧
今天為什麼他的女兒只能領到一萬八
又或他的女兒為何要去只願付他一萬八的公司去呢
到底是誰的問題
今天同樣有人月入十數或甚是數十萬
為何他的女兒沒有人付他這各薪水
你有多少的行情自然能領多少的薪水
一直喊要政府幫忙
不了解他的點再哪裡
---------------------------------------------------------

為什麼別人能進到世界百大二十大 領導人決策和眼光不是最重要的嘛?
今天同樣有公司可以給到含獎金數十億 數億高薪 甚至高階主管隨便破千萬 高級專員600萬 都是最基本的
為什麼你要當只能給22k的公司? 人家去殺豬都破十萬 是因為國外一頭豬賣20萬?
因為妳公司只有22k的本事 所以只能付22k的薪水對吧
不了解妳的點在哪 公司窮到連新進員工都給不起80k 不知道是誰的問題? 為什麼別人做的到?
為何整天只會怪罪剛出社會的人 而不是經驗老道而且能做決策的自己
抱怨ok阿 就用220k去請挖角超專業不就得了 幹嘛只肯22k又嫌別人不好用
台灣50%勞工不到3萬 行情和薪水 自稱科技台灣 自己很高尚很努力 別人多爛
那薪資是要跟哪國比? 全球化時代不是往前看 講到前多又開始說台灣哪裡有 當然比國外好的阿
還是跟越南在比? 比停了20年的薪水 比時間久的嗎?
ZODD wrote:
今天說難聽點年輕不是原罪,而是今天把台灣帶領到現在這地步的中老年人才是元凶...


你先去把最愛吵這些的立委叫下來

一整年在打屁 , 得到會期要傑就加班趕進度 , 批拉啪啦過一堆法案 , 代表平日都在混

台灣領得多

最沒產值的就是這票人

台灣的中小企業主真的有它們的一把刷子

丟去國外沒有政府協助自己打天下

用個很極端的比例 , 老闆還能發 22k 出來 , 這些立委做了啥 ? 通通只有意識形態在作祟


就是拉 wrote:
為什麼別人能進到世界百大二十大 領導人決策和眼光不是最重要的嘛?
為何人家可以給到含獎金數億高薪 甚至高階主管隨便破千萬都是最基本的
為什麼你要當只能給22k的公司? 人家去殺豬都破十萬 是因為國外一頭豬賣20萬?
因為妳公司只有22k的本事 所以只能付22k的薪水對吧
不了解妳的點在哪 公司窮到連新進員工都給不起80k 不知道是誰的問題? 為什麼別人做的到?
為何整天只會怪罪剛出社會的人 而不是經驗老道而且能做決策的自己
抱怨ok阿 就用220k去請挖角超專業不就得了 幹嘛只肯22k又嫌別人不好用
台灣50%勞工不到3萬(恕刪)


1. 說得有道哩!
請教一下: 80K工作的應徵條件,錄取率? 可否發一下善心,請18K媽媽帶女兒去面試?

2. 台灣至少有2萬個50K的工作缺工,而且持續開徵中
我相信若是開放外勞的話,這些工作大部分可能就媒合成功,但是政府目前有設限
請教一下: 喊薪水低的,為何不嘗試?
這篇讓我看到

一個創業成功的奇才

用28000請台清交的碩士

奇蹟奇蹟

------以上題外話啦 別介意--------------------



其實這個社會每天都有人創業
每天都有人創業失敗

當下這個時間點你是成功的
你來發文OK

但你永遠是成功的嗎? 你永遠是雇主嗎?
遇過計程車運將之前是老闆的不少

你怎麼對這個社會
這個社會到時就怎麼回饋你

但不是現在
也許5年~10年~20年
你的身分地位又會不一樣

<以上的你非指樓主,只是指一個現象>
之前我隔壁鄰居一對夫妻要我幫他姪子介紹工作看能不能進我服務的公司, 而他姪子也是學相關科系的, 我想可以給他一個機會, 於是請他姪子準備履歷跟Power Point介紹自己專長跟熟悉的專業, 因為好幾年前我為了準備現在公司的面試, 除了白天8點開始上班到晚上10點下班(那時我在前家公司正忙幾乎都天天加班),晚上還K書K到半夜3點持續3個月, 最後面試在台上被10幾個工程師拷問了三個半小時的專業才總算得到這個工作機會, 所以我也期許鄰居姪子好好努力準備面試, 只要進得來一個月200K是基本的~~但從此他就再沒來找我了~~當然不是說我就多利害或多拼, 只是我覺得工作態度要表現出來, 即使18K也會是短暫的, 很快就可以跳上去了~~就像我在前家公司別人每年加薪都一個月加不到1000, 但我一次就跳3000...另外說明, 我只是爛大學的大學畢業, 但在我錄取前有超過5個台清交的碩士面試沒上, 所以學歷很重要沒錯, 但非台清交也是可以靠努力補救的~~
領22K至15K的勞工能制作出產業用機器人嗎?
小客5509 wrote:
好笑了, 啥都不會的員工你幹啥錄取進來? 學校畢業層次落差大, 面試還不知道他能力在哪裏? 還不就貪他便宜好用作奴工最好, 用人政策有問題, 只會拿這種話說項, 不想想這些老闆搞不好在對岸也是被騰籠換鳥給拿掉, 不會升級只會幹一輩子的勞力密集, 台灣當這些老闆叫鮭魚?????


這說得好~完全認同,很多公司都追求廉價工人,反正便宜就好。

什麼都不會的員工還是有公司會用,或許是個無技能的職位。
但並非所有企業都追求低薪的員工,請一個沒用的人到公司的意義為何?每個老闆有他門自己不同的思維。

很多產業就是勞力密集的工作且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而這些勞力密集的工作往往願意提供較高的薪資,但願意做的人少。

今天多數的媒體與政府都在討論多數的“大學畢業生”(或碩,博士)的薪資偏低(不管是22k還是15k),
如你所說的,或許就因為什麼都不會,所以只能當奴工。

一個人的薪資由自己決定(綜合學經歷&工作態度)。
ZODD wrote:
思維的詭辯是很令人玩味的
22K的內容 重點從來不是領不到所謂的"高薪"
而是台灣整體勞工就業市場薪資結構"倒退十多年"
而台灣的整體經濟有衰退十多年嗎?
一堆人只會那邊喊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想當年我出社會就多少多少
當然現在我當資方了~也比照當年標準給
問題是這些年來沒有通膨?整體經濟所得沒有增長?
十多年前一碗牛肉麵平均50元,隨便打打零工一個月就兩萬出頭
十多年後的現在一碗牛肉麵平均100左右,拚死拚活責任制一個月也是兩萬出頭...
這種不平衡就是現在讓人最不爽的核心問題
中小企業的苦,我也能都待過所以能體會
而這就是資本主義 當競爭力不足 就是任人魚肉 不論是勞工或是企業主都一樣
反過來看 當你在靠北年輕人不經用 相對地你公司打不過其他企業創造營收時候,又是該算甚麼樣子!?
你會承認是自己領導無方嗎?還是又跳出來說年輕人不肯低就,政府無能不給利多,害我壓不下成本競爭輸人!?
真的要討論的是台灣為何會從所謂的經濟奇蹟淹腳目到現在的,再吵!?15K都領不了!?
到底是誰搞出這種局面的!?真的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嗎!?
今天說難聽點年輕不是原罪,而是今天把台灣帶領到現在這地步的中老年人才是元凶...


很認同,雖然同樣是老闆”但思維的不同“有不同的結果,相同的,只會靠北年輕人不經用(或怪政府政策)的這些老闆(公司)也是會被市場淘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