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猴王也只是吃比較大隻的香蕉而已.
猴王想吃點肉,
有隻猴在其他猴群做小角色也很久了,
也想吃肉,於是一拍即合.
打了一隻羚羊,嚐了肉味之後,
猴群銳變了,
斑馬,牛鈴成為每天的餐點.
狩獵吃肉吃了多年,
猴兒們練出一身絕技,
這猴跟帶來的猴拍檔正想找機會吃大象...
但猴王說話了,
經過多年草原上的追逐,
身心感到困頓疲乏,
對肉的慾望也減低了,
想回到樹下等香蕉熟,
然後大家分一分就好了.
這猴與拍檔猴仰天長嘆..
感念猴王給機會證明自己能帶領猴群狩獵,
且放眼望去,
其它猴群也沒這分的香蕉多,
所以這猴目前沒要離開這猴群.
況且其他狩獵的猴群都是猴王帶隊,
不需要衝鋒陷陣的領頭猴..
而某種無法改變的因素,
這猴也沒辦法當猴王.
很誠懇的請教樓主,這猴該如何是好~
有一個案例,說12年像三四經驗
我只想說幾句話
不是每一個職場都像樓主好運,肯付錢給你學,你大概沒遇到那種很苛薄的主管,你只要做好本分
另外還有一種是,公司根本沒那種業務,也學不到
這時候,大概就只有往外學
但是要有資源,如果像台北那種資源,要什麼有什麼,看看經濟部開的檢定人才之類的課程99%開在台北, 9%在新竹,剩下不到1%才是台灣各縣市,請問要怎麼往外學??
---
要成功,個人才華,運氣,環境很重要,簡單講,就是天地人
並不是樓主講的,培養成獅子就有肉可以吃,
我看過兩個的,只會日文,結果讓她們找到日商的工作,不用賣肝,薪水4萬多/5萬多,一輩子爽歪歪,有什麼才華,我覺得是沒有...其中一個連電腦都很破,負責什麼..總務,就是買日幣回日本,服侍日本主子,訂機票飯店高爾夫什麼的..這2隻猴子,吃著大魚大肉
但是故宮等機構,要一個英日文員工,開薪才21000...還有飯店業也不少開出這種薪水
還要會英文
Ricado wrote:
如果自己要選擇裝成猴子,人家看不出你的實力,就會認為給你香蕉是剛好而已,那是誰羞辱誰!
嗯
不是完全反駁樓主的意思,其實很認同"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性,不要放棄自己"
只是反應一下現實面,獅之所以不獅原因可能有很多種
樓主5x歲,大概跟我叔輩差不多
那一代的獅子好好表現是有機會香蕉變成肉的,
大戰剛過,遍地是機會,到處有需求
我父執輩就是這一種團塊順風車
小一點4x歲那一代,是我遠親比我大一輩但年齡有小的
開放順風車,一整塊未開發的市場等著挖
他們那一代的獅子還有辦法到大陸吃到肉,但他們也講白在台灣就算他幹掉所有台灣的獅子也吃不到肉
平輩如我,6x年次的,各行各業
我們這代運氣好的順風車在大家教育水準高,變獅子比率較高,也慶幸沒被諾貝爾獎得主的教改荼毒到的一代
無奈舞台已經被上好幾個世代填滿了
混的領域不同可能會影響他要扮演什麼角色的關鍵
如果他當猴位時上頭是狒狒,也是肉食但也吃不到肉吃的是霸王蕉,
不小心表現出獅子的樣子是會被狒狒群攻擊的
這也是我講的為什麼有時候要有智慧當猴子----就算你是獅子
如果他的業界圈子很小,跳來跳去都是相蕉的那種,我只看過去國外才吃到肉
國內的都是吃香蕉皮
如果他進了家族企業型的傳統產業,就會看到蛆在吃肉,那些獅子只能舔草根
只因為他的公司叫"蒼蠅號"
虎落平陽都會被犬欺
當當猴是為了果腹,要吃肉不代表一定要在猴子的角色中出現獅子的能力,
昏君底下無老臣,千千萬萬別忘了自己是獅就好(或說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標是當個獅子吃到肉也是一種)
如果時代不同
業界不同
老一輩同樣的道理是否適用?
我都在懷疑這一點,至今沒答案過
但我想從樓主的角度高度跟境遇,心態可能已經沒辦法從我們這一世代的角度或機會去瞭解同樣的事了
也可能不知,肉與獅的比例比起貴年代嚴重失衡
不要以為在猴位表現出獅才就一定有好待遇,當整個業界都是狒狒,你就算是龍都只能舔草根
不要以為獅子打得過狒狒群
老一輩的資源全掌握在他們手上,標準他們說了算
球證旁證都是他們的人,你拿什麼跟他鬥?
----
另外,就自身朋友群工作經驗
裝猴才,私底下去別的地方找肉
跟表現出獅才等上頭肉分發來,通常前者比較有機會
所以我個人很讚同拿香蕉就辦猴事
至少我這世代需要某種程度這樣對應跟隱諱
Ricado wrote:
同樣的文章,看得人不...(恕刪)
裝猴子不一定是放棄自己, 人生不是只有香蕉或牛排, 人生還有很多很多值得去追求的東西.
有很多人裝猴子其實是放棄公司(甚至產業), 反正當獅子似乎也沒什麼用, 而且香蕉大把一點也可以吃的飽, 不一定要吃到牛排. 把時間跟精力留下來充實一下自己的人生(我是指陪小孩成長, 陪家人旅行, 培養嗜好等以前為了追求事業而放棄的那些事情, 而不是指上課補習這種東西).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喬治克隆尼演的一部叫做型男飛行日記的電影? 看一下吧.
一昧追求事業高峰或許是你要的,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 不是每個人都要過的轟轟烈烈, 平淡的人生也可以很幸福. 你可以要求自己不斷在事業上創高峰, 但請不要把這觀念強加在別人身上,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他要過的日子.
PS. 這種話通常是老人對年輕人講, 這次怎麼顛倒過來了?

但是年輕人要有夢想, 也要努力去實現. 時間, 體力, 可塑性是你們最大的本錢(我可不是指什麼要去澳洲假日打工這種等級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