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tsai74 wrote:
魯拉拉拉 wrote:
我很好奇來上海生活費會比台灣多30%的說法...(恕刪)
如果按大陸官方統計數字,深圳的人均GDP是16萬人民幣,上海只有10萬左右。但上海的人均是包含下轄的縣級單位比如崇明、嘉定之類,如果只算中心城區的話,不會比深圳低。但也絕不可能比深圳高出30%。
所以您說的沒錯,論一般人的生活成本,上海比深圳不可能貴30%。收入都沒高出30%,消費高30%,哪來的錢?
如果只是談到某個人自身的消費經歷,再把它擴大為兩個城市的平均消費水平對比,就未免太以偏概全了。
可能你看錯了喔
我是說上海生活费用比台灣高30%, 不是指上海比深圳貴
至於上海的收入有沒有比台北高30%
這部份我之前有描述過:
低階收入上海比台北低一點
中階收入上海比台北高一點
高階收入上海比台北高很多,這裡所謂的很多,在某些工作領域上可能是超過2倍以上的
所以當你比較低階消費時,可能會覺得上海沒有比較貴,甚至還便宜
(但是性價比絕對比台北差,包含服務與環境)
但是當比較中高階的消費水平時
就與薪資水準的差異類似
上海(深圳)在大部分的地方都高於台北的消費水平的
至於總生活花費是比台灣高10%, 30%還是50%
這就與每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環境與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但是,如果硬要比較,國際上還是有一些基本物價比較的方法論
例如麥當勞的大麥克指數或是星巴克指數
paul_1116 wrote:
其實 我反覆提到上海 深圳等大陸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比台灣高
並不是要嚇阻來大陸工作的朋友
相反地
上海深圳的高薪機會比台灣大很多
增加的薪水也大部分比消費的增加還要多不少
所以我是非常鼓勵台灣朋友如果有好機會加上自己本身又肯努力
來上海深圳這些一線城市發展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選項
最後提一個自己的觀點
台灣目前的民生經濟問題並不是物價高
而是薪資低 機會少
迫使中高階的人才不斷外流
再由於大陸經濟發展依舊迅速
這些外流的台灣人才流到大陸一線城市的比例幾乎是外流城市的第一名
而這群台灣的菁英分子大都不是傻瓜
願意拋棄舒適圈到異鄉打拼,一定是有鐵一般的硬道理
說得好 !
--------------------------
1996 就到大陸混口飯吃的路過 ~
為了追逐金錢到處亂跑 !
輕鬆一點,不過就是生活嘛 !!!









請問搭計程車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請問看電影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請問坐地鐵搭公交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請問買電器日常用品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上面的花費在上海是不是都比台灣便宜?
就學是不是可以選公立的? 如果要讀私立,是不是也有很多7000-10000學費的可以去念?
我N年前念高雄的私立中學,學費就四萬了,台灣很多私立學校一學期都要4-6萬元,這是不是跟上海很多私立學校差不多了?
你說你兒子念的學校,也算是比較貴的學校對不對? 那這樣有什麼可比性?
這兩家算中上的海鮮吃到飽餐廳,位於陸家嘴挺精華的地方:


台幣五六百元可以生魚片吃到爽,請問台灣有哪家餐廳是六百元以內,生魚片還有海鮮吃到爽的? 這個性價比有沒有比台灣差?
您從頭到尾都不回應這些"日常生活所需",上海比台灣便宜的真相,只是嘴巴一直在說上海比較貴,上海比較貴,
這究竟有什麼意思?
paul_1116 wrote:
可能你看錯了喔
我是說上海生活费用比台灣高30%, 不是指上海比深圳貴
至於上海的收入有沒有比台北高30%
這部份我之前有描述過:
低階收入上海比台北低一點
中階收入上海比台北高一點
高階收入上海比台北高很多,這裡所謂的很多,在某些工作領域上可能是超過2倍以上的
所以當你比較低階消費時,可能會覺得上海沒有比較貴,甚至還便宜
(但是性價比絕對比台北差,包含服務與環境)
但是當比較中高階的消費水平時
就與薪資水準的差異類似
上海(深圳)在大部分的地方都高於台北的消費水平的
至於總生活花費是比台灣高10%, 30%還是50%
這就與每個人或家庭的生活環境與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但是,如果硬要比較,國際上還是有一些基本物價比較的方法論
例如麥當勞的大麥克指數或是星巴克指數
魯拉拉拉 wrote:
請問到超市買日常生活用品,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請問搭計程車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請問看電影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請問坐地鐵搭公交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請問買電器日常用品是中階,高階還是低階?
上面的花費在上海是不是都比台灣便宜?
就學是不是可以選公立的? 如果要讀私立,是不是也有很多7000-10000學費的可以去念?
我N年前念高雄的私立中學,學費就四萬了,台灣很多私立學校一學期都要4-6萬元,這是不是跟上海很多私立學校差不多了?...(恕刪)
所謂低中高階其實沒有貶意
就像餐廳服務員,也是一個正常的工作,只是收入算是低階,並無貶意
超市: 低中高階有分菜市場, 普通超市, 進口超市,這部份高階比台灣貴的多
計程車,電影,地鐵:上海乃至於全中國都比台灣便宜,這是事實
電器用品:低中高階有分國產, 合資, 進口,這部份高階比台灣貴的多
教育:不管低中高階上海都比較貴
住家租房:中高階部分上海都比較貴
商家租房:不管低中高階上海都比較貴
房地產:不管低中高階上海都比較貴
餐飲:中高階部分上海都比較貴
寫這麼多 只是想說生活費用的高低取決於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但是如要維持與台灣一般的生活品質
你硬要說上海沒有比較貴
我也無力再找出更多的證據來辯駁
只能說,我在上海的台灣朋友有上百位
我就從來沒有碰到一位說上海生活費用比台灣便宜
最常聽到的反而是每一個人都在不斷的抱怨物價上漲
回到樓主的主題:
最後再次強調,物價高,沒事
因為薪資會更高
薪資如果高就是穩定的
雖然物價高,但如想存更多的錢,也可以過省一點的生活,每天搭地鐵吃沙縣小吃住老公房等
如不想過太省的生活,由於薪資高,正常生活每個月還是可以存下錢 (花天酒地的就在此不討論)
最重要的是,可以更有國際視野,接觸到更多的人與物,擁抱更大的市場
挑戰性高
努力後獲得的報酬也高
這才是來異鄉打拼的主要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