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事業齊頭式1.2個月獎金果然翻盤,畢竟還是有腦袋瓜清楚的立委~


寧靜海^_^ wrote:
既然科技業這麼好 那就大方地公佈一下公司名稱
我相信會有更多更好的人才願意去貴公司上班
你也算幫這好老闆一個忙
畢竟現在好老闆難尋啊
不然誰知道你是不是科技業的?
01嘴砲這麼多
搞不好你是公務員假冒的
企圖造成公務員與科技業的對立
...(恕刪)

對啊
網路上存簿明細圖片剪剪貼貼隨人編也沒人知道
問題是要做假也做得像一點
樓主存款簿隨身攜帶喔

我覺得樓主寫的很好,主要反對的是用階級鬥爭的方式做『齊頭式的平等』
如果這樣,我們不如就採取共產主義了

我本身也在國營事業上班,薪水說真的高也高不了多少餓不死而已
我高中的死黨四人他們全不是國營事業的人
但他們的年薪每個都是我的『兩』倍以上起跳
不過我不會去認為他們不應該領那麼高的薪水
因為選這份工作就是我自己人生的『選擇』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負責承擔結果


譬如說你如果羨慕人家公務員、國營事業薪水好福利好
為何當初年輕時不努力讀書去考上高普考

換個角度來說律師、醫師、機師甚至最近常上新聞的船務輪機師
每個薪水一定比一般人高
難不成我們也要去鬥爭他們嘛?
但其實他們也有一定的職業風險在

而且公務員國營事業員工薪水一定高嘛?
如果這樣,以前高科技公司的高配股他們沒享受到
若不講高科技,現在最流行的餐飲業(如鼎泰豐、赤鬼牛排)常常不也被說十幾個月的年終以上
可是公務員國營事業的員工經營績效在好,景氣在好
最高還是得受到4.6個月(以前規範)的法令限制
那有公平嘛?
可是為何有部分人 他們當初還是選擇要政府的薪水
也是希望有個穩定而已


我覺得問題的癥結點是在於政府沒讓經濟變好
沒有保障勞工的權力
但絕非要搞這些階級鬥爭,希望大家不要被模糊焦點

更何況經營不善的責任,錢領的多的也一定是經營高層
尤其是官派的長官們,絕非基層的員工
所以要砍應該也是該高官的獎金薪水

最後那些有心搞階級鬥爭的名嘴跟大刀一砍的立委諸公們
口口聲聲跟站在勞工立場跟幫國家省錢
但殊不知,他們所領的薪水一個月可能就遠遠超過所謂的4.6個月的獎金
真的不要再被他們騙了









sayes wrote:
個人認為郵局的郵差跟台電的技術人員(修電線桿)真的很辛苦,砍坐辦公室
的就算了,砍這種藍領的實在很不厚道~

我以前也會覺得很不厚道,
後來有幸接觸過某交通工程單位,
其業務包含交通號誌紅綠燈的規劃、施工、維護,
我發現事實上最涼、最爽、最會推事情、但外界卻認為最累的就是那些負責現場維修的人員(指公家機關的技工,不是民間廠商的維護人員),
在那個單位坐辦公室的承辦人整天忙得團團轉,
要辦一堆公文、要跑現場會勘、畫設計圖、核算數量,
負責現場維護的人(通常是適用勞基法的技工、工友)就只要等有人通報故障時才出去維護,
一看到還在保固期內的回辦公室丟給承辦人去通知廠商維護,
接觸過後觀感真是180度大轉變。
way0520 wrote:
我覺得樓主寫的很好,...(恕刪)


你講了一堆好像很有道理
但是卻忘記了一個事實
那個事實就是
軍公教或國營事業員工
薪水都是經過預算編列與審核的
百姓說砍
就是砍
沒什麼好爭議的

網友也說得不錯
如果覺得外面的工作比較好
年終可以領超多
那就趕快辭職到外面去找工作
簡單來說 要不要當軍公教 是自己選擇

想穩定 想工作時數少 想福利佳 那就去考

本來就不可能全部都平等

公務員是國家行政命脈 如果沒有保障 變動幅度很大的話也不見得是好事(當然貪汙跟不努力的那耶該打)

當然我不能否認有很多不認真的軍公教 但也不需要每次都以群體一直批鬥

該砍就就砍 但我覺得臺灣現在是用民粹的方式在砍

因位在怎樣 私人公司也不會受民粹影響

公務員是因為頭的關係 會有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問題 有時候根本就是為了吵而吵

民眾也只會為了不爽而不爽

簡單來說 每個人都是顧自己利益而以

如果你在私人公司坐領高薪 你根本就不會去在那邊抱怨什麼

同樣的如果你是坐領低薪的公務員 妳也不會多高興

並不是每個公務員都領多高薪或者多穩定

很多都是約聘也是繳勞保 重點在於每個團體都會有很多不同面向的人

如何取得平衡點才是重要

照我看臺灣的體制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所以大家只會意氣用事

根本就沒辦法解決問題 我們看下去吧

臺灣這幾年的政治生態 到底是專業問政 還是意識問政 大家都心知肚明

繼續鬥 等全部批鬥完 經濟垮台 政治動亂時 再來統整 或許會比較好

大家都一樣齊頭式22K 這樣大家就不會吵了嘛? 搞不好一垮連22k都沒有

我沒有任何意識型態 只是單純認為 正確的是該做 但不是為了討好而討好

經濟不好 很多東西是該檢討 但是原因跟面像很多也很複雜

如果都只是吵一項弄一樣 永遠不會停止 都是吵吵鬧鬧的社會氛圍

風水輪流轉本來就是不變的道理

只不過現在看到的是 我領怎樣 你就只能怎樣

在怎樣吵也是薪水較低的這群人 不管是勞工還是國營事業人員

真正領高薪的一點也不受影響 決策者也就是不受影響的那些人

親愛的馬桶 wrote:
對啊網路上存簿明細圖...(恕刪)

既然網路上隨便找本存摺正本來po閣下覺得不難 ,那我願聞其詳,但請記得現在有個資法喔,若不是拿自己的恐有潛在性的風險,本樓的重點是齊頭式平等是否合理?請勿失焦了,

f2003ga wrote:
坦白說以你現在的月薪...(恕刪)

F大您說的是事實,所以小弟也是時時告戒自己要少花費,多儲蓄
感謝您的建議。
way0520 wrote:
我覺得樓主寫的很好,主要反對的是用階級鬥爭的方式做『齊頭式的平等』
如果這樣,我們不如就採取共產主義了

一直以來公家機關就像是共產主義國家,
努力做事的人、打混摸魚的人領一樣的薪水,
頂多差在考績差個0.5個月,
說真的,根本無法反映出個別員工的努力程度和貢獻度,
拉開考績級距,
10%優等領6個月、40%甲等領4個月、40%乙等領2個月、10%丙等及丁等,
丙等別想領考績獎金、丁等馬上回家吃自己,
這樣才能讓員工不再有吃大鍋飯的心理。
ncvt wrote:
10%優等領6個月、40%甲等領4個月、40%乙等領2個月、10%丙等及丁等,
丙等別想領考績獎金、丁等馬上回家吃自己,
這樣才能讓員工不再有吃大鍋飯的心理。...(恕刪)



不過放100個心
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只要有丙跟丁等
我們的公務員就會說::輪為打壓異己的工具
最好只有甲跟乙輪流

其實我們的公務體系本身就是他們口中最喜歡說的共產黨
只是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而已

doris1988320 wrote:
怎麼前面居然很多人說國營事業員工沒競爭力?
我怎麼認識很多台銀.郵局的員工都是台 清 交 成畢業的?
其實國營也沒大家想的那麼爽
有時候虧錢也不是基層的錯 但瞧瞧現在 被砍的都是基層的福利
立委大人的福利就都不用砍 馬總統的年終也完好如初
總之 我以前很愛台灣
但現在 真的覺得台灣是鬼島無誤
媒體的偏頗暴力 民眾的短視膚淺 政府的無能施政
總總的種種 就是讓人傷心


看看討論區多數人的言論就知道了
大部分人都是眼紅這個,鬥那個
覺得這個不合理,那個不正義,大家互相砍福利.
接下來矛頭指向誰? 誰知道?
以前的台灣人,看到哪個福利好,薪水高,又輕鬆.
就努力讓自己變成那種人.
現在的台灣人看到哪個福利好,薪水高,
就開始看他們工作"看起來"辛不辛苦,不辛苦就鬥.

這叫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台灣面臨的困境就是台灣本身的技術能力無法提升,
產品附加價值不高,也沒能力做出附加價值高的東西.
商場上節節敗退,工作努力也沒有相對的回報.
當政府把手伸進我們的口袋要更多的健保,勞保,油價,電價後,
就開始引爆這次的階級互鬥風暴.
hell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