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是雇主願意用多少錢聘請員工。有些工作因為需要,但找不到人,就是要提高薪水。我十六年前起薪三萬,現在新人起薪四萬,有同行在新聞上開出新人起薪五萬,(詳情不了解,可能獎金都算進去了吧?)因為不可或缺,一定要招到人,薪水只能往上開了。想賺錢,可以看什麼工作門檻低,起薪不低,去應徵。假如上一份工作年資無法為下一份工作加分,就要考慮轉換跑道了。我妹從社區保母,跳到坐月子保母,坐月子保母做出口碑之後,薪水是可以談的。要比較收入高低,怎樣也比不過她之前做房仲的獎金,但是保母比較穩定,市場需求大,而且經驗多了,會越做越輕鬆。
貓貓籠九 wrote:如果你職場態度跟01...(恕刪) 我的發文只是反映現實,敢不敢來做我的工作,贏的了我再來嗆人。憑一篇文章看的出我的工作態度,要不要改行算命?先照照鏡子再來說要給別人多少薪水我只不過是在一個地方待了一段時間,已經盡力過,也當過最高峰的那一個,最後看透台灣許多的公司只是用來降低成本
還是要看公司看運氣以下大概是我薪水升的結果26k->30k->32k(換公司)->35k->37k->39k->41k->42k->45k->48k->52k->57k每當壓力一來,默默的催眠自已,危機就是轉機,所以薪水至少年年調整雖然不算快,但勉強好像還可以看,比不上版上年薪都幾百萬的但目前我帶到的人,大概在我領37k時壓力就受不了,離職了.....
不敢說自己能力目前很強,很強也不會在這邊但我只能說目前出社會,待過的兩個公司,真的都是環境發展性跟待遇沒那麼友善的,員工的流動率非常之大,到現在都還在找人找不到人,我想這不會還是我自己的問題了吧在這樣的環境,我也盡力過,也待了一段時間,當過績效最好的那個人,備受主管開會的肯定,可是到了最後,公司還是小氣跟節省成本優先,當他沒有辦法從你身上繼續壓榨出高額的利潤時,就給你很低的薪資,讓我覺得自己非常的不值,也非常感嘆台灣的就業環境跟供需.我自認已經是能力跟努力比同事強很多的人,從績效也看的出來,但還是不免覺得,如果能夠選,我寧可出生在美國或澳洲,當個收銀員,可能都過得更快樂點
最近公司同事屆齡退休的一堆,從去年別的單位就一直在補新人,聽說常招不到人,大學畢業,薪水4萬多,年薪60萬以上,設備運轉保養修護工作,今年公司調薪超過4%,問有被錄取的新人,都是公司同事介紹的親戚朋友,外面根本不知道有此招聘資料,我笑這個叫近親繁殖。月初碰到一個APPLE上班的人,它們也是如此情形,所以一些好的工作機會,不在類似104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