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tler's Ambition wrote:個人經驗的主觀感受...(恕刪) 出社會十出頭年。年薪增加10倍。我學歷一直都是倒數的私立學校,文科系。台灣教育失敗? 我反倒認為是家長太過溺愛。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若不是含金湯匙長大的...)我承認目前工作不是真正自己想做的事,但也已在目前工作產業十出頭年。 (我真正真正想做的事是開出租DVD店....太愛看電影)誰不為五斗米折腰?要賺錢、受人尊敬。我個人認為"態度"最重要。至於啥是正確的"態度"?就看個人功力
台灣的教育制度並不完美,事實上也沒有完美的制度與人但升學主義並不只有存在台灣,你說的最自由的美國有錢的家庭,甚至小孩都還沒有出生,就要安排去好的幼稚園與預科學校買張可能的門票去哈佛,認識更有錢的人,還可以幫你寫推薦(快速通關)所以..沒錢社區學校或是野雞大學..別傻了,去哪裡都是看人跟看錢的看看Ben Stiller的人生剩利組Brad's Status人生不如電影那麼開朗和容易的
學歷高跟學歷好是不一樣的,學歷高,花錢花時間就可以有(例如我大學同學開派報公司,又去師大取得哲學博士,就是一定要博士就對了)。學歷好,智商要夠+努力(例如私立大學醫學系)。能力好,天賦+後天努力(公司大老闆)。
Hustler's Ambition wrote:個人經驗的主觀感受,...(恕刪) 講的很對我相信社會上普遍也知道台灣教育失敗但人生能找到自己喜歡或有興趣的工作的少之又少美國生活在底層的人生很悲慘有看到美國人全部的生活原貌嗎?絕大部份的人都只是在追著錢跑這種資本主義社會只要錢能不斷的湧出來就是人生最大的興趣
認同版主的大部分觀點個人對台灣教育失敗的觀點如下:1.根深蒂固的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的觀念2.很少引導學生思考將來要做甚麼? 也不會去發掘學生的隱性天賦,這也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3.學用落差太大 很多教書的教授老師幾乎沒在業界待過,一路家門校門到校門,產學落差政府不太重視,當然訂不出好的教育方針4.有些科系是專門技術人員的養成,如醫生 律師 半導體等等,這些科系學用落差較小,當然錄取門檻一定高5.很多科系是廢科,例子就不舉例了,通常都是一些通才教育的科系6.剛出社會學校是門票沒錯,但大部分10年之後看的就不是學歷了
作者好,年過40的我看到你這篇文章,感覺到的是你很有希望,人要學會自己要啥是一段漫長的道路獸性時期(小學以前)你主觀的想要啥但是大人不准你發展你的原始慾望,想吃糖果想喝汽水想看卡通學習期 (中學前)師長與父母被灌輸你需要啥,認真的去學習這些東西,但是搞不清楚是誰需要這些東西成人後老闆社會告訴要買房要娶妻生子,要賺大錢其實你需要的是? 你能做的是啥事情?弄懂慾望. 希望 之後到達了解 真的自己內心的渴望,這路一不容易PS: 怪任何人都是一種軟弱的藉口,彷彿沒有了佛地魔就世界和平, 事實上"祂" 在每個人的心中
Hustler's Ambition wrote:我一直到出了社會才一直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麼?這樣的環境跟教育耽誤年輕學生多久?真的很可怕。我是有賺到一些錢的,但我寧可做有成就感跟興趣的工作,我寧可領得少一點,也不要領得多卻做自己痛恨的事情為了養家為了五斗米折腰,很多台灣人都告訴你大家都這樣,但我相信人生不是一條公式,人生理應要有非常多種可能性才對! 別的不說,你現在做的工作是感興趣的嗎? 做起來有沒有成就感?
說得好不止教育失敗連家庭教育也一樣我從高中就領悟到這點當初國中選高中時家人就叫我選時下最夯的科系不給我選我心目中想要的結果我高中讀超辛苦的都亂讀不想讀高中完直接去當兵當完去讀自己想要學的科系的二專現在工作爽爽的錢也比一般人多哈哈哈轉眼十年過去當時時下最夯的科系退流行了觀察我周招朋友的情況只有對該科系有興趣的人做的工作才有學以致用沒興趣的現在都在當業務再看看台灣人哪裡好就做什麼結果一堆娃娃機一堆巴拉巴拉的這就是台灣人的教育教育出的盲目跟隨一堆不會走自己的路只會跟風的
Hustler's Ambition wrote:個人經驗的主觀感受...(恕刪) 台灣原本技職教育就還不錯後來被搞壞了什麼全民上大學,也是壞的教育政策不唸書的,讓她們上大學鬼混不只浪費資源,也浪費時間不如讓她們早些進社會,可以早些發現自己興趣,或該再進修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