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陸學生對於臺灣的一點點看法


asuka_zhang wrote:
反對黨可以公然違背美式民主最基本的勝者通吃(Winner-Take-All)原則...(恕刪)

這個沒用
西方說你是民主就是民主,不民主也是民主。如:新加坡、沙特
西方說你不民主就是不民主,民主也是不民主。如:俄羅斯、伊朗
今天說你民主,明天就可能說你不民主。如:伊拉克

其他太多,就不一一例舉。
樓主是學汽車行業的啊
最近發改委發布一條信息
不知道你注意了沒有
汽車和摩托車的合資企業50:50股權可以鬆綁放寬
不知道大大有何見解

近20年多年來一直未動的汽車國策將會升級到更自由更慘烈的競爭
保護主義將越來越弱
我覺得這樣做是讓外資進一步加碼中國市場
投入更多的技術和研發,完善其產品
當然也會進一步加劇中國汽車和摩托市場的競爭
自主汽車將會面臨更大更嚴峻的考驗
特別是逼迫國營汽車集團改革升級
加快轉型到品質路線和開發技術核心
中國汽車產業很快會迎來新一波的優勝劣汰,資源整合
那我很好奇,你需要我怎么样证明我是个大陆学生呢?
這棟樓真的越來越有趣了 ; 哈哈哈 .
我對中國的汽車市場有這樣的理解。

價格

中國自主品牌的價位大多在低端車拼殺,合資車的價位基本都在10萬RMB起跳,自主品牌的價位可以壓縮到5萬RMB起跳。
輕客以及很多商用車本來就是國內自主品牌的發力點,因為進口同類型車的價格實在是太高。

中國現在的貧富差距很大,所以光是價格因素就不會因為進口車鬆綁而選擇高級的進口車。

市場

政府最近通過法案,要求採購自主品牌或者合資品牌的轎車,價位不得超過40w,這算是變相保護自主品牌,也打擊了腐敗。自主品牌很多一部份的訂單都來自政府。

很多農村家庭也會採購第一輛車的時候選用國產車,因為價格親民,這是一塊很大的市場。

品牌

可能你對大陸的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不太熟悉,我可以推薦你看這幾個品牌的汽車: 長城,比亞迪,榮威,觀致。
這幾個牌子的競爭力我覺得還是有的,可能會被進口車打敗,但不至於一敗塗地。

發展

國內汽車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

國人普遍喜歡實用逆向思維,也就是模仿,模仿的學習曲線來的短,能很快跟上。

政府重視汽車行業等重工業,因為這是國家根本。

國內的汽車從業人員的熱情是我為之奮鬥的動力。

但是先天不足之處也太多太多,發展的道路可能很崎嶇。

PS 順便說一下,我最想買的車是就是還未出來的2014 Accord Euro(國內應該會叫思鉑睿)或者是最高配置的ATS。

dongmark wrote:
樓主是學汽車行業的啊...(恕刪)

mo32750 wrote:
這點我不能同意.根據...(恕刪)


我覺得樓主和您所言皆有欠妥之處:)
台灣的物價相對收入來說應該算是比較便宜的,22k的購買力肯定強於2000多rmb。
我覺得應該這樣想:22k在台灣應該算是比較低的收入,就像大陸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只拿兩千多元人民幣的工資,也算是比較低的。
至於便當價格,確實台灣價格低廉。但是大陸民眾天天在外面的餐廳吃飯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在單位/學校食堂和家裡就餐。而且像是沙縣小吃/蘭州拉麵等全國都有的小餐館,幾塊人民幣就能吃一餐。
而像圖書之類物品,大陸的價格會比台灣便宜很多。
一般大陸的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不知道在台灣這邊情況如何?(不考慮租房費和油費,因為大陸學生一般沒有類似的開銷)
cbhsj wrote:
我對中國的汽車市場有...(恕刪)


今年有2家中國汽車品牌進入前十銷量榜
http://www.autohome.com.cn/news/201402/724913.html

你覺得5年後會不會有更多自主品牌異軍突起
我最看好吉利和傳祺
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核心技術掌控
也願意投入研發
浙商和廣州的資本足夠強大,可以為其後盾

而長城如果不在品管和技術研發上更進一步
不看好

榮威因為上汽集團有大眾和通用兩個數一數二勢力的介入
上汽很難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自己品牌的開拓上
發展不會快

長安今年有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明年要再看看整體的規劃

奇瑞改制后暫時看不清未來的道路

比亞迪未來會成為引領時代的車企
看好

中華,風行,海馬,江淮
本身資本不夠強大
即使研發也是浮於表面
難以在核心領域有所突破
應該維持在目前後幾名的狀態
不會有迅猛的發展

觀致
這支奇軍要慢慢觀察

一汽集團從頭到尾巴都不看好

北汽吃透SABB技術花了很多資源
但市場的需求更多是民用領域,不看好
我看好的是比亞迪和觀致和長城。

比亞迪肯自己研發,觀致有一流的設計團隊,長城的性價比蠻高的。

說實話,我覺得國內的最重要的是品牌的問題。很多國人還是不會去買國產的品牌如果有這個經濟實力的話,當然這是轎車方面,商用車,客車還是國產品牌來的實惠。觀致就做的很好,廣告商就沒有宣傳過他和奇瑞的關係,讓人以為是個大牌企業。

像我本人的話現在為止還真的沒考慮過國產車,我覺得我會等到國產車起來的一天再買。






dongmark wrote:
今年有2家中國汽車品...(恕刪)
夜见泽 wrote:
我覺得樓主和您所言皆...(恕刪)


去年在蘇州時, 較偏僻的地方蘭州拉麵一碗六塊錢.
但大陸員工不吃, 嫌貴
敝人是覺得不好吃, 市區的餐廳才吃得較習慣, 不過不少是六七十塊的餐, 有點貴.
我沒辦法接受公司食堂的東西, 光看他用少數幾桶水洗全部的碗筷, 砍了我也不吃

市場賣的米價格有高有低 (東北米, 蘇州當地的米差異), 大體上不會比台灣便宜太多
水果便宜很多, 豬肉便宜一點... 但常常聽到堂哥提: 怎麼豬肉又漲價了
以上多憑記憶, 畢竟買菜的人不是我

蘇州市區的家樂福不會比台灣便宜太多,
電影院票價 3D IMX 120 元人民幣, 這價位花不下去

大陸物價漲不少, 十年前就算是在上海, 花費都不太需要考慮, 現在儘管是二線城市,
買東西還得考慮一下.


cbhsj wrote:
小弟是一名大陸的大四...(恕刪)


說得好

台灣大多只想著既有的不要失去太快太多,機會總會有輪到的......希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