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9019727 wrote:對比11年前現在時...(恕刪) 薪水不是只看三餐!!!不如你把11年前vs2018...一個人一個月全部花費給例出來若你還是很空閑,就把雙薪+2個小孩一個月全部花費給例出來
wayne36183512 wrote:平行世界......(恕刪) 20年前是經濟井噴,餐飲時薪高很正常,當時餐廳少,商務應酬需求大,升級與升薪也很快,以當時的物價來說,做餐飲收入還算不錯,但現在餐飲氾濫,工作機會是很多,但薪資是不比以往的,以前做個基層還可以拼間公寓,當時一間三四十坪才一百萬上下,現在連老公寓都漲成這樣,家人沒贊助吃土吧,直接勵志不婚不生,還是可以過爽爽常出國。10年前的小七,南部時薪80含勞健保叫做「佛」,當時大多數零工沒有勞健保,小七只是仗著符合最低薪資,以及有勞健保就很「秋」,然後安排你做兩人份的工作,完全合情合理。六七年前,高雄餐飲還是月休四天,無勞健保起薪18000,低於勞基法,之後就是變休六天、休八天,薪資小漲到兩萬出頭,假變多了,這就是小確幸的。大約三年前吧,餐飲實習生都超過兩萬二了,然後通通有勞健保,但工時難免凹免費加班。高雄如今現在,社會新人除了勞健保,假多然後不配合免費加班,月薪沒兩萬五,沒多久就會離職去澳洲。單從人事成本來看就漲很多,凹不到免費加班成本更是暴增,對!傳統過去就是靠凹人免費獲利,什麼一天超過12小時只領八小時很常見,你們年節愛買的禮盒大都是血汗生產,現在員工都會告了,產能銳減,能不漲價嗎?若不敢漲價,要嘛壓榨員工,要嘛黑心食材,反正大家都只看價格便宜不是嗎?病死肉、毒物吃飽飽,反正便宜就好,劣質食材的吃到飽,還不是夾滿滿吃回本,然後老了都吐給醫生了。再來去年光是奶油就漲超過一倍,一堆進口原物料都在漲,之後政府要淘汰老卡車貨車,貨運沒意外也會再漲一波。身為餐飲人員,每每看到比低價的文章,也只能呵呵
20年前暑假打工都有一個月26000了(GIS圖資輸入跟修電腦)剛出社會28000 現在收入翻超過三倍了這年頭變成M型的有能力的薪水持續上升 反之越來越低我公司的工讀生規定的的時薪是公告+15元 最近也是買隻Iphone 不成問題週末加班照樣可以多賺
我的天啊!!!...11年前大家都在比月薪,會比時薪??..內湖科技業來說-11年前 新鮮人月薪 3.3萬...當時 "900萬" 可以在內湖買一間 "3房2廳2衛的房子(5年屋齡)" 。-11年後的今天 新鮮人月薪3.3萬...現在 "2000萬" 可以再內湖買一間 "3房2廳2衛的房子(15年屋齡)" 。.......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這樣不知道樓主看得懂嗎??t29019727 wrote:對比11年前現在時...(恕刪)
66是二十年前,我那時候打工就是66。11年前應該沒這麼低。物價漲是正常的,只不過薪水真的趕不上物價上漲。很多小店沒有150元,大企業就算有,東西也會縮水。我愛吃蚵仔面線,時薪66元時,55元超大一碗,可以吃飽。現在漲到65元,不過快縮水一半,這樣有漲兩倍了吧==。
在台灣怨天尤人是個人的權利與自由在台灣打工族不爽可以隨時不幹在台灣還沒錄取前就可以先拿勞基法嗆老闆在台灣工資上漲也買不起房在台灣可以有太多理由怨天尤人了在台灣繳稅都被拿去浪費在台灣掏空公司的人都還在爽在台灣教人如何能不能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