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k wrote:
說實話, 商業市場裡...(恕刪)
大家都沒答到開版者重點..
目前開版者唯一能做的,就看非四大的事務所收不收..或者是 一般公司行號肯不肯收新人..基本上讀上去沒甚麼意義..
我記得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好像有個不成文規定..超過28歲以上不收L1....
開版者已經27歲 ...只有大學畢業..重點還不是一般生.是進修推廣學生....
財會稽主管..要有那個實務工作經驗(甚至相關產業經驗 ,駐外經驗)..才能跳來跳去的..
一般事務所出來去應徵有其優勢..不過半路出師的財會稽主管也不少..
財/會/稽主管能力 = 會計專業 + 實務經驗 + 察言觀色的能力 + 公關技能 + 管理經驗
這也是為何每年一堆會計系,商學系畢業...最後能站穩主管角色的人是少數.
因為職缺 ,時間點 ,運氣往往都不是我們能掌握的..
開版者也可以10年後再來看看貴年級至少出一個公發公司主管就好..看看他是不是班上會計最好的..
一點概念
不太需要去想在四大幹到合夥人,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可以看看現在勤業合夥人的平均年齡多少,下面卡住的manager年齡多少
你就會知道合夥人這位子,幹到退休都不會有你的機會,這就是現在的台灣現況
大部分四大的人都是想著幾年後跳槽去客戶端
但這不代表給你隨便就拿到什麼CFO的位子
大部分人是因為在四大太疲累,到客戶端較穩定且不會餓死
但多半錢會領比較少(身邊有許多例子)
我唯一能給予較實際的建議是
在四大盡量往金融業多的組走,搞懂金融業的產業結構和業務模式
幾年後去銀行面試MA,這是一條與會計較有相關,又真正有"錢"途的路
家中有會計背景的長輩,我自己是財務相關科系畢業(accounting minor)
我必須認同這串一位講的話
會計確實是讓你不會餓死,但錢途? 以現在(在強調一次,現在)台灣的會計市場,不要太妄想了。
在這邊不是去軟性定義"多少錢才夠",這樣是無意義的。
會計永遠都有缺,但事實上做會計多半就是低中~中偏上收入,
自己能開業的,當合夥人的會計師少之又少,不需對這產業有過多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