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司去美國工作的機會考慮

mkhsu wrote:
我分享周遭同事,朋友和自己的經驗, 年收入二十多萬是住不起豪宅名車,大家在過普通日子,就直接被人定義成生活很苦啊. 還被質疑怎不回台灣,哈,真是神邏輯.


二十幾萬年薪買不起幾百萬美金的豪宅就算了,

名車也買不起? 對你來講法拉利才叫名車嗎? 2000呎的房子是小黑屋,那雙B大概都是渣

這邊就算真正有錢的人,也都是過著普通日子啦

公司CEO都還自己開著小卡車上班呢....這有甚麼? 問題是經濟毫無壓力吧

你自己把年收入二十多萬弄去搭配非要買個兩百萬的房子算房貸,然後說壓力大,不是嗎?

mkhsu wrote:
兩棟相似的房子,差別在於上下班通勤時間,一棟一天要3小時,另一棟只要1小時. 價錢可能差一倍.
每天上下班省兩小時,對生活品質有沒有差? 在我看來,差多了. 跟錢有沒有關希? 當然有.


除非你一輩子就待一家公司,或者就只找你家旁邊的公司

不然在灣區買房子,價錢跟通勤時間並不會有你這麼扯的比較,

灣區房價高的幾個地方主要都是因為學區,跟通勤影響不大

如果不去擠最高分的學區,其實房價可以便宜很多
mkhsu wrote:
我分享周遭同事買在南灣1.6~1.7M的房子, 品質不佳,你也要管.你住海邊?

這樣就變成6萬美金不能立足?

你的中文還好嗎?


你離題了啊,樓主的問題是甚麼? 這樓在談矽谷買百萬房子的經驗嗎?

誰中文有問題了? 你好像就沒談過主題==>拿六萬的待遇來美國打拼

可能你一來美國就是高收入高資產也沒身分問題,

對於白手起家,隻身來美國打拼還要辦VISA的年輕人沒甚麼可以建議的

只能分享買一兩百萬元的小黑屋,年收入二十多萬美金的生活經驗




tracer1000 wrote:
你離題了啊,樓主的問...(恕刪)


T 大,你跳針了

jonbibi wrote:
不如單純針對樓主今時今地的情況及問題,提出「如果換作我是樓主,我會怎麼做,因為我重視XXX等等」的建議,樓主也比較好做參考,不然他可能覺得大家說得好像都有道理,也怎麼都被一一反駁?


對!

就該如此!

如果我是樓主,一定選擇來美國打拼

因為當年我的情況還比樓主更糟,拿到學位時存的錢幾乎都花完了,

後來幸運找到工作,待遇也沒比樓主好多少,還要供女友來美國念書
(樓主另一半也打算在美國進修,這跟我當年的情況一樣)

單薪收入,當然會辛苦一點,但是年輕人的優勢就是不怕吃苦不怕變化,也不用非要兩千呎以上的房子才能住

等到另一半開始工作,我們的經濟狀況就有了飛快的改善,主要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存到了買房子的頭期款

負擔房貸也一點都不再辛苦了,當然接下來錢就要用在兒女身上了

選擇出國確實是要有很大的決心的,因為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特別是對國外的資訊不清楚

我不覺得在這種討論文裡面提年薪幾十萬,買房壓力大的話題,對樓主有幫助,反而增加無謂的恐慌




Mainline Pocket wrote:
T 大,你跳針了...(恕刪)


沒針對主題討論,才是跳針吧

人家在談LA

就是有人要跳到矽谷

tracer1000 wrote:
二十幾萬年薪買不起幾百萬美金的豪宅就算了,

名車也買不起? 對你來講法拉利才叫名車嗎? 2000呎的房子是小黑屋,那雙B大概都是渣

這邊就算真正有錢的人,也都是過著普通日子啦

公司CEO都還自己開著小卡車上班呢....這有甚麼? 問題是經濟毫無壓力吧

你自己把年收入二十多萬弄去搭配非要買個兩百萬的房子算房貸,然後說壓力大,不是嗎?


1.6M~1.7M已經變2M.

這就像Sunnyvale, or Mountain View變成灣區最貴的區一樣可笑.哈

你這種喜歡造謠生事,搧風點火的行為,嘆為觀止.

tracer1000 wrote:
除非你一輩子就待一家公司,或者就只找你家旁邊的公司

不然在灣區買房子,價錢跟通勤時間並不會有你這麼扯的比較,

灣區房價高的幾個地方主要都是因為學區,跟通勤影響不大

如果不去擠最高分的學區,其實房價可以便宜很多


Mountain View和Tri-Valley的房子就差到一倍.而學區是Tri-Valley比較好.
Mainline Pocket wrote:
我打錯了,你是說你朋...(恕刪)


照你這種說法,那在任何地方買房都很合理,反正是存錢嘛. 關鍵在於房價合不合理.

mkhsu wrote:
Mountain View和Tri-Valley的房子就差到一倍.而學區是Tri-Valley比較好.


你住Moutain View就表示你在灣區上班通勤一天都只需要一小時嗎?

都比Tri-Valley近嗎?

別拿通勤比房價,那比學區更不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