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不看好飲料業,很多地方開的比便利商店還多,便利商店現在的利潤都不比以前了,但便利商店能賣的東西及提供的服務不少,還是可以維持利潤的基本盤,飲料店已經很多,還不斷有沒見過的品牌冒出來,開飲料店的進入門坎低,類似的東西很容易複制,會喝飲料的就是那些人,還是很多不怕的把飲料店當創業首選,反正一直有在開的,一直有在收掉的....我反正從來沒買過那種飲料,有水喝就好了.
paul_1116 wrote:不管是台流, 台留...(恕刪) 我認為台流只能當做一個現象 當然大陸人有些對台灣人是不太友善啦~抱歉~我並沒有酸人或是讓人不舒服的意思如果得罪或讓樓主介意 還請見諒~~當然我承認台流中有很多不好的例子但也有不少台灣人重新開始後 順利的開始新的工作和事業 甚至另有一番成就至少我有不少朋友都是 我也祝福樓主 成為下一個成功的例子 ^^回到台灣 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 我相信一切都會順利的只是有點感慨而已 現在年輕人要去大陸就業 我都會勸他想清楚畢竟兩岸跑來跑去一陣子 已經可以明顯的知道 跟十幾年前都不一樣了....
erwin_cat wrote:非常不看好飲料業,很多地方開的比便利商店還多,...(恕刪) 台灣目前的街邊飲料店的狀況如何,我倒不太知道,可能是供過於求了不過我提一下我知道的上海Coco's因為我有一個學長是拿下上海某區的區代理,我另個朋友則是在Coco's總部工作,因此略知一二根據我朋友告訴我學長的狀況,他目前大約開了40多加店,每家店的平均月營業額是18-22萬,就算20萬好了40x20=800嗯,月營業額800萬,年營業額9600萬我朋友說今年年初總部分發利潤給我學長分成超過千萬!!!PS: 上述金額是人民幣此外,最近上海最夯的連鎖飲料店已經由Coco's轉成一點點(50嵐)
paul_1116 wrote:台灣目前的街邊飲料...(恕刪) 8年前我還在昆山時買過1次coco.....暴難喝,然後就不會買第2次了.可能我只喜歡喝自己泡的茶,挑自己喜歡的茶葉,那種店賺不到我的錢,自己買茶葉的費用未必比買現成飲料低,都看消費族群.好像年紀有點大的,自己泡茶的多,習慣喝茶的,基本是天天泡,年輕的習慣買那種糖水...這年頭糖好像不用錢的樣子,越甜生意越好.冷飲對甜的味覺較不敏感,之後醫院又可以發一筆文明病的財.
key心事看是非 wrote:在中國工作了8年、38...(恕刪) 八年前來大陸上班的薪資條件都相對不錯現在的小朋友來大陸~ 薪資條件都不如當初了.啥返台機票啥的 很多公司都不用台幹條件請人了.這年頭有工作真的就燒香拜佛了!
key心事看是非 wrote:利用午休回覆一些大...(恕刪) 說到飲料店,之前也有同事相約離職開加盟飲料店一圓創業夢,結局就跟您描述的一樣,因為不願意被扒第二層皮,結果把第一層皮也放棄了!現在回鍋研發工程師以彌平虧損.......所以要成功必須是連鎖品牌的擁有者,看來樓主很清楚自己的階段目標...但....很現實的是,以台灣有限的市場與極度廝殺的競爭來看,飲料連鎖要做到快速壯大最後還是脫不了到越南/柬埔寨/中國大陸...台灣算是練兵兼龔固品牌...5~10年的時間來穩固感情與家庭也許是樓主的盤算吧...創業需要雄心壯志;先練功夫,沉潛後希望能走得比先行者踏實........樓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